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闲事婆”奶奶(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闲事婆”奶奶(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477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发表时间:2025-09-22 15:21:53

那年我们一家刚来承德不到半年,奶奶就争上了村主任。
   为啥说是争呢?只因为为了当上这个官,奶奶可是煞费苦心才当上的。这事还得从我们刚来承德那年说起,刚来承德我家住在一个下营子家属院的村里,村里人家有个百十来户。刚来那天,村里人显得比较冷漠,围着看热闹的人不少,但没有人上前打招呼帮忙的。奶奶背地里和母亲说,这种风气可不好,这哪像村里人的样子呀?一个村的来了新邻居咋也应该热情地迎客吧。奶奶说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谁家里来了客人,哪有不打招呼之理呢?因为东北人可不这样,村里来个人认识不认识的都会热情上前帮忙打招呼。奶奶发下狠话:“我必须要管管!”咋管呢?人生地不熟的。奶奶自有自己的一套。
   第二天,奶奶开始拎着一些东北带来的山榛子、山蘑菇,一些山货挨家挨户走访起来。没过几天,奶奶就和村里人混得熟悉了。视察完民情,她开始行动了。她去了村委会,打听谁是村里管事的也就是村主任。结果村委会也是冷冷清清,就有两个年纪很大老头在守门。问起居委会负责人呢?其中一个大爷说居委会的主任最近家里有病人,已经好久不来上班了,其他几个负责人家里都有事没来。
   奶奶一听当即就去了区政府,反正区政府,离我们住的地方坐公交车只有两站地也不远,到了地方,奶奶上楼找到负责人自荐要当村主任。她说自己以前在东北就是个村主任,管着三十多户人家呢。但区里负责人说了,已经有候选人了。奶奶就赶紧打听谁?负责人说是村里的叫王翠萍的。人家还是党员了。区政府负责人当即就说:“你回去等着吧,等村里人公开选举。”就这一句话,奶奶觉得自己有希望了。她回家和我们一家人也说了,她要做出好样子让人认可她,公开选举那就有戏。
   从那天后,奶奶每天一早起床,穿戴一新走出家门,在村里开始转悠了。谁家院墙塌了一角、谁家门口堆了垃圾,她都一一记在心里。待到太阳升高些,她便要去敲人家的门了。
   “老李家,你家墙头塌了,砸到孩子可怎么好?”奶奶说话从来都喜欢直来直去,不留情面。那老李起初还嫌她多事,嘟囔着:“关你什么事?”奶奶便瞪起眼来:“怎么不关我事?我看见了,就是我的事!”她不但要说,还要站在那里监督着人家修好了才肯离去。有时甚至自己撸起袖子,搬几块砖头帮忙。老李后来给奶奶起了个外号“闲事婆”。每次见着奶奶,老远打招呼然后在奶奶转身离开一瞬笑着喊:“闲事婆走啦!”那语气里已没有讽刺,反倒添了几分亲昵。奶奶听了也不生气,而是回过头说一句:“再瞎喊,信不信我给你一棍子。”
   奶奶其实挺喜欢这个外号的,她被地里说:“管闲事好呀!遇见不平一声吼就是咱东北人的作风。”
   村里张家的媳妇生孩子,婆婆早年就去世了,男人是个货车司机,请不下假来,只在家陪媳妇待了两天就又去了外地。他听村里人说奶奶人热情,爱管闲事,就来到我家,说了自己媳妇一个人在家的事,奶奶一听大手一挥:“忙去吧!有我呢!”随后奶奶就提了一篮子鸡蛋去帮忙。这一帮就是整整一个月,每天天不亮就去张家,烧水做饭,洗尿布,照顾产妇。晚上有时男人赶不回来,奶奶就住在她家。一个月下来,男人说啥要给奶奶一些钱,奶奶虎着脸道:“我是接生婆还是保姆?要你钱!”最后只收下了一双张家媳妇亲手纳的鞋垫,说是“讨个喜气”。
   奶奶的“闲事”管得宽,不但管活人的事,连死人的事也要管。村西头的孤老王老汉去世了,远房亲戚都不肯来,奶奶组织了几位老人,凑钱给王老汉办了后事。她把自己存了半年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还说:“人活一世,草活一秋,总不能叫他走得太冷清。”下葬那天,奶奶站在坟前,喃喃道:“老王啊,安心去吧,明年清明我给你烧纸。”她果真年年都去,从不间断。
   谁家夫妻吵架,奶奶必定要去劝和。她劝架有自己的一套法子——不直接说谁对谁错,而是把夫妻俩叫到一起,讲她和我爷爷过去的故事。“那会儿我那老头子脾气躁,为一点小事就摔碗,我就把碎片捡起来,等他气消了,叫他拿胶水粘好。”奶奶笑着说,“一个碗粘了十几回,最后比新的还结实。夫妻啊,就是这样,磕磕碰碰,粘粘补补,一辈子就过来了。”那些本来怒气冲冲的夫妻,听了她的话,往往就不吵了。
   奶奶不识几个大字,却懂得许多道理。她常说:“做人要像芋头叶子上的水珠,滚来滚去,最后还是归到根上。”村里的孩子上学缺钱,她偷偷把卖鸡蛋的钱塞给人家家长;邻村发生水灾,她第一个召集村民捐粮捐衣;就连路过村口的乞丐,她也要请进门吃顿热饭。父亲常劝她:“妈,您年纪大了,少操些心吧。”奶奶却说:“心越操越精神,闲着反倒会生病。”
   村里人表面上叫她“闲事婆”,背地里却都十分敬重她。谁家做了好吃的,总要来我家给她送一碗;谁家有了喜事,必定请她坐上席。所以在不久以后的公开竞选中,奶奶当上了村主任这个官,而那个叫王翠萍却落选了。
   板上钉钉的事情却让奶奶抢了先,王翠萍落选后觉得自己很不服气,再一个那时的村主任每月还会领三百块钱操心费,到手的鸭子飞了,没有了实惠,她才不干呢。那天公布后,她开始每天在街里骂街,有人传到奶奶耳里奶奶也不生气,只是笑笑。王翠萍看奶奶没动静,有一天还搬了一个凳子坐在我家门口骂。一早来,中午回家吃口饭下午再来。连着骂了两天。要按以往奶奶的脾气她可不是善茬,但不知为啥她居然忍住了。第三天的时候,奶奶把她请进家里。给她沏了一杯茶和她细声细语地说起了她为啥要当这个村主任,奶奶说,她当这个村主任是要为村里人做事,不是为钱。奶奶甚至还提出把自己每月村主任的三百块钱分给她一半,剩下的一半奶奶说给村里留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奶奶之所以这么做不是怕她,而是奶奶也私下了解了王翠萍的男人早几年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瞎眼婆婆由她照顾。王翠萍人还算孝顺勤快,那天奶奶还说:“你如果想当这个村主任,我也可以让给你。只是,你平时还要照顾婆婆还要种地也挺不容易的。”王翠萍被奶奶说的话,彻底感动了,她紧紧攥着奶奶的手说:“你干村主任够格,我支持你!”
