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满庭芳•吟菊(古韵四首)
满庭芳•红叶寻来独望秋
秋意盈阶,霜华染树,几枝红叶含愁。
翠苔幽径,寻遍韵难休。
风拂残英似雪,悄飞过、石上泉流。
凭栏处,寒烟漠漠,雁影掠荒丘。
凝眸。思旧梦,云边古寺,林外仙洲。
叹尘路崎岖,岁月如流。
欲问青山别意,山无语、空对层楼。
斜阳里,霞披倦影,独自品凉秋。
满庭芳•秋雨
秋意初临,凉云乍聚,暮天轻洒银丝。
碎珠敲叶,幽梦起遐思。
遥念桃源旧路,应添了、翠藓新姿。
凭栏处,寒声细细,滴破小荷池。
凝思。帘幕外,风摇瘦柳,雾隐疏篱。
看烟水迷茫,难辨归期。
漫道流光易逝,且留住、片刻清奇。
沉吟久,闲愁似缕,飘入画中诗。
满庭芳•枫叶
秋入山林,霜侵枫木,岭头初绽丹华。
似霞如绮,飘落在天涯。
几缕香风暗度,惹娇眼、凝睇嗟呀。
轻移步,林深径曲,幽意漫枝桠。
堪夸。颜色好,红于二月,艳胜春花。
任寒雾频欺,未减清嘉。
忆起灵均旧赋,问谁解、楚客情遐。
凭栏久,诗心欲寄,归雁渺云沙。
满庭芳•吟菊
秋至篱边,霜凝枝上,嫩黄新蕊初舒。
似娇娥俏,轻步出蓬庐。
不与姚黄斗艳,也休管、魏紫荣誉。
风前立,盈盈浅笑,羞怯意难如。
堪书。骚客赋,云笺墨韵,绘就仙图。
忆陶令当年,醉卧林隅。
惹得情思缕缕,引无数、墨客唏嘘。
香盈袖,杯含雅趣,诗梦共君娱。
【编者按】这组《满庭芳》四首以“秋”为魂,分别咏红叶、秋雨、枫叶、秋菊,堪称古韵佳作。整体笔力清健,意境浑成,将秋日的清寂、雅致与文人的闲愁、雅趣完美融合,展现出极高的古典诗词创作功底。首先,结构严谨,章法井然。四首词均严格遵循《满庭芳》词牌的平仄与韵律,上阕侧重写景,下阕由景入情,过渡自然。上阕:多以白描手法铺陈秋景,如“秋意盈阶,霜华染树”“秋入山林,霜侵枫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鲜明的秋日意象,画面感极强。下阕:均以单字领起(凝眸、凝思、堪夸、堪书),由眼前之景转入内心之情思,或怀旧、或感叹、或赞美、或追慕,层层递进,情感表达饱满而不外露。其次,意象鲜明,意境统一。四首词虽各咏一物,但“秋”的意境贯穿始终,营造出清、寂、雅、洁的整体氛围。红叶:以“含愁”“寒烟”“雁影”等意象,传递出秋日的萧瑟与独望的闲愁。秋雨:借“银丝”“碎珠”“寒声”等细节,描绘出秋雨的细密与清幽,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枫叶:赞其“红于二月,艳胜春花”的绚烂,又以“灵均旧赋”“楚客情遐”赋予其高洁的文化内涵。秋菊:通过“不与姚黄斗艳”“陶令当年”等对比与典故,凸显其傲霜独立、淡泊宁静的品格,是全组词的点睛之笔。其三,用典精妙,意蕴深远。词作恰当运用典故,使情感表达更具深度与厚度,而无堆砌之感。“忆起灵均旧赋”(《枫叶》):借屈原(灵均)的辞赋,暗喻枫叶的高洁与忠贞,提升了词的文化品格。“忆陶令当年”(《吟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精准点出菊花的象征意义,也表达了词人对淡泊隐逸生活的向往。其四、 炼字精准,韵味悠长。全词语言凝练,用词精准,于细微处见功力。动词如“染”“掠”“敲”“绽”,生动形象,使景物跃然纸上。形容词如“漠漠”“细细”“盈盈”,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秋日的氛围与景物的情态。结句均有余韵,如“独自品凉秋”“飘入画中诗”“归雁渺云沙”“诗梦共君娱”,或孤寂、或清雅、或怅惘、或闲适,引人深思。这组《满庭芳》是难得的古韵佳作。词人以秋为媒,借景抒情,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通篇意境清幽,格调高雅,既展现了对古典词牌的娴熟驾驭,也表达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感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感谢作者赐稿诗韵,好作品推荐大家共赏!【编辑:北斗永春】
1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9-19 15:44:59
欣赏一组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19 15:55:26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