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一盘螺蛳肉(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一盘螺蛳肉(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96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发表时间:2025-09-10 13:18:37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起床后的妻子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询问着女儿:“宝贝,想吃啥菜?”女儿读高中,即使暑假,学业依然紧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不是空穴来风。
   女儿放下手中的笔,略一思忖:“妈,我想吃螺蛳肉了!那个粉蒸起来,真好吃。”
   女儿真是个吃货。一语中的,挑选的菜,算得上极品。倒不是说县城的菜市场,连螺蛳肉都没有,只是我们一直怕那售卖的螺蛳肉不是家乡的田螺,而是福寿螺,太多寄生虫,吃着都令人生畏。
   妻子犯了难,眉头蹙起来,手头的动作停滞,黑色的皮带似乎穿不过裤带,陷入思索:粉蒸螺蛳肉,螺蛳肉在哪?
   坐在电脑前的我,虽然键盘敲得噼啪响,但耳朵照样将她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要不,等我把这篇文章写完,就差个结尾,我们去小河里捡点螺蛳?”
   妻子有些迟疑:“这么早去吗?我菜还没买,等下去买就不新鲜了。再说,你不是身体畏寒吗?”她看看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八点半。
   “这样吧?稍微迟一点,十点钟。你先去买菜,我继续写文章。那时,太阳早已照在头顶,水温不高也不低,最合适。”我点头,“我们捡些螺蛳,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蒸着吃。女儿爱,儿子也爱。”
   此时,儿子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手脚摆成大字型,像只小懒猪。
   妻子买完菜,我们准时出发,提着塑料桶,桶内红色的网状布袋,漏水性极好,又不污染环境。出发,车窗大开,迎着阳光,逆着风,直达目的地——戴家河。这地我们熟,每年来上数次,目的相同——捡螺蛳,小河宽,河水浅,螺蛳多,安全性极高。
   停稳车辆,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小心翼翼地走下斜坡,我牵着妻子的手,给她最好的安全护卫。她穿着浅灰色短袖,戴着遮阳帽和防晒袖。
   8月的河水,已经瘦了不少,归还了许多曾经占领的地盘,一直退守河中央。两旁连绵起伏的群山形成波浪,无数的树木郁郁葱葱,写出江南最美的诗意。一棵巨大的柳树长在河岸,形成一处浓荫,我们搁下随身携带的物品——手机、钥匙、矿泉水……
   我脱裤子、换鞋的时候,妻子提着布袋已经下水,朝着河中间走去。微风轻拂,河水漾着波纹。不远处,一位皮肤黝黑的农妇已经蹲在河里,头都不抬,捡着螺蛳,看她熟练的动作,就知道她是捡螺蛳去卖的。
   我提着塑料桶,微微走向下游一点,不与妻子同在一处。捡螺蛳,得分开,捡得更多,又能保证水流清澈。要不然,走动的脚步,浑浊的泥泞,看不清的水流,别说捡螺蛳,看风景都嫌累。
   到水里,水温适可,太阳照在头顶,明晃晃的,刺得我睁不开眼。我低下头,弯下腰,想着不弄湿衣服。肩负养老抚幼的重担,家中的好衣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的几套可得好好爱惜。可是,一旦到了水里,初起的小心翼翼,将袖口一移再移,还是挡不住河水的侵蚀。要不然,你甭想捡螺蛳。
   干脆蹲下来,只探出脑袋,轻移脚步,动作幅度不能大,保证一眼望到水底,看清螺蛳的踪迹。我从左移到右,再从右移到左,一颗又一颗捡到手中,攥成一把,三四颗之多,才“嗵”的一声扔入桶。
   这里的螺蛳可真多,真大,年轮一般的螺纹,像弯弯曲曲的道场,褐黑色的外表附着了许多细小的水中苔藓;圆锥形的壳体隐藏在泥土里,或是石头中间,若隐若现,若是稍微不注意,还真会忽视它的存在;乳白色的触角伸出来,如微型版的天线,正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半透明的腹足就是它攀爬的工具,类似于人类的双脚。我瞪大眼睛,将水底的世界看得清晰:绿油油的水草,椭圆形的鹅卵石,灵活的小鱼……
   半小时,我捡了小半桶,看看不远处的妻子,照样捡得不亦乐乎,根本没有停歇的意思:“差不多了吧?我们两个合在一起,够了。”
   “再捡一点。”妻子抬头看看我,笑道。
   我继续将身体泡在水中,手里的桶随着水波飘浮,又被我不停带动,螺蛳吐出的泥泞浑浊不堪,那干脆将桶缓缓浸入水中,慢慢搅动起来。水流冲刷,无数的杂草、小树枝随着浑浊物流动,一群小鱼闻着气息,游了过来,大概这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小鱼儿机灵聪明,只在塑料桶的周围游啊游,却谨慎地不游到桶里。我本想逮一条回家,奈何鱼儿太机智,只能作罢。
   妻子站起身,看看太阳,抹抹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走上岸。我们将螺蛳倒在一起,居然有大半桶,手掂了掂,不少于十斤。家乡的生态就是好,螺蛳就是给力。一个多小时,收获如此之多,真不虚此行。