   奶奶当了村主任后更加爱管闲事了。有一回,两个村民为地界争执不下,区里的干部调解多次无效,最后是奶奶出面,三言两语就说得两人心服口服,各自退让一步。我问奶奶用了什么法子,她神秘地笑笑:“我就告诉他们,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一点地界伤了和气,值得吗?”
   奶奶的“管闲事”不只是对外人,自家人更是她重点“关照”的对象。我年少时懒惰,不肯用功读书,奶奶便天天坐在我旁边监督。夏日炎炎,她摇着蒲扇为我扇风驱蚊;冬日严寒,她早早在我书房生起炭火。我若稍有懈怠,她便讲起旧时富人欺压穷人的故事,最后总要说一句:“读书不是为做官发财,是为了明理,为了将来能帮更多的人。”
   我离家求学那天,奶奶塞给我一个护身符和一卷零钱。“在外头别小气,该花钱时就要花,该帮忙时就要帮。”她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一直挥着手,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为止。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零钱是她一个个鸡蛋攒下来的。
   那年的一个冬天,奶奶病了一场,村里人轮番来看望,挤满了院子。这个提来自家养的鸡,那个拿来山采的药材。奶奶躺在床上,还在“管闲事”:“张家媳妇,你男人腰疼好些没有?我这儿有贴膏药,你拿去给他试试。”“李家大哥,听说你孙子要考大学了,我这儿有本旧词典,虽说不新了,或许用得着。”
   病好后,奶奶的腿脚不如从前灵便了,不能再满村转悠,但这个村主任她一直没放权,一直当着。她说她才不放心把权交给别人呢?只有她干她才觉得踏实。她依然“管闲事”。村民们习惯了有事就来请教她,小到夫妻拌嘴,大到婚丧嫁娶,都会来找奶奶拿个主意。她的小屋成了村里的“议事厅”,从早到晚都有人来坐坐,说说话。
   我曾问奶奶,为什么总要管别人的事?她沉思良久,缓缓道:“人活着,不就像是一盏灯吗?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亮着的,就该照照那些暗处的角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奶奶没读过圣贤书,却深谙圣贤之道。她管的不是“闲事”,而是人心。那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事,连起来,竟是一个普通农妇不普通的一生。她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们:世间万事,归根到底,不过是你帮我,我帮你,互相照应着,走过这漫长又短暂的人生路。
   奶奶在七十三岁那年去世的,她六十四岁那年我们家属院集体拆迁,我们搬到楼里后,这个小区的村主任是一个离休的女干部,但奶奶依然爱管闲事。谁家门口放杂物了、她会去敲门,告诉人家赶紧清理出来,影响卫生不说还会影响楼里的人家来回走动,容易引发火灾。谁家养的狗在楼道里拉屎了,她会告诉人家遛狗去楼外遛,即使狗在楼里拉屎了主人也要随手带纸讲究公共卫生。谁家儿子儿媳不孝顺老人了,她都会去人家说道说道……有时候我觉得,奶奶其实就像阳光,不管人们是否需不需要,她总会慷慨地洒向每一个角落,温暖着那些愿意被温暖的人。
   这般“爱管闲事”的奶奶,我会永远怀念她。

共 35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质朴温暖的文字,塑造了一位热心肠、敢担当的“闲事婆”奶奶形象。从东北到承德,她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乡村,用行动诠释“管闲事”背后的深意,那是一种根植于乡土的责任与温情。她修墙助产、调解纠纷、扶危济困,甚至让出津贴、以德服人,最终赢得全村敬重。奶奶的“管闲事”实则是管人心,她像一盏灯,照亮乡村的角角落落,用最朴素的哲学串联起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牵挂。文章通过鲜活细节和生动对话,展现了一位普通农妇不普通的精神世界,揭示了社区治理中人情与责任的力量。奶奶虽逝,其精神长存,令人动容,亦引发对当代邻里关系与社区文明的深思。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22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22 15:22:1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22 15:22:25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