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屋檐下那棵丝瓜(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屋檐下那棵丝瓜(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举人,310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发表时间:2025-09-12 15:26:53
摘要: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迷茫。是被欲望裹挟前行,忘记了初心,忘记了生命的意义。植物虽没有语言功能,但它能读懂生命,什么时候生根发芽,什么时候抽枝散叶,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节气才是绽放自我的最佳时机?

早上,母亲拿着三根粗大翠绿的丝瓜对我说:“你瞅瞅这丝瓜真怪,不结是不结,一旦结起来就打不住了。”
   母亲说的是院子东北角楼梯口那棵丝瓜。
   以往每年,父亲都会在这里种一棵红蓖麻,蓖麻树长得很高,直逼屋檐。
   走在蓖麻树下仰望,在天空的底色映衬下,凸显出红褐色枝叶的美观。有的大如蒲扇,有的小如手掌。大叶片深褐色,锯齿般叶瓣肆意伸展,像是要一手遮天。刚长出的嫩叶,紫红色,如出水芙蓉般娇嫩欲滴,太阳一照,像被打过蜡似的鲜艳亮泽。嫩叶上的锯齿还没来得及锋利,像刚出生的鸟嘴涎黄,配上红彤彤的枝干,像一柄魔杖,散发着神秘诱惑的光芒。枝叶顶端,一串串果实全身长满尖锐的软刺,像一个个的红毛丹,又宛如身着红艳盛装等待出阁的新娘。一阵风吹过,来回摇摆,在一碧如黛的幕布上,偶有几朵闲云飘过,它们像极了一群阿拉斯加的红海胆,畅游在浪花朵朵的湛蓝里。
   不知哪一年,蓖麻下长出一棵丝瓜苗。也没人管它,不知不觉就爬到蓖麻枝杈上,大有反客为主之势。父亲怕它把蓖麻缠死,就顺着北墙向楼梯顶端拉了一道铁丝。让其顺着往上爬,和蓖麻拉开距离,撇清关系。
   至此,从地面往上看,丝瓜和红蓖麻井水不犯河水,互不打扰,从根部看往下琢磨,它们的根一定还纠缠不清,彼此抢地盘,抢养分。
   在红蓖麻最好看,大放异彩的时候,丝瓜悄悄把整个楼梯上端覆盖,并一举拿下东屋屋顶大半领土,在鲜艳黄花和枝叶间,一根根嫩绿的丝瓜,悄悄长大,惹人欢喜。
   父亲看了甚是喜欢,从此不再一味夸奖红蓖麻好看,而改为夸丝瓜勤劳。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孔雀,八哥,母鸡》。对于父亲来讲,物质大于精神。在农村还是蔬菜瓜果比较现实,好看的不如好吃的。毕竟吃饱穿暖后,才有条件享受美。
   那年,丝瓜的丰收,让我家餐桌上的开支节省不少。
   整个九月十月我家餐桌,被丝瓜攻陷。实在吃不完,就任由它在瓜秧上老去。冬天,父亲把它们摘了,去皮取丝瓜络,做刷碗器具,剩了不少钢丝球。丝瓜真是把自己奉献到了极限。
   第二年,父亲没再像往年那样种红蓖麻,而是像往年种红蓖麻那样开始种丝瓜。这种情况,也算不上鸠占雀巢吧,毕竟这个巢是父亲准备的。
   从此,北墙下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变成了“绿意盎然应晴阳”。
   在乡下,每年七八月份,村子的角角落落都挂满了丝瓜秧。红色的砖墙,青色的砖墙,披上了翠绿的衣裳,灰色的屋顶也变成翠绿色。黄色小花点缀其间,显得愈发鲜艳。即便没接瓜的时候,丝瓜的每片叶子甚至是藤蔓都散发着丝瓜的清香。
   今年,父亲起初种了两棵丝瓜,为让丝瓜更健壮一些,父亲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嫁接方法,把其中一根藤蔓嫁接在另一根藤蔓根部,用两个根供一根藤,说是这样长得壮,结出来的瓜一个顶两个。
   后来经我仔细辨认,貌似父亲的实验没成功。虽没成功,瓜藤却长得很粗壮,直径足足达一厘米之多,而且极其坚硬,整个藤蔓还拧着劲,像一根翠绿的钢丝绳,顺着铁丝直逼屋顶。
   八月的烈日,把屋顶晒得滚烫。我真不知道嫩绿的丝瓜藤蔓是怎么在上面匍匐前进的。父亲特意给它们垫了一些废旧木头,但热量依旧居高不下。藤蔓爬满屋,不久后开花,花败后却没有瓜。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以至于后来母亲埋怨道“今年这丝瓜真怪,只开花不结瓜,再不接就拔掉它”。
   我不知丝瓜是否能听得懂?我猜它能听懂,因为也就在母亲说后不久,它竟开始结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绿叶间,楼梯口,挂满很多小瓜胎,而且长势极快,不出几日就变成了一条条又粗又大的瓜。