   我提着桶,拿上衣物,慢慢爬上斜坡。斜坡向下容易,向上有点难度。我加快脚步,将桶放在平缓处,又转头,牵着妻子。这是我的人生伴侣,为我生儿育女,一生挚爱,得小心呵护。
   回到停车所在的戴家村庄,坐在村口的农妇看到我们,瞅瞅桶内的螺蛳,竖起大拇指:“你们才一会,居然能捡这么多,不错!”听了她们的话,我们喜上眉梢,宛如捡到宝贝。
   回到家,中午粉蒸螺蛳肉,肯定来不及。我们洗漱完,赶紧走进厨房,洗菜切菜,烧水煮饭,架锅热油,一阵忙活下来,简易的中餐搞好。随意对付后,我洗完碗筷,放弃了平常爱睡的午觉,烧了一壶开水。妻子看看桶中的螺蛳,留下一小半,等吐泥后,再剪掉屁股,炒起来,剩下的全交给我。
   我拿起水壶,倒进水桶,100℃的开水冒着热气,覆盖了桶里的所有螺蛳。我闭上眼,心疼螺蛳三秒,但为了口舌之欲,为了女儿的大餐,我只能变成残忍的“屠夫”。等上几分钟,我拿起竹制的牙签对准螺肉试了试,很好挑出。
   我将桶提到门口,膝盖夹紧,倾斜桶,让部分螺蛳不被水浸到。只有这样,手才不会被烫伤。即使如此,热气夹杂着暑气,还是让我汗流浃背,刚刚换上的短袖又被浸湿。
   我左手持螺,右手捏牙签,绕过螺蛳的厣,插入软软的螺肉,再用力一挑,螺肉从螺壳里脱离出来。我灵活地抠掉厣,摘掉螺肉的柔软部分,再扔进准备好的碗内。
   挑螺肉可不轻松,硬质圆片状的厣呈紫黑色,与螺肉贴得很紧,需要用指甲的力量一顶。有些厣贴得太紧,那就双手齐上阵,力量用得更足,才能将其剥离。螺蛳刚从水里捡来,未经螺蛳吐泥,黑黑的淤泥一团团,总是黏黏的,沾在桶内、盆内、手上,甚至是脸上。没过多久,淤泥溅得我满脸都是。邻居大哥回家,看到我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
   我倒不嫌丑,但有点嫌脏,谁不爱干净。看着污物黏在白皙的皮肤上,喉咙有点发痒,但没有办法,为了螺蛳肉,拼了!
   妻子手里拿着牙签走过来,让我看看手臂,一截白,一截黑。原来夏天的太阳过于毒辣,把妻子的美丽毁坏了几分。她向我撒娇:“老公,你看,皮肤都晒黑了。”
   “嗯,老婆,你辛苦了。为了这个家,你功劳无限!”我夸赞道。
   “我们一起挑吧!一个人干不动,两个人干,简单多了。”妻子说。
   我有心拒绝,但看着那么多螺蛳,真不知挑到何时,只好答应下来。夫妻同心,其力断金。
   一小时后,看看桶里的螺蛳所剩不多,我让妻子回家休息。她伸伸懒腰,对着我的脸蛋轻轻一吻后转身离去,我继续奋斗,屁股在木制凳子上挪来挪去。坐的时间有点长,屁股微微疼痛,需要移动,才能缓解。手指在水中泡得过久,皱巴巴的,形成褶皱,像个糟老头,内心有些烦躁,一直挑,不间断,枯燥乏味,但想着家中年幼的儿女,又充满了动力。
   终于,螺蛳肉挑完,满满一大碗,可以至少粉蒸两回。倒掉螺壳,洗净桶与盆,大力搓洗螺肉。上午捡来的螺肉,如果洗不干净,吃上满满一嘴泥,所有的辛苦都白费,那就得不偿失。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妻子系着围裙再次进入厨房,准备好葱姜蒜,加入白色米粉,倒入少量白酒,拌入盐与酱油,放入高压锅中蒸。当然,少不了家乡特有的佐料——紫苏,有特殊的香味,令人胃口大开。
   高压锅的出气口,“呼呼”地疯狂转动,如急促的进行曲。冒气二十分钟后,螺蛳肉蒸熟。妻子在锅中烧了热油,倒在螺蛳肉上,“滋滋”闪着亮光,扑鼻的香气弥漫整个客厅。
   端着一盘螺蛳肉上桌,一家人你一筷,我一筷,吃得合不拢嘴。女儿夹了一口,塞到嘴里,细细地品着,眉角全是幸福;儿子盛了满满一碗饭,夸下海口说要干两碗。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和妻子相视一笑,笑容中是人生最简单却最纯粹的快乐!
  

共 32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一天,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只要儿女提出要求,那是在所不辞。起因是女儿提出要吃“粉蒸螺蛳肉”,眼看女儿要高考,父母立刻“闻令而动”,不远十几里地,开车直奔故乡,最放心的地方,捡螺蛳。父亲心情很好,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连妻子的身姿都那么好看,尽管汗流浃背,还是陶醉在满载而归的喜悦中。接下来就是挑螺肉,又脏又累,枯燥乏味,但想着家中年幼的儿女,又充满了动力。最后,“粉蒸螺蛳肉”上桌,全家大快朵颐,看着儿女高兴的样子,夫妻相视一笑,笑容中是人生最简单却最纯粹的快乐!文章一如既往的生动有趣,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示了为儿女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但愿亲情天长地久。推荐阅读!【编辑:千里寻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9-10 13:19:36
  欢迎单老师赐稿酒家。秋祺!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9-10 16:18:18
  文章轻松诙谐,通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其中的情节把人带人童年的场景,勾起不尽的回味。
   问好单老师!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