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上士放羊(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上士放羊(小说)


作者:朱军 童生,68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发表时间:2025-09-23 17:01:52
摘要:原创首发

上士放羊
  
   八十年代,部队习惯把连队的给养员叫做上士。平时就是去当地农贸市场,买些蔬菜和肉蛋禽之类。回来后和炊事班长交接实物后,再去司务长那里报账。一天的工作一上午就完事了。为了方便上士购物方便,连里把仅有的一台自行车给了他。
   连里的文书每天去山下的邮局,取信和包裹,都要来回十多里路,走着往返。心里很不舒服。
   连里,遇着精心的上士,不贪不占,连队的伙食搞得就好。遇着贪小便宜的上士,战士的伙食就遭殃了。
   这不,干了两年上士的李勇,突然被连长喊上楼去。
   李勇,这两年你当上士,工作很辛苦。只是没有提干指标,都是考军校了。还有一年就要服役期到了。连里准备让你去放羊。这一百多只羊,也花了不少钱,希望你认真对待,把羊放好。看看年底有没有机会,转个志愿兵吧。
   连长语重心长地对李勇说道。
   李勇听了连长的话,脑子嗡的一声就大了。
   连长,是不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啊?我买菜买肉可是一分钱都没有贪啊。就是渴了,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的。从来没有占过连队,一分钱的便宜。
   李勇红着脸,对连长说道。
   你的工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正是你认真工作,才让你去放羊。争取把羊养大养肥,多下些羊羔子,就是对连队的最大贡献了。
   李勇也不知道是怎么下的楼,回到了宿舍,和司务长交代了工作,就搬到了羊倌的单独宿舍去了。
   临走时,司务长说李勇,干工作就是死脑筋,不知道灵活点。
   羊倌宿舍离连里就二百多米,隔壁就是羊舍。李勇和上任饲养员张鹤简单交代了一下。大致数了一下羊数,一百零五只。还告诉了山坡上的放羊地点。然后,张鹤搬到炮班去了。
   李勇躺在床上,望着满天的星斗,回想起自己,当上士这两年的苦辣人生。
   苦不要紧,累也不怕。就是有时候老乡,都说他不会办事。每天买菜买肉时,报高点价格,弄几盒烟抽也行啊。
   你看上任上士,逢年过节,往老连长和老指导员家中,送大米白面,还有猪肉鸡鸭。怎么样?
   年底立了个三等功,第二年考军校走了,你看看你工作干的。混到羊倌了。
   唉,怨谁呢?
   新来的连长和指导员,总是敲打着自己,一定要爱连如家。不能让战士们,亏了身子。更不能拿连队的东西去送礼。
   难道是我做错了?怎么司务长也说我傻呢。
   一夜无眠,李勇迷迷糊糊的睡到了天亮。
   吃过早饭后,李勇就挥舞着羊鞭子,赶着这群羊,来到了连队不远处的一块山坡地上。山下的百姓收完地后,也没有翻地。地里有些豆秸秆,还有些玉米秸秆。
   这时,地里的雪刚化完,天气也不是很冷。李勇找了一些玉米秸秆,铺在地上,自己躺了上去,望着蓝天白云,就着徐徐清风,又想起了当上士时的事了。
   有一回,连长找到自己,暗示给团长家送半拉半猪肉,指导员也找过自己,想办法给政委家送十只鸡十只鸭。都让自己给敷衍过去了。
   要不也不至于混到羊倌的地步。
   算了,不想了。李勇一边望着山坡上的羊,一边哼起了家乡的小调来。
   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连里的伙食标准有些下降,连长指导员在团里营里的口碑,却越来越好。连里的各项工作,也排在了团里的前列。小道消息说,连长和指导员,双双要提副营了。
   放羊的日子里,李勇过得很是单调,每天都在掐着手指头,算着复员的日子。
   兵哥哥,怎么换你放羊了。一声清脆悦耳的女声,飘进李勇的耳朵里。
   李勇站起来一看,是个年轻的姑娘,站在了自己的身边。你来这里干什么?有事?李勇忙问道。
   你放羊的地是我家的,怎么还不行我来看看?姑娘瞅着李勇嗔怪的说道。
   连队的羊也没地方放,只能在你们的地里放了。羊也不祸害地。李勇低下头来,不敢正视姑娘的目光。
   没事的,你放羊吧。我是山下的,姓王,叫王小红。你叫什么名字?兵哥哥。
   我叫李勇。
   李勇说完,就圈拢着羊群,往连队赶去。
   你等着,明天我还来看你。王小红说完,脸一红,就往山下跑去。
   李勇回到连队,心还在蹦蹦跳跳。连里多次要求,士兵不准和当地姑娘搞对象。谁越过了红线,就处分谁。
   这要是让连里知道,还有好?
   山下的村庄也不富裕,不少俊俏的姑娘,在老兵复员后,就偷偷的和老兵走了。把山下的小伙子气的,见着当兵的就没好眼神。也是的,有的兵来自农村,家里也不富裕,穿上一身绿军装,显得阳刚帅气。偷偷带个姑娘当媳妇,也是挺美的一件事。
   李勇翻来覆去,左思右想,决定自己不能违反规定。该放羊就放羊,其他的事情免谈。
  