   母亲说:“照这种情况,一棵瓜秧就够我们一家吃的了。”
   晚饭后,我爬上屋顶乘凉。坐在楼梯口,看着东屋顶已被丝瓜覆盖,翠绿的叶子在月光下,变得更加浓郁,倒是鲜艳的黄花收敛很多。我拿着手电筒,扒开丝瓜叶,一根根大小不一的丝瓜,像一个个沉睡的孩子,睡得正香。我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们,像抚摸在婴儿粉嫩的脸蛋上,腻腻的,滑滑的,当把手放在鼻下,一种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九月的夜,好清凉。
   我望着这片丝瓜藤蔓,突然,心里竟对它生出几分敬意。这么大面积的一片植物的根竟生长在屋檐下楼梯口一块并不大的区域。它丝毫不在乎,不抱怨,而是努力吸取营养,靠一条光秃秃深绿色的运输线,把所有水分和养分供给屋顶上的藤蔓,供给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黄花,每一个稚嫩的小瓜胎,每一根如“先锋部队”的细须。
   此时的它,不再是一棵蔬菜,而是一位生命启示者。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它们各司其职,目标明确,为结果而努力。起初,它们一直在蓄力,默默无闻,不争不抢,努力壮大每一根枝蔓,这些都是运输营养的通道,壮大每一片叶子,以促进更好的光合作用,壮大每一根细须努力向外探索,给株苗开垦更大的生长环境。一切的一切,只为完成一场精彩的绽放与生命的轮回。
   我突然觉得一株植物要比人类聪明的多。当下社会,多数人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想抢在前头,过早展现自己,忽略了还未丰满的羽翼,从而错过绽放的最佳时机,未老先衰,只剩悔意。
   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迷茫。是被欲望裹挟前行,忘记了初心,忘记了生命的意义。植物虽没有语言功能,但它能读懂生命,什么时候生根发芽,什么时候抽枝散叶,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节气才是绽放自我的最佳时机?
   餐桌上几根丝瓜,静静地躺在那里,它从虚空中来,为生命高歌一曲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重回虚空而去……
  

共 21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院子里丝瓜与红蓖麻的生长故事,从起初的 “抢地盘” 到丝瓜后来居上,再到父亲尝试嫁接、丝瓜蓄力结果,将寻常植物生长写得生动有趣。文中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又从丝瓜的生长中提炼出深刻的生命启示,它默默蓄力、不争不抢,在合适时机绽放结果,甚至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从餐桌食材到丝瓜络刷具,毫无保留。作者由物及人,对比当下人的急功近利,引发对初心与生命意义的思考,让读者在感受植物生命力的同时,也收获关于生活的质朴哲思,字里行间满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1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9-12 15:28:37
  老师您写的丝瓜好有意思!从和蓖麻 “抢地盘” 到默默结果,还教会我别着急。祝老师常发现生活小美好,笔下总有温暖故事!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9-12 15:29:02
  读这篇我超佩服丝瓜!蓄力长大还奉献自己,好有启发。愿老师天天开心,多写这样藏着大道理的生活小事!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9-12 22:40:54
  拜读冬阳老师佳作问好老师!笔耕不辍!向你学习!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9-13 21:28:22
  恭喜冬阳老师佳作精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