
【华文】毛公山行记
毛公山行记
—— 一程山水,满径清风
文/杨沁斋
晨光刚漫过黛色的山尖,我们便踏着微凉的风,随导游孙燕灵向毛公山出发。车窗摇下,山野的气息涌进来,混着晨露与草木的清香,将城市里积攒的疲惫轻轻拂散。孙导握着话筒的声音温和又清亮,像山涧的溪流,先为我们梳理了全天的行程——上午到店听课购物,午饭后登毛公山观山石神韵,然后访山下村落听红色故事,傍晚在观景台候一场山间日落。她的讲解没有冗长的套话,只把每个环节的妙处点到即止,倒让我们对这趟旅程多了几分期待。
行至半途,有同游的大姐捧着手机叹气,说总觉得内存不够用,刷短视频时总卡顿。孙导听见了,笑着说要教大家一个“轻装出行”的小技巧——清除手机里的缓存垃圾。她没有拿腔拿调地说教,只是走到大姐身边,手把手演示:先打开微信的“设置”,在“通用”里找到“存储空间”,一键清理那些冗余的聊天缓存;再打开抖音和快手,在“应用设置”里清除观看记录与缓存文件。“咱们出来玩,手机是用来存风景的,不是存垃圾的。”她的话逗得大家笑起来,几个年纪稍长的游客围过来请教,她也耐心地一一解答,阳光落在她身上,像镀了层暖光。
经过一上午的的听课,我们简单吃了点午饭,马上向心仪已久的毛公山出发。经过半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山脚下,抬眼望去,毛公山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石的形状天然形似伟人站立,眉眼间的轮廓清晰可辨,连衣领的褶皱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勾勒的笔触。我们沿着石阶向上走,石阶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鸟鸣声此起彼伏。孙导走在队伍中间,不时停下来指着路边的植物介绍:这是映山红,春天开得满山都是;那是马尾松,松针落在地上,踩上去软软的。她还讲起毛公山的由来,说从前山民们只是觉得这山石奇特,后来有人发现它与伟人的形象惊人地相似,便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如今这里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成了人们缅怀伟人的地方。
爬到半山腰的观景台时,风渐渐大了些。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像铺展开的水墨画卷,山脚下的村落炊烟袅袅,田埂上还有农人劳作的身影。有位老先生拿出手机拍照,笑着说:“多亏孙导早上教的清理方法,现在手机内存足得很,能把这好风景都装进去。”孙导听了,也笑着回应:“您把风景装进去,也把好心情装进去,这才是最好的收获。”
返程的路上,车厢里不再像来时那样喧闹,有人在翻看白天拍的照片,有人在小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我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山野,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这趟毛公山之行,不仅赏到了山水之美,听到了红色故事,更记下了孙导那份真诚的细致——她不仅带我们看风景,还教会我们清理手机垃圾的小事,更用她的耐心与热情,让这趟旅程变得格外温暖。
原来最好的旅行,从来不是走马观花地打卡,而是在一程山水里,遇见可爱的人,收获细碎的感动,把风景装进行囊,也把温暖记在心里。毛公山的风会散去,日落会落幕,但这一天的收获,却会像山间的清泉,在记忆里缓缓流淌,滋养着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