   第二天,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了。快到中午的时候,王小红又来到了放羊的山坡。
   唉,李勇,你家是哪里的,家里几口人啊?
   家里有父母,就我们三口人,是江苏的。
   李勇不能拒绝姑娘的问话,忙回答道。
   江苏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啊。王小红走到离李勇的对面说道。
   我们是苏北的,家里也不富裕。李勇一边挥舞着羊鞭,一边喊着羊,慢慢向连队走去。
   你怎么见我就走啊?我还能吃了你?王小红生气的说道。
   连里有规定,不能和女同志单独聊天。李勇忙回答道。
   这是什么规定啊?不是军民一家亲么?王小红嘟囔着。
   日子过得真快,李勇每天精心的放羊和喂养。功夫不负有心人,还多得了二十多个羊羔子。
   连里除了给羊舍,送来喂养的饲料。连干部很少来到羊倌的宿舍。偶尔司务长过来看看,问问李勇,养羊还需要什么东西,他好去购买。
   李勇也没有个星期天,除非下大雨,把羊圈到羊舍里,才能有时间好好洗洗衣服,整理一下房间。
   战友们都说李勇变了,话也不多。饭点的时候,到食堂打完饭就走。怕身上的味道,让战友们反感。李勇也瘦了许多,一米七五的大个子,只有一百二十来斤。只是那双大眼睛,还是炯炯有神。
   几个老乡战友来找李勇,弄只羊吃吧。就说
   丢了一只羊。李勇的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忙说那可不行。气的老乡骂他真是个棒槌。
  
   羊一天天长大了,也长胖了。在战士们的强烈呼吁下,连里还是抓了两只肥羊,在星期天休息的时候杀掉了,改善一下连队的伙食。
   一连几天,李勇都没有吃好饭,睡好觉。总是想着,羊被抓走时,回头叫的情景。
   转而一想,养羊不就是让战士们吃的么。
   连长和指导员,在全连军人大会上,还表扬了李勇。说他不怕脏不怕累,风雨无阻,饲养羊。末了,宣布给李勇连嘉奖一次。
  
   一晃就到秋天了,连长找到李勇说,你的工作很不错,连里考虑到你的情况,已经打报告让你超期服役,而且转志愿兵的报告,也打上去了。
   李勇一边说,谢谢连长,一边告诉连长。这几天不知怎么搞的,下了二十多个羊羔子,丢了十只大羊。
   连长睁了大眼睛,你怎么搞的嘛,这么不认真。
   李勇告诉连长,十只羊,给你留的。晚上找个车拉走就得了。反正别人也不来羊舍看羊。多了少了,谁也不知道。
   连长转怒为喜,你小子,榆木脑子开窍了。等你的好消息吧。说完一阵风的走了。
   李勇看见连长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要复员,回家种地去了。
  
   再见了,
   我的连队,我的羊。
   2025.9.23
  
  

共 28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人物塑造立体,矛盾冲突真实:主角李勇的“轴”与“变通”形成鲜明反差——前期坚守原则不贪不占却被调去放羊,后期看似“开窍”给连长留羊,实则以反讽方式完成对现实的无声反抗,人物弧光清晰。连长、指导员、司务长等配角虽着墨不多,但通过“暗示送礼”“打报告提职”“说李勇死脑筋”等细节,精准勾勒出八十年代部队基层的人情生态,让故事有强烈的时代质感。小说以“上士工作→调岗放羊→遇见姑娘→养羊立功→决定复员”为线索,节奏舒缓如流水账,却因“自己掏钱买水喝”“老乡说他不会办事”“羊被抓时回头叫”等细节,让日常场景变得生动可感,尤其是对李勇放羊时“躺秸秆看天”“算复员日子”的描写,细腻传递出他的迷茫与坚守,容易引发读者共情。小说未直接批判现实,而是通过李勇的遭遇暗含讽刺——他认真工作时被边缘化,学会“变通”(给连长留羊)后才获得“转志愿兵”的机会,可他最终选择复员,以“回家种地”的选择戳破了基层生态中的潜规则,让“坚守本心”的主题在结尾升华,余味十足。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