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眷念依旧在梦里(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眷念依旧在梦里(散文)


作者:陆鸿禧 秀才,199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发表时间:2025-09-19 18:16:56


   生活就像跌宕起伏的五线谱,演唱着人生的阅历,舞动出记忆长河里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镌刻出心灵深处的眷恋。
   楼下摇曳的杨柳悄无声息地告诉我,乙巳蛇年的秋天走来了。风,总是喜欢抚摸秋的容颜,引领秋的脚步,让落叶轻轻地飞舞,去拥抱雪花的翩翩。秋风犹如一只纤手拨响我情感的琴弦,演奏出我对故乡眷恋的歌谣。
   又是一年秋风起,故乡依旧装心底。光阴的速度真的恰似离弦之箭啊!我已经离开家乡二十年了,迁居城里的岁月里,情感里割舍不掉的就是对故乡的牵念。乌额格其牧场是我生命的摇篮,那里的小河岸边印着我童年的足迹,校园里有过我童稚的笑声,是我学习、工作、生活了多年的地方,牧场给予的爱叫我永生不忘!
   乌额格其牧场简称乌牧场,是一家比较大的国有农垦企业,始建于1958年夏初,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大兴安岭余脉的黄花山,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面积十分广袤,扎鲁特旗火车站所在的黄花山镇,全镇占地面积11.2万平方千米,建镇前均系乌牧场三分场管辖。乌牧场建场初期的场部后改为三分场。三分场北面就是东西走向的黄花山山脉,黄花山也是乌牧场与乌额格其苏木的分界线,黄花山镇因山得名。乌牧场的砖厂所在地就叫黄花山分场。
   乌牧场现有16个分场,一万四千多户籍人口。乌牧场划归扎旗属地管理之前隶属于原哲里木盟农牧场管理处,哲里木盟改为通辽市后,乌牧场隶属于通辽市农牧场管理处,后与香山农场、乌日根塔拉农场同一时间划归扎旗属地管理。乌牧场划归属地管理后由处级单位降为正科级单位,不再与旗县平级,企业性质不变,场管理干部薪资待遇纳入地方财政,文教文生、土地、草原、兽医站下划属地对口管理,人员纳入事业编,未退休的企业职工自己承担后续养老保险,按国家规定年龄履行退休手续,大量的退休人员,让牧场的中青年职工生活无忧。
   我的家乡土地肥沃,耕地面积大,主产玉米、高粱、谷子和各种豆类杂粮,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扎旗玉米主产区,玉米质量位居东北榜首,粮价稳定,市场销路顺畅。全场的玉米无论是平地还是坡地均能井水浇灌,旱涝保收,有些地块玉米亩产已经突破两千斤,农业全部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突飞猛进,职工收入逐年上升。
   乌牧场“农林牧”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采用“北农中林南牧”的多种经营模式。八个农业分场顺着黄花山山脉东西延展;三个牧业分场呈扇形分布在正东、东南、正南方向。乌牧场的畜牧业迅猛发展,养殖业以牛羊为主,驴马为辅。农业分场以农业种植为主,牧业以“圈养舍饲”牛羊增加收入。牧业分场农牧兼营。林业分场林农牧三结合。乌牧场的商业借助黄花山镇的地缘优势、交通优势,国有工商业和个体商业性质的公司大多设在黄花山镇内,小型商超遍布各分场,一些服务于农业的微小企业建在分场里,为职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快捷。
   二十年来,每次回到居住了多年的三分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偶尔登上熟悉的小西山,漫步山顶,环顾四野,俯瞰村庄,扑入视野的是满眼的欣喜,红蓝相间的彩钢瓦屋顶、碧绿色的琉璃瓦屋顶、整齐的院落、洁净的水泥路、秀气的太阳能路灯……昔日的土房、泥巴墙、泥泞的土路不见了。
   阳光下的村落美丽、端庄、大气、如同一幅擘画镶嵌在盆地的中央,熠熠生辉。夜幕下的村庄温馨祥和,柔和的灯光沐浴着青灰色的街道,窗子里溢出的光线明亮却不张扬,整个村庄安静祥和的令人陶醉!
   我的家乡虽然分场多,面积广,出行却不是问题。村村通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每一个分场。无论走到哪个分场,都是屋舍俨然,阡陌相通,政通人和。每个分场的机关大院都是宽敞明亮。为了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有线电视衔接着外面的世界,各分场都建有供职工跳广场舞、做健身操、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的广场,广场健身器材齐全,设有室内棋牌室、乒乓球室,企业文化有声有色,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家乡已经与城市没有多大区别了,昔日的大火炕数量减少了,多数人家改成了睡电热床,大锅台消失了,全部改成了小灶台,全部采用燃煤,家家户户门前的柴禾垛不见了。家乡人的冬季取暖由土锅炉改为空气能,由壁挂式暖气片采暖改为地热采暖,采暖的改革既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热量。多数人家设有室内卫生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自建污水井。家家厨房比楼房的厨房面积大,厨房设施绝不亚于城镇居民,煤气灶、吸油烟机、换气扇、电饭煲、电炒锅、电火锅、空气炸锅、微波炉……应有尽有。全场居民都在饮用自来水,村里深水井的井水水质安全,家乡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现代化生活。
   我的家乡,人们生活非常富裕。现代化的农业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玉米从种到收到出售,勿需用手去接触,玉米收割机、脱粒机简化了繁琐的劳动过程。新型的播种机种植的玉米株距均匀,都是单粒播种,不需要开苗。覆膜种植的玉米不需要铲地、耘地、趟地,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成为笼子耳朵。滴灌节水省人工省耗材,过去的爬山管浇地费水脱费降地温。电机井浇地时间快效益高,冲肥节省人工且施肥均匀还提高产量。无人机打药及时高效。
   走进我的家乡,广场上下棋、打扑克、跳舞的人群里大多都拿着企业工人的养老金,都在反哺子女。场里的中青年人不用为赡养老人而忧愁,这是周边农村人羡慕的地方。
   离开家乡久了,家乡成了故乡,家园成了故园。随着年轮的环展,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思念故乡的梦却越做越多了!
  
