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忆】记忆里的坝坝电影(散文)

精品 【云水·忆】记忆里的坝坝电影(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53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发表时间:2025-09-23 13:01:42


   晚饭的炊烟渐渐消散,村里人有说有笑走出家门。老汉扛着竹椅,妇人抱着娃,孩子们好似脱缰的小马驹,在人群中嘻笑着钻来跑去。邻村人也踏着田埂急匆匆赶来,脚步声、笑闹声混着狗吠声,把小院子挤得满满当当。那一幕幕看电影的热闹场景,成了刻在我心中最深的印记。
   记得第一次看坝坝电影,我只有六岁。那是一个盛夏的下午,闷热难当,我和几个小伙伴上山放牛,比我大三岁,已读小学二年级的田二胖高兴地扯高嗓门,告诉我们说,晚上县电影队来我们寨里放电影,地点就在他家院子里,他爸爸已经赶马去公路边驼放映机去了。听到这个惊人的好消息,我们顿感天都凉爽了许多,高兴得跳了起来,狠不得天马上黑下来,好早点回去看电影。
   太阳落山了,我们收牛回家。刚走进家门,就大声把放电影的好消息告诉妈妈,妈妈看了我一眼说,你忘了你爸是队里“当家”的,这事我早知道了。你看,你爸干事多认真,为了大家都能看上,饭都顾不上吃,一家一户去通知大家来看呢。我匆匆吃完晚饭,然后向田二胖家跑去。走进他家院子一看,哇,右边厢房墙壁正中挂着一张又宽又大的白幕布,不少村民已从家里端来板凳、椅子等,在宽宽平整的院坝里坐着等候。
   晚上八点,放映员一按开关,“咔嗒”一声轻响,一道白光刺破暮色,直射在银幕上。当银幕上跳出黑白字幕,嗑瓜子的脆响、孩童的嬉闹声戛然而止,就连墙角蜷着的狗都支起了耳朵。银幕上的角色一会儿哭笑,一会儿怒骂,上演着段段精彩动人的故事场景,银幕下的人们屏息凝神,目不转睛。一阵阵晚风卷着寨边稻穗的清香掠过,把这方空地的热闹与专注,揉进茫茫的夜色之中,绘成了一幅精彩绝伦的山村画卷。
   那时,我没上学,和爸妈、嫂子一样,大字不识一个,还好,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二哥比我懂得多。一开始,我问二哥放的啥电影?二哥悄声说《渡江侦察记》。看了一会儿,妈妈和嫂子说看不懂,没啥意思,端着板凳回家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具体内容,只是看演员穿着和表情,猜得出谁是解放军,是好人,谁是“坏蛋”。再说,这么热闹好玩,哪舍得离开。
   妈妈临走时,塞给我一个温热的红薯,他知道我为了看电影,没吃好晚饭,特意为我准备的。我一边啃着红薯,一边盯着银幕里解放军在风雨中撑船过江,艰难前行的情景,连红薯皮掉在衣服上都没察觉。坐在身边二哥成了我的“翻译官”,边看边小声给我讲解,最终让我对整部电影的故事略知一二。散场时我和小伙伴们还意欲未尽,围着银幕转来转去,总想看看电影中的人是不是还藏在幕布后面。
   回家的路上,我借着明亮的月光,边走边猫着腰学解放军在江边弯腰前进的样子,一不小心,踢着石头摔在地上。幸好爸爸牵着我的手,立马把我拉了起来,还好,没啥大碍。晚上,我梦见自己当上了红小兵,拿着红樱枪在山上的悬崖边埋伏着,不知怎的,一下子掉进了山谷里,随后大声呼喊:“救命,救命!” 爸爸听见后,赶忙把我弄醒。醒来后,我把梦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日有所想,夜有所梦,那是因为你心里还想着电影嘛。
  
