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乐亭】七律•油盐采购转家欢(古韵)

编辑推荐 【乐亭】七律•油盐采购转家欢(古韵) ——乡村街头即景


作者:黄金山 进士,9036.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发表时间:2025-09-21 08:51:45

其一•卖菜翁
   戴月披星走叠峦,一肩风雨闯街寒。
   青蔬带露价犹贱,霜鬓沾尘心更酸。
   枰下弯腰如线曲,摊前客渺似云残。
   惟祈菩萨怜贫叟,莫使双筐空对栏。
  
   其二•卖蛋妇
   晓星未落叩霜寒,对月提篮步履跚。
   蛋壳犹温存母暖,市声渐起透心酸。
   蹲街畏见城官斥,低价强堆笑脸团。
   几角零钱清点后,油盐采购转家欢。
  
   其三•卖肉夫
   霜刃飞光破晓初。铁钩悬月宰肥猪。
   千斤骨肉分条块,几付肝肠化减除。
   笑对乡邻呼两准,忍看市井计钱涂。
   满身油垢斜阳里,数尽碎银回瓦庐。
  
   其四•卖油炸粑女人
   翻滚油锅晓雾沉,寒灯巷口照街深。
   面揉霜雪三分白,勺舀家愁一寸心。
   汗滴衣襟晨雨漫,笑堆皱褶暮烟侵。
   收摊月下理钞票,小女温书学费吟。
  
   其五•卖猪农民
   端盆半夜喂蔬糠,猪壮今朝牵市忙。
   踏露蹒跚荒径远,吆呼震荡白霜凉。
   枰星闪烁称精准,心影晃摇忧苦惶。
   钞票清盘珠泪涌,小儿上学差千张。
  
   2025年9月21日卧薪斋原创首发江山

共 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一组七律•油盐采购转家欢,描述的是乡村街头即景,也就是亲眼的所见所闻。这组诗贵在深入生活,关注民生,贵在善于观察,体验民情,贵在为底层民众呐喊,追求城乡平等,共同富裕,贵在富有境界富有情怀。一组好诗,不是正直善良仁义之人,是写不出来的。•卖菜翁这首诗《卖菜翁》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底层菜农的艰辛生活,字句间充满对劳动者的悲悯。对比与反差,付出很多 回报微薄,"带露青蔬"价犹贱",虔诚劳动. 现实残酷。老人"弯腰如线"的辛勤与,"客渺""筐空"的结果反差,揭示底层生存逻辑。农产品低价,老龄化劳动者保障缺失:衰老身体仍在超负荷劳作;民生脆弱性:结尾"空筐"象征生计毫无兜底,披星戴月者"十分辛苦"却缺乏保障的普遍现实。此诗以凝练的意象、克制的抒情,将个体苦难升华为对劳动者尊严的追问。•卖蛋妇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贫寒妇人清晨上街卖鸡蛋的艰辛场景,字里行间透出深切的民生疾苦。艺术手法是对比与反衬:「霜寒」与「蛋壳犹温」、「心酸」与「家欢」的冷暖对照,深化情感张力。白描叙事:通过「提篮步履跚」「蹲街」「清点零钱」等动作,构建画面感。末句「转家欢」的轻快语调,揭露出生存重压下的短暂喘息。•卖肉夫这首诗以冷峻的笔触刻画了屠夫的辛劳生活与市井生存哲学,语言质朴却充满张力。尾联:油垢与碎银的生存缩影,满身油垢斜阳里,数尽碎银回瓦庐。“满身油垢” 以脏污躯体象征生计的沉重代价;“斜阳里” 与开篇“破晓”呼应,形成从黎明到黄昏的完整劳役闭环。“数尽碎银” 的琐碎动作,揭示微薄收入的来之不易;“瓦庐” 暗示清贫归宿,强化市井小民的生存真实感。诗中屠夫既是肉体的分割者(“分条块”),也是生活的被宰割者(“计钱涂”“数尽碎银”),刀锋指向猪羊,亦指向自身命运。油垢下的尊严坚守:“呼两准”的诚信与“笑对乡邻”的豁达,在污浊环境中撑起人格的光亮。 “数尽碎银”的细节,可视为对商品经济下底层劳动者“劳而不富”的深刻白描。此诗无一句抒情,却字字含情;未一声呐喊,却震耳欲聋。屠夫手中的刀,剖开的不只是牲口,更是生活粗粝的纹理与人性坚韧的底色。•卖油炸粑女人全诗以“晨雾”始、“月下”终,浓缩一日劳作、情感结构与时代共鸣,生存韧性与亲情张力,“笑堆皱褶暮烟侵”:用“堆”字活化皱纹的积累过程,“笑”与“暮烟”对比,凸显强颜欢笑的生存智慧。尾联“收摊月下理钞票,小女温书学费吟”:直指教育成本压力,钞票的琐碎清点与女儿“吟”学费的无声画面,构成当代农村家庭生存实录。阶层流动的集体焦虑,诗中“学费”作为核心矛盾,揭示底层劳动者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期盼。•卖猪农民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卖猪凑学费的艰辛场景,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底层劳作的沉重“端盆半夜喂蔬糠”“踏露蹒跚荒径远”等句,通过“半夜”“蹒跚”“白霜凉”等细节,刻画农民起早贪黑、步履维艰的日常劳作。均以具象场景传递出生存压力。教育成本的焦虑,尾联“钞票清盘珠泪涌,小儿上学差千张”直指核心矛盾——卖猪所得仍不够学费。数字“差千张”的量化表达,凸显教育资源与底层经济能力的鸿沟。本诗聚焦平民“生存之愤”,拓展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题材边界,颇有创意!一组好诗,反映民情民生民愿意,街头场景的小镜头,深刻反映出农民迫切致富的大主题!好诗难得,推荐欣赏!【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1 08:55:26
  一组七律•油盐采购转家欢,描述的是乡村街头即景,也就是亲眼的所见所闻。这组诗贵在深入生活,关注民生,贵在善于观察,体验民情,贵在为底层民众呐喊,追求城乡平等,共同富裕,贵在富有境界富有情怀。一组好诗,不是正直善良仁义之人,是写不出来的。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09:05:23
  谢谢编辑老师鼓励!关注民生,诗词为大众服务也是应当的。深入生活写出真情好诗,也是诗人的义务和责任!无病呻吟,即使文采再好,也是绣花枕头!秋安!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1 08:56:01
  一组好诗,反映民情民生民愿意,街头场景的小镜头,深刻反映出农民迫切致富的大主题!好诗难得,推荐欣赏!
3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9-21 08:58:18
  继承古韵,富有《卖炭翁》《观刈麦》《三吏三别》的唐代诗风,也有现实意义!乡村农民要求致富也是人心所向!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09:07:28
  谢谢鼓励!问好。乡村农民各有生存法则,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们也要奋力活下去!为乡村农民精神鼓掌!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12:06:35
  谢谢编辑老师高评鼓励!谢热的诗友关注,问好大家秋安!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12:06:40
  谢谢编辑老师高评鼓励!谢热的诗友关注,问好大家秋安!
活到老学到老
6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21 12:50:0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15:01:01
  谢谢大师一贯鼓励!秋安!
回复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1 15:01:04
  谢谢大师一贯鼓励!秋安!
7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9-22 09:45:36
  关注民生是文化的一项责任!可惜还是对百姓生活真正关注的人不多!诗人要努力呐喊!
活到老学到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