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人生】修补云朵的人(诗歌 外一首)
【修补云朵的人】(诗歌 外一首)
气象局退休的老先生
在天台架起绣花绷子
用缝纫机修补撕裂的积雨云
针脚里漏下的雨丝
养活窗台三百盆兰花
每片花瓣都印着卫星云图
孙子用无人机送来针线
螺旋桨搅散的光斑里
祖孙俩接力缝合臭氧层破洞
邻居笑他痴傻的老人
悄悄送来旧棉絮——
那是从结婚被子里抽出的
蓄着三十年阳光的云朵内核
暴雨夜他的针尖穿过雷暴
第二天朝阳升起时
天空挂满补丁般的彩虹
每道虹桥都通往
某个久旱的村庄
【方言收容所】
小镇图书馆的地下室
老管理员用磁带喂养
即将灭绝的方言土语
磁带转动如纺车
织出声音的刺绣:
“薅草歌”的尾音里
藏着古楚语的虫鸣
“碾米号子”的间隙
蹦出秦汉时的粟粒
大学生来做志愿者
把声波谱成可视化图谱
发现那些弯曲的峰值
连着祖先的脊梁弧度
意外火灾那夜老人冲进火场
抢出半盒焦黑的磁带
播放时全是噼啪雨声——
那是三百年前移民路上
打在斗笠上的故乡雨
如今每个方言音节
都长成声音的种子
在人工智能的土壤里
长出带口音的麦芒
【编者按】两首小诗以奇幻意象编织现实关怀,充满温柔的诗意与厚重的人文温度。《修补云朵的人》将退休气象员的日常化为浪漫叙事,缝纫机缝补积雨云、祖孙接力缝合臭氧层,把环保命题藏进针脚与彩虹的想象里,邻居旧棉絮中“三十年阳光”更添市井暖意,让守护自然的主题有了烟火气。《方言收容所》则以磁带为载体,让“薅草歌”“碾米号子”与古楚语、秦汉粟粒对话,火灾中抢救的焦黑磁带,将方言从文化遗产升华为承载故乡记忆的精神符号,结尾“带口音的麦芒”更赋予传统语言新生的力量。整体文字轻盈却意蕴深沉,在奇幻与现实的交织中,传递出对自然、文化与情感的珍视。【编辑:田冲】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9-22 15:37:11
两首诗以奇幻笔触勾连现实,满含人文温情。《修补云朵的人》借气象员缝云、祖孙补臭氧层的想象,将环保主题藏进针脚与彩虹,邻居旧棉絮的“三十年阳光”更添市井暖意。《方言收容所》以磁带为媒,让歌谣与古音对话,火场抢救的焦黑磁带,把方言化作故乡记忆载体,结尾“带口音的麦芒”赋予传统新生。文字轻盈却意深,尽显对自然与文化的珍视。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