   二
   说实话,那时农村有文化的人不多,在观看坝坝电影时,发生了不少搞笑的事,至今想起仍令人捧腹。记得有一天晚上,放的是《小兵张嘎》,寨里王大叔家的王二壮见银幕上鬼子进村搜捕八路军伤员老钟,将村民们驱赶到村头坝子上,凶残地把刺刀架在年迈的奶奶脖子上,逼问伤员下落时,王二壮急得直跺脚,随后攥着怀里的玩具小木刀,发疯似的冲向银幕,边跑边喊:“冲啊,打倒日本鬼子!”
   没想到,这家伙因为眼睛死死盯着银幕,没注意挂银幕的木柱,一下子撞了上去,头上磕出一个大青包,疼得蹲在地上大哭,可嘴里还抽噎着问:“我打倒鬼子了吗?”这时,爱说笑话的放映员罗叔看到后,赶忙把他扶起来,一看他额上鼓起一个小鸡蛋般的包,就笑着和他开玩笑说,“小家伙,鬼子没打着,可你头上长“鸡蛋”了,明早叫你妈妈取下来煮给你吃。”满场人一听,笑得直拍大腿。
   又一回,寨里动作灵敏,脑子好使的吴小猫,平时爱跟伙伴们玩踢鸡毛毽、躲猫猫什么的,电影放到一半,他尿急,赶忙跑去院边柴禾堆旁。这时,他突然瞥见柴火堆后有个黑影,摇来晃去。巧了,正好银幕上的公安干警一边追赶逃跑的特务,一边大喊:“他是特务,抓住他!”吴小猫立马蹦起来高声喊到:“这里有特务!” 人们听到叫声, 全围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寨里李大叔蹲在那儿解手,裤子还没提好。李大叔又气又笑:“你个小调皮蛋,乱喊乱叫啥,等下看我怎么揍你!”吴小猫吓得躲进他爸爸怀里,直到散场都不敢出来。
   最有趣的是我们一家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地道战》后的第二天晚上,吃夜饭时,我没把碗里的饭吃干净,爸爸见后对我说:“你看电影里那些战士,饿着肚子和敌人战斗的场景,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哪知大嫂立马接过爸爸的话说,“是呀,你看电影上涨那么大的水,今年我们这里肯定会发生大水灾,庄稼难种啊。”嫂子话音一落,二哥叽咕着说,“没文化,真可怕,这是哪跟哪啊。”的确,嫂子的话,让一家人啼笑皆非。
   更难忘的是,看了电影《地雷战》后,我发现寨里有一个名叫万国军的人,中等个头,嘴唇上留着黑黑的胡子,其长相和电影中黄村据点的鬼子小队长龟田模样相似。于是,我就自作聪明,私下给小伙伴们说了我发现的“秘密”,大家都说不看不像,越看越像。万大叔家房子前的土坎上长有一棵核桃树,结的核桃个大壳薄,可好吃了。有一天,核桃熟了,我们悄悄去他家树下捡核挑。机灵的田胖子用长木棒打树上核桃时,忽然看见万国军来了,就大喊:“龟田来了,快跑!” 万国军听到我们称他叫龟田,气不打一处来,一打听是我说的,就跑到家里来告诉我爸妈。不用说,性格急躁的妈妈知道后,狠狠揍了我一顿。
  