   北疆白杨
   2025年9月18日于祥泰嘉园
  
  
  

共 2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陆鸿禧先生的散文《眷念依旧在梦里》,把对家乡的眷念和家乡的变化写得很精彩。乌额格其牧场简称乌牧场,是一家比较大的国有农垦企业,乌牧场现有16个分场,一万四千多户籍人口。乌牧场“农林牧”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采用“北农中林南牧”的多种经营模式。牧业分场农牧兼营。林业分场林农牧三结合。企业文化有声有色,职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农业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玉米从种到收到出售,勿需用手去接触,玉米收割机、脱粒机简化了繁琐的劳动过程。新型的播种机种植的玉米株距均匀,都是单粒播种,不需要开苗。覆膜种植的玉米不需要铲地、耘地、趟地,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成为笼子耳朵。滴灌节水省人工省耗材,过去的爬山管浇地费水脱费降地温。电机井浇地时间快效益高,冲肥节省人工且施肥均匀还提高产量。无人机打药及时高效。作者家乡的变化真是喜人,思乡的梦越做越多了。爱我中华就要从爱家乡做起!点赞共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5-09-19 18:19:58
  故乡是每个人心头的回忆和思念,爱我家乡,爱我故土,就是爱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陆鸿禧        2025-09-19 19:56:09
  向编辑远近老师致敬!忘不掉远近老师当年的文案专访,忘不掉远近老师的长期支持与厚爱!祝远近老师创作愉快,精品不断!
3 楼        文友:陆鸿禧        2025-09-19 19:58:41
  因工作单位变动,离开了旧居,离开了故乡,在外漂泊的岁月里,心中割舍不掉的就是故乡。
4 楼        文友:寂寞寞        2025-09-20 21:42:10
  北农中林南牧,食粮充足,林场茂盛,牛羊遍地,文化生活丰富,祥和温馨的故乡。羡慕加嫉妒!
回复4 楼        文友:陆鸿禧        2025-09-21 18:25:17
  感谢寂寞寞老师的留评!祝您一切安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