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工作有方法 学习有决窍(散文) ——河北省临西县作协名誉主席胡宝鼎《笔耕如歌》读后感
8月13日,胡宝鼎叔叔打电话说要赠书于我,我深感荣幸。当我手捧《笔耕如歌》这本书时,他说虽然印成了一本书,其实就是我以前在报纸上发表的部分文章而已,都已过时,没啥意思。我看了几篇文章说,这些文章在当时可是精品佳作,正好我在创作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宝贵经验。
笔耕如歌
由于工作繁忙和家庭琐事,过去快一个月了,我也就偶尔翻几页,有的只看看题目,不过收获也是颇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一些群众工作方法和创作方法。比如《透过现象看本质》,那是作者第一次在《邢台日报》发稿,对于政治专业毕业的我,对辩证法方面的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其实,胡部长的文章充满了很多哲理的,特别是《吕廷祥工作方法论》这本书“充满哲学思考”,其中“桥”和“船”的关系;把村支书比作遮风挡雨的“墙”和“伞”;越民主支部的权威越大、威信越高;村民富了,村支书就占了“大理儿”;“公烟”与“私烟”;修改《村民自治章程》,让村民定规矩,干部去执行……把辩证的关系处理好,把基层矛盾化解了,就是方法论。汪江庄支部书记学习了“方法论”,找到上访村的病根儿,坚持村里的事群众说了算,公开、公平地解决了遗留问题,修路、安装自来水、架设输电线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说“顶”道“刹”》本身也很有哲理。厂长“敢顶”的精神令人感动却又有些无奈,既要提倡“顶”,更要注重“刹”,运用辩证思维去弘扬清风正气,抵制不良风气。胡部长女儿的一句话“越旺越得加煤”也是富有哲理的。俗话说的好,光让驴拉磨,不给驴吃草。想要马儿跑,先让马儿饱。社会大课堂确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书中还指出,他在《邢台日报》《河北日报》发表文章后感到不知足,甚至还有点“贪心”,那就是攀登最高峰,向《人民日报》发起挑战。在我理解,这就是追求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持续创作的自我加压。我在政府办工作时,也曾多次向市政府报送信息,并被采纳,感到非常幸运。我又向省刊投稿,尝试了多次,都是石沉大海。因为从工作信息到调研文章确实是一个大坎儿。我也像胡叔叔那样加班熬夜,虽然用的是电灯,不用点煤油灯,却也是如同嚼醋一般难以吃透。但经过一番下苦功,不仅打字速度上来了,受到领导的表扬,对材料的感悟也上升到新的高度,终于有一篇关于轴承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在省刊发表。政府办多位领导同志在公开场合夸赞我文字功底深。其实我觉得只是进步了一点点,跟领导的水平和工作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领导的鼓励也让我对做好宣传工作充满了信心。我还得到了一次到市政府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市政府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与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交流沟通,我的思想站位得到了提升,思路更加开阔。
作者谈到跟班学习,在陪同省市记者采访时,自己在服务中用心学,对从承包责任制的角度进行撰稿时感到不解,因为从北杏元村的发展实际来看,这个点并非亮点;但从省市发展大局来看,从推动发展的本质因素来看,这个角度确实是最合适的。这就是格局。作者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认识到这个问题,找到“玄机”,思路发生大转变,确实非常难得,启发也是相当大的。
胡老师有个优点,当他遇到难题无法自解时,他就虚心向朋友和同行请教。比如创作《师生关系中的“不等式”》时请河北日报高级记者帮忙,经过对选题和素材不断地推敲研磨,终于在《求是》杂志发表。我在政协工作时,对政协语言很难接受,写出来的文章越改越离谱。后来,秘书长让我陪同前往省政协《乡音》杂志社,对《临西风采》的书稿进行修改,期间为我引荐了杂志社的编辑王洪海老师。经过一番交流,我和王老师成了好朋友。我写好稿子经秘书长把关后,就请王老师帮忙斧正,终于在《乡音》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得到了县政协主要领导的肯定。
胡部长坦诚地总结了新闻创作成功的两条秘诀,“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事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锤炼文字,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群众语言”。《一个做好群众工作的生动例证》指出一条2.1公里的公路竣工通车,本不是什么亮点,关键是解决了难点,一个风水先生的“抬轿说”制约了仁庄村20年的发展,而乡党委用杜洼村20年的发展变化解除了群众的“心结”,一条致富路的开通关键是要打造群众的“心路”,那就是理顺利益关系,要靠说服教育,而不是压服,说理要说到群众的心坎上。
我对胡老师总结的诀窍也是深有同感的。在信访局工作时,胡部长手把手帮我修改调研材料,整整一个晚上没有休息,修改了十几遍,我都改麻木了,但直到天色大亮最后定稿时,却一点困意都没有。因为胡部长都五六十了还能熬通宵,我才二十八九那算什么,但深深被胡部长的敬业精神所打动,我在一夜之间得到了成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使我明白了,党建工作不是虚活。哪个村班子团结,就发展的好,信访问题就少;哪个村班子散乱,信访问题就扎堆儿。我的文稿水平之所以提不上去,就是因为没有跳出信访看信访。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惊喜,那篇文章不仅被省委办公厅全省发通报表扬,还得到省委副书记的批示,《河北信访》也进行了转载。本来我的稿件在《河北信访》很难发表,因为这个契机,我的文章在《河北信访》连续发表了好几篇。我在政协工作时,哪个委员的发言最接地气,谁的建议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我都一一记下来,在整理文稿时就拿出来参考。人民政协报驻河北记者站站长高新国在新闻宣传培训会上指出,全省每天有成百上千的稿件发过来,我哪有时间一一细看,谁的标题选的好,我就先看谁的。《河北临西县政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让城市管理有“尺度”更有“温度”》这篇文章就是借鉴了党家旺委员所说的“现在交警执法越来越‘有温度’”这句话,得到高站长的推荐,顺利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河北临西县政协常委会会议为农民增收找出路会种庄稼还要会做生意》能够发表也是得益于曲俊旺常委的一句话“农民不能只会种庄稼,不会做生意”,他建议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突破口,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训壮大经纪人队伍,确保优质农产品产得出、销得了。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人没点犟劲不行”,其实就是一种执著。坚持到底才能胜利,行百里者半九十,胜利者积跬步。特别是挖井的那幅漫画令人深思,明明挖了很深很深,再挖一点就能出水了,有的人咬牙坚持下去成功了,有的人却放弃了,真是可惜。人一旦丧失了斗志,做别的事也就没有信心了,人生也将面临荒废。我在遇到“瓶颈”时也很苦恼,常常加班被家人埋怨,很多次也想放弃,但一想到努努力也许会有希望,也就忍住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一开始我还不理解,我既不是政法干部,也不是纪检干部,无法同那些犯罪分子、贪污分子作斗争,斗争精神跟我有啥关系?后来我明白了,我还可以与自己斗。我常常把写材料说成“整材料”,只有把它“整服”了,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9月14日举办文学沙龙,胡宝鼎老师围绕50年的创作之路作了一堂精彩讲座。听后,我有“三悟”:一是运用群众语言,那是最动听,也是最真实的民情民意。二是选准最佳标题,让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三是运用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不走寻常路,把平凡人、平凡事写成大文章、好新闻。
《笔耕如歌》这本书,既是临西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之歌,也是胡宝鼎老师50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