   三
   后来,我上学后,对坝坝电影更是情有独钟,只要听到周边村寨放电影,再远也要追着去看,成了十处打锣九处在的“电影迷”。在追看电影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次“冒险”的事。有一次,听到寨里一个在息烽县王家坪乡中心完小上学的大哥哥说,晚上八点他们学校坝子里要放电影,我和几个小伙伴放牛回来,连夜饭都顾不上吃,一路小跑,赶了二十多公里的山路,终于准点赶到学校。
   看完电影后,已是晚上十点多,小伙伴黄强强手捂着肚子,坐在地上,对我说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实在走不动了。还说我大哥在这里上班,大家去找他要点吃的嘛。 说实话,我也饿得不行,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领着大伙去了。大哥一见,猜了八九不离十,笑着说,电影都散了,你们还不回去,准备干啥?我用手指了指肚子,说太饿,走不动了。大哥一看,一大堆小孩儿站在门口,哪有那么多吃的,只好给每个人几颗水果糖,叫我们先垫着肚子,回家去吃。
   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闷热,我们跑到十多公里的西安村去看电影。常言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我们看完电影《铁道游击队》后,在返家的山路上,一阵狂风吹过,下起了大雨,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这还不算,由于山路全是泥地,行走艰难,回到家里,又变成了“泥人”。那晚,我因受凉感冒,咳嗽不止,病了一个多星期。二哥见我病好些后,就开玩笑说,“今晚草坝寨子要放电影呢,还去吗?”我瞪大眼睛问二哥,“真的吗?”二哥笑着说,“完了,听说放电影,你那样子就像猴子吃辣椒——直了眼,狠不得马上变只鸟儿飞去呢。”
   还有,看电影时,也时常会惹出不少的“祸事”。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坐在寨里田二胖家院里看电影时,因天热口渴,我端着一杯水边喝边看,在前面坐的张大爷中途起身方便去了,不经意间把水洒在了他坐的空凳上。张大爷回来后,一屁股坐在湿凳上,“哎哟”一声,一下子跳了起来,摸着屁股笑骂:是哪个小调皮蛋,仅然在这儿埋上了“水地雷”,把屁股给我“炸”湿了。我赶紧捂住嘴不敢吭声。爸爸一边赶忙从包里摸出手帕,把张大爷凳子上的水擦拭干净,一边给他赔不是。
   看完电影回家后,爸爸语重心长对我说,一个小孩儿,要从小养成讲卫生,讲礼貌的好习惯,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还有,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到知错即改。父亲的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忙点头应允,表示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训,做一个乖孩子。
   如今,城市里的影院灯火璀璨,旧时代放映机的齿轮早已停转。但坝坝里那一束束白色的光影,却是我心中永不消失的电波,它将永永远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我已把那份温热的记忆,妥帖地存进了岁月的褶皱里……
  

共 3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坝坝电影”为线索的精彩散文,文章以朴实而饱含深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深切感悟为直线,在娓娓道来的碎片化抒写中,将自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看到的全村人扛椅抱娃、邻村人踏田赶路去看电影的一些场景,灵动的再现出来,期间“妈妈塞的红薯”,自己学解放军匍匐前进”“梦里当红小兵”“给万大叔起外号”等,还有“夜行二十公里追电影”等一系列天真烂漫而有冒险行为,也许在今天看来,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是“愚蠢事”。但这些特定历史时期乡村的文化生态,也恰恰见证那一代人那一时期的精神故乡。成长是一笔财富,成长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会渐渐不得不丢失一些难得的岁月画卷。今天坝坝电影的光束再次穿越时空,复盘了了一代人共同过往,也让读者再品读中,乡愁阵阵泛起 ,回味无穷。亦如作者所言,如今,城市的影院灯火璀璨,旧时代放映机的齿轮早已停转,再也没有那样一束光,照亮老家院子里的期待与蝉鸣。但坝坝里的光影,却是我心里《永不消失的电波》,它将永永远远藏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中。我已把那份温热的记忆,妥帖地存进了岁月的褶皱里……欣赏佳作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23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09-23 13:03:46
  这篇散文未止步于怀旧,却通过自己的所见经验,折射出了特定历史时期,乡村的文化生态的那束亮光。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09-23 13:09:51
  美文中琐碎的“小事”,是时代剪影的切片。老师以朴实而饱含深情的笔触,让坝坝电影的光束穿越时空,照见了一代人共同的精神故乡。学习欣赏,祝乡笛老师佳作连连!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9-23 14:07:45
  诚谢华为老师精心编辑并留言鼓励。问好老师,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