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云水·忆】白云深处(组诗)

编辑推荐 【云水·忆】白云深处(组诗)


作者:陈俊义 童生,93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发表时间:2025-09-18 09:19:46
摘要:这组诗是一首现代朦胧诗。基调清晰,语言陌生化强烈,意象多义而流动,古意与现代交织。核心在“白云深处”,借山、水、云、石与光缆、无人机、智能手表对话,写时代不确定中的精神坐标:守与变、静与喧、传承与创新。

一、风的方向
   山影在时间的水面缓慢漂移
   檐角铜铃把光切成碎片
   撒进云缝
   青苔把千年的脚步
   腌成绿色的回声
  
   溪水挟着晨钟的余温
   钻进白雾的褶皱
   像一封未拆的信
   被松涛反复舔舐
   字迹在风里
   渐渐变形
  
   光缆爬上山脊
   把远方的脉冲
   织成透明的藤蔓
   缠绕每一片叶子
   叶脉深处
   藏着无人能解的摩斯密码
  
   风没有名字
   却在每一个缝隙
   试穿世界的骨骼
   它穿过寺庙的窗棂
   像一只隐形的手
   翻动经卷里未写的章节
  
    
   二、灯的呼吸
   暮色像一块温热的铁
   压弯屋檐
   寺庙的灯
   在青铜罩里缓缓膨胀
   像某种沉睡的心脏
  
   灯影与经幡的影子
   在墙上交缠
   像两条无声的蛇
   吞吃彼此的尾巴
   吐出一圈圈
   金色的年轮
  
   山外的霓虹
   在雨后的玻璃上碎裂
   而这里的光
   被时间磨得圆润
   能照见尘埃的轨迹
   却不惊扰它们的旅程
  
   夜色越深
   灯的呼吸越清晰
   它在黑暗中数着自己的脉搏
   每一次跳动
   都是对黎明的密谋
  
    
   三、石的记忆
   石墙的裂纹
   是时间的指纹
   记录着风雨、战火与沉默
   也记录着
   尚未发生的地震
  
   石缝里的小草
   用嫩绿的牙齿
   啃咬古老的经文
   把注释写在
   风化的页边
  
   游客的脚步
   在石板上敲出电码
   与钟声的回声
   拼成新的语法
   连苔藓都学会了
   这种节奏
  
   石墙不语
   却把所有声音
   压缩成晶体
   埋进自己的岩层
   等待下一次火山喷发
   把它们重新抛向天空
  
    
   四、水的未来
   溪水从白云深处流出
   清澈得能看见未来的倒影
   它绕过村庄
   穿过工厂的阴影
   带走落叶
   也带走人们的秘密
  
   大坝像一道钢铁的门槛
   改变了水的步伐
   却无法改变它的方向
   水在闸门下
   练习另一种奔跑的姿势
  
   夜里
   水低声吟诵
   关于自由与束缚的古老寓言
   词语被水流冲刷
   露出新的词根
   像河床下的化石
  
   每一次转弯
   都是水在天空中
   划出的新轨道
   它知道
   真正的海洋
   在地图之外
  
    
   五、云的边界
   白云在山巅聚集
   像一群拒绝落地的候鸟
   它们模仿河流、城堡、甚至
   人们未醒的梦
   在天空中反复排练
  
   无人机穿过云层
   留下看不见的轨迹
   像某种神秘的书法
   写在大气的皮肤上
   等待闪电来落款
  
   云的边界
   是天空与大地的谈判桌
   每一次移动
   都是一次重新定义
   每一次融合
   都是一场无声的革命
  
   在白云深处
   时间失去刻度
   只剩下
   无限的蓝与白
   像一张未签名的支票
   被风随意兑现
  
    
   六、回响
   钟声从寺庙传出
   穿过竹林
   与远处的汽笛声相遇
   在山谷里交织成新的乐章
   像两种不同的血液
   在同一根血管里奔涌
  
   老僧人手中的念珠
   与年轻人的智能手表
   在阳光下闪烁着不同的光
   却同样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一个用摩擦
   一个用电子
  
   山、水、云、石
   在新时代的语境中
   被重新编码
   却依然保留着
   古老的灵魂
   像在二进制的海洋里
   漂浮的甲骨文
  
    
   七、深处
   在白云最深处
   没有声音
   也没有颜色
   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存在
   像数学公式里
   未被证明的定理
  
   它既是起点
   也是终点
   既是实体
   也是虚空
   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同时落地
  
   当尘世的重量
   压弯了所有的脊背
   目光会不由自主地
   投向那里
   像投向
   尚未命名的星座
  
   而白云深处
   永远沉默
   却在沉默中
   孕育了
   所有可能的语言
  
    (原创首发江山)
  

共 16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歌以山、水、云、石、风等自然意象为载体,探讨时间、记忆、存在等永恒命题,体现对自然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如“青苔把千年的脚步腌成绿色的回声”,也有对消逝的怅惘如溪水带走人们的秘密。寺庙、钟声、经幡等传统意象与光缆、无人机、智能手表等现代元素并置,形成张力。如《回响》中“老僧人的念珠与智能手表记录时间”,暗喻两种文明的对话。既怀旧“被时间磨得圆润的光”),又拥抱变革,如“水在闸门下练习另一种奔跑的姿势”。诗歌反复强调“沉默”的力量(如《深处》中“白云最深处没有声音”),但沉默中又孕育语言(“孕育所有可能的语言”),体现对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境的探索。佳作,让人深思,回味不断。【编辑:淡淡的云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8 10:30:48
  将常见意象赋予新意,如风没有名字,却试穿世界的骨骼,将抽象的风具象化为裁缝,增强视觉冲击。自然物象常被赋予人类行为或科技属性,如“光缆织成透明的藤蔓”“叶脉藏着摩斯密码”,形成自然与科技的互文。佳作,再次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回复1 楼        文友:陈俊义        2025-09-18 11:52:37
  老师的精心精心编按,更显诗性风景!祝秋安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8 10:34:49
  这首组诗以自然为镜,折射出对时间、记忆、文明的复杂情感,艺术上通过意象创新、语言张力与结构留白,实现了传统诗意与现代哲思的融合。感谢老师带来的精美佳作,祝老师秋安笔丰,生活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2 楼        文友:陈俊义        2025-09-18 11:56:23
  老师的精彩评论,让诗意更显韵味,展现了诗之风骨,再次谢谢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