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时光】千古无二的李白(赏析) ——读李白《江上吟》
李白写过《清平调》这样的应制诗,足见李白并非真的放旷到连天子都不放在眼中。当然,从本性上来讲,李白既有着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建功立业定国安邦的渴望,又有着对社会和自然充满好奇的纯真质朴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有着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束缚的生活态度,与朝廷官员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与唐玄宗的风云际会,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段插曲,他真正的才华,真正的志趣,还是更多的体现在他那些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诗篇上。
李白是诗仙,是天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这毫无争议。他长于七绝,和诗家天子王昌龄同为七绝圣手。但他最擅长的领域,还是歌行体,是长诗,在这个领域,李白是唐诗甚至整个诗歌史上的第一人。这也是他个性决定的,他本就豪放不羁,想象瑰奇,只有这样不受束缚的歌行体,才能真正反映他出众的才华。他的《江上吟》,没有《将近酒》那样的知名度,但绝对是最能反映他志趣和生活态度的作品。诗是歌行体,是他泛舟江上时所作,全文是:“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首句,枻指船桨,是说我坐的船,船身是用沙棠木制成,船桨是用木兰制成。沙棠木传说产自昆仑山,人只要吃了一个沙棠果,就在水中不会下沉。木兰就是辛夷,是一种名贵的香木。这一句,既是用夸张的手法显示自己所坐的船的名贵,更是暗含了屈原从《离骚》中开始的香草美人的传承,通过身边事物的高贵暗指自己的品行高洁。玉做的箫,金做的管,都是形容乐器的名贵,那么弹奏这等乐器的人,自然都非泛泛之辈。他们分坐在船的两头,自然是为我服务的,可见我更了不起。第二句,说船上的陈设,有千斛美酒,还有歌姬取乐。这是典型的李白特色。李白虽非官宦,但一生似乎从未过过杜甫那样的苦日子,每次出行,都少不了华服、骏马、美酒、佳人,而且东西都是顶尖的,像李白喝的酒都是清酒,就是过滤后的好酒,而杜甫喝的都是浊酒,就是没过滤过的普通酒。简直让人怀疑,李白又没正式工作,哪来那么多金钱。还真有人分析过这个问题,说李白出自富商家庭,家中很有钱;他又是大明星,名满天下,到处是他的粉丝迷弟,像汪伦那样以能约到他为荣,自然什么都不用他花钱。我认为,还有一点,是他的浪漫主义心态。李白是个高傲自信的人,所以他使用的任何东西,在他看来都是最好的,哪怕实际上没那么好,他也宣传为最好的东西,这不是他在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他像孩童一般的心性。他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只有最好的东西才配得上自己,至于钱这等俗物,压根不是他考虑的问题,所以他才能说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等话语。他真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而杜甫则是历尽人间沧桑的圣人。李白诗歌中反映出的生活,其实是他理想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他真实的生活。所以,这种生活,和他的诗歌一样,是我们普通人只可仰望的存在,当然也是我们的理想状态。
第三句开始讲故事,也是他在船上开始的联想。仙人乘黄鹤,是引用的黄鹤楼的故事,这里李白其实是说,仙人也是有约束的,也需要有黄鹤才能上天,所以还在等黄鹤。海客白鸥的故事引自《列子》,是说有一个海客,他经常随心所欲的在海边与白鸥玩闹,自得其乐。有一次,他父亲说,你总是与白鸥玩闹,干脆抓一只来也让我玩玩,于是他有心去呼唤白鸥,而白鸥再也不来了。李白这里其实是说,我就像海客一样,无拘无束,无所追求,每天就和白鸥一起玩耍,生活是何等随心畅快,这样的日子比神仙都快活,因为神仙还需要黄鹤,还有所倚待。第四句讲的是屈原的故事,说屈原的文章如日月之明,至今仍然光耀千秋熠熠生辉,而楚王当时再豪华的宫殿,如今都已经无人问津。这就是显示了李白的志趣和自信。人是否能千古留名,不是看当时的权势,而是看才华。确实,记得我们在长兴旅游时,看到章惇墓破败不堪时,也曾有所感触:当年这个炙手可热的丞相,声名和权势肯定比苏轼显赫,墓葬必然也是豪华异常,但如今却已无人记得,而苏轼的才名还是映照千古,墓葬自然也是拜者云集。李白当然有这个自信,他可以名垂青史,那些当时官做的再大的权贵,哪怕是皇帝,都未必有他的千年盛名。还有,李白追求的是个性的极端解放,无拘无束自得其乐,就像成天和白鸥玩耍的海客。但如果有了利益的羁绊,别说白鸥不再理你,就连神仙也不能随心所欲。所以,不凝滞于物,不拘束于时,任才华横溢,任生命自由,这就是真正的李白,至情至性的李白。
第五句,是李白在自吹自擂,说自己诗写得很好。很奇怪,我们看到一个人在自吹自擂,都会感到这个人很讨厌,所以中国历代再优秀的人,哪怕授意别人来吹捧自己,也不会自我吹捧,所以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就是谦虚。但是,李白却是个特例,我们看到他的炫耀,只会觉得他可爱。也许,李白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有着至真至纯的童心,有着不入俗世的淳朴,有着傲然世外的豪放,我们看到他就像看到那个敢于戳破皇帝新装童言无忌的孩子。更何况,如果在中国的诗人中选出一个天才,恐怕谁都不敢居于李白之前,所以李白说自己诗才盖世倒也不算吹牛。同样是唐诗高峰,成就可以和他比肩的杜甫,就是他的小迷弟,还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和这一句差不多。杜甫都从心底佩服李白,还有谁不服气?最后一句是名句,也是李白的行为准则和宣言,以河水不会倒流之自然规律比喻功名富贵之不可能久在。这句诗之所以名垂千古,不仅仅是因为李白的名气,更是从此以后,中国千年以来的所有仕途不如意者有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有了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有了一个名师的指引,有了一个最后的心理安慰:“李白早就说过这句话,我现在不如意又何如,你们那些官僚,又能豪横几时!”正是有了太白的指引,后代就有诗人借助讽咏螃蟹,直接喊出了“看你横行到几时”的宣言,直接向功名富贵者说不。这也融进了中国的文化血脉,自此中国的权贵之路不再是文人的唯一梦想。
李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他没有建功立业,但以另一种方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的偶像。陶渊明确实道德高尚,可他的代价是生活困苦;屈原不屈于世,可他的代价是牺牲生命;只有李白,高傲的离开了朝廷,离开了污浊的政治地,却游山玩水自得其乐。生活享乐,精神自由,这恐怕是每一个人都期盼而又得不到的生活吧,但李白可以。所以,人人都喜欢李白,期盼自己能够成为李白,可古往今来,李白只有一人。还有,中国历史上很多文豪都命运凄苦,他们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用血泪甚至生命才成就,比如李煜、李清照等等,但李白却无忧无虑生活富足。他纵情声色美酒,还留下那么多名篇佳作,最是令人艳羡不已。
一首七绝咏李白:鬼神莫测词瑰丽,动地惊天思壮奇。千古一人怀九月,汗青无二醉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