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最美】藏在饭香里的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藏在饭香里的岁月(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6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发表时间:2025-09-23 20:18:53
摘要:最近雨下得太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像下了近大半年的雨。天三天两头地下,下得人们都烦了。人本来就是怕涝的“旱虫”,雨下多了,大家就叫嚷起来。

最近雨下得太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像下了近大半年的雨。三天两头地下,下得人们都烦了。人本来就是怕涝的“旱虫”,雨下多了,大家就叫嚷起来。
   前天下了一天,昨晚又下了一整晚,早上起来雨还没停,天阴沉沉的像扣了口黑锅,雨忽大忽小。院子里的水顺着下水道流到门前的水道,街道上的水哗哗地涌向公路旁的水渠。我真佩服修街道和公路的技术人员,那看似不起眼的微小坡度,竟能把水排得干干净净。
   我仰头望天,阴云密布,阴雨绵绵。据天气预报说,还有两三天雨,这样加起来,前后就下了快半个月。我在水渠边种的三分地油菜,虽说冒出了点苗,可其余的都被渠里漫出来的水淹了。
   从县里回家三天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除了写些文章、在电脑上编辑稿件,剩下的就是吃饭。不吃吧,总得对付一顿;吃吧,一个人又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
   昨天打开冰箱,看见一周前炒的二斤多肉,还有些别的菜,案板上放着暑假老伴回来买的没吃完的粉条。上午不如做点菜,用电饭煲蒸些米饭吃吧?
   老伴在城里断断续续待了至少十年,也算是锻炼了我。用我的话说,这全是逼出来的——我学着做饭、蒸馍,就像学写文章似的,虽说谈不上精致,但一般也能凑合。我不爱吃买的馍,常常一次蒸两小锅,放进冰箱,能吃二十天到一个月。
   上午我先把米淘好,放进电饭煲里焖着,接着在电磁炉上煮粉条,又切了胡萝卜、大辣椒、土豆之类,在煤气灶上炒好,再把之前的回锅肉热了热。一个人,三个菜足够了。
   三四十分钟过去,菜做好了,米饭也蒸好了。我把菜分到一个个碟子里,还烧了碗鸡蛋汤,再把米饭盛到碗里,妥妥的三菜一汤。这几年在县里吃惯了厨师做的菜,我也时不时学着做一做。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就算不吃,看着也香。
   盛了小半碗白似雪片的米饭,望着小饭桌上的三菜一汤,我又激动又高兴。这样的饭我做过、吃过不止一次,今天不过多加了盘肉,看起来就格外香。
   我大口吃菜、大口扒饭。天还下着雨,淅淅沥沥的顺下水管潺潺流着,像一段动听的音乐,陪着我吃肉、喝汤。这日子真是太富足了,我想着老伴在西安,也不可能吃上这样的三菜一汤,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碗里的米饭吃完了,我又添了一点。桌上的菜吃了一半,就那盘肉几乎被我吃光,剩下的一点,全拌进那点米饭里,又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今天的饭菜,我觉得格外香。
   收拾完碗筷,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儿时吃的那碗米饭,历历在目,像就在眼前浮现。
   那时我八九岁,上小学二年级。那个年代日子苦,玉米面馍、高粱面馍都填不饱肚子,常是野菜拌稀糁子,锅里丢几块红薯,一顿饭就对付了。要吃纯麦面更是难,除非有重要的事或家里来贵客,奶奶、母亲才会拿出一点。
   那天上午,隔两家的三爸突然给奶奶端来一碗米饭,上面还盖着炒粉条、土豆和几个肉丸子。
   母亲又惊又喜,赶紧把屋里的奶奶叫出来。原来三爸从外地工作回来,用粮票在单位买了几斤米带回来。
   那时候别说米,连纯麦面都难得吃到。
   母亲忙把碗里的米饭倒出来,可空碗怎么还回去?家里实在没什么像样的东西能装进去。母亲和奶奶一个劲地说着客气话。临走时三爸还说:“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奶奶喊我过来,让母亲拿碗分一点。母亲说:“让娃尝两口就行,分来分去就凉了。”我瞅着白白的米饭,奶奶一喊,就急忙跑过去吃了两三口,然后上学去了。母亲也吃了两口,奶奶吃了一小半米饭和菜,把剩下的——还有她舍不得吃的那几块肉丸子——放在炕头的箱子上。
   下午一家人都出去了,奶奶也串门去了,走时把门关上了。
   等奶奶晚上回来一看,不知什么东西把碗打翻,把剩下的米饭和菜吃得干干净净。奶奶心疼坏了,猜肯定是家里刚养的小花猫吃的。她又想,都怪自己舍不得吃的那几块肉,猫准是闻着肉味来的,要是没肉,猫也不会进来。
   奶奶查看了一下,门是关着的,猫是从哪儿进去的呢?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话真不假。奶奶正生气呢,那猫“喵喵”叫着进了屋。奶奶顺手拿起枕边的半截砖头就扔过去,本想吓吓它,出出心里的气,没成想一砖头正打在猫头上。猫叫了一声,四腿一蹬就死了。
   奶奶顿时慌了,满眼含泪,忙叫母亲过来,不一会儿我也赶来了。奶奶把事儿一说,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念着“罪过、罪过”。母亲安慰她:“死了就死了,一只猫而已,也怪它嘴馋,命该如此。”我也劝:“别伤心,下次我给您抱只更好的小花猫。”奶奶这才苦笑了,还叮嘱我和母亲,这事谁也别告诉,包括三爸。
   好好一碗米饭,最后闹得这么不痛快,现在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
   奶奶在世时,我特别孝顺,时不时买些米、菜,再割点肉,让她吃好。我知道奶奶喜欢吃米饭,她去姑姑家,姑姑也会三天两头给她做米饭、烙韭菜馍,所以奶奶也爱去姑姑家,疼姑姑。
   记得那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岁。奶奶给我发完压岁钱,看见家里的猫进来,突然大笑起来,说起当年失手打死猫的事,一个劲地说“罪过、罪过”,说她平时连只苍蝇都舍不得打。我们一家人都笑了,说那猫是命该绝,谁让它偷吃呢?说完都哈哈大笑。
   儿子过来问:“什么猫?你们笑什么?”那晚我们也吃了米饭,就是菜比以前多了。
   我也喜欢吃米饭,后来不管在外面还是家里,吃米饭都特别节俭,从不浪费一点,有时还把外面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回来。
   那碗米饭,过去几十年了,至今还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原创首发)

共 21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碗米饭,串联起两个时代的生活印记。文中既有当下雨天独酌时,三菜一汤里的寻常满足——电饭煲焖的米、亲手炒的菜,是老伴不在家时“逼出来”的生活技能,也是日子富足的寻常注脚;更有儿时那碗盖着肉丸子的米饭,藏着物资匮乏年代的珍贵与遗憾,奶奶失手打死偷食小猫的插曲,让记忆里的滋味多了层哭笑不得的烟火气。从“野菜拌稀糁子”到“白似雪片的米饭”,从舍不得吃的肉丸子到随心烹制的三菜一汤,作者以细腻笔触,将个人饮食记忆与时代变迁叠印。那碗始终留在心底的米饭,不只是味觉的印记,更是对过往的怀念、对当下的珍惜,字里行间满是朴素的生活智慧——日子好了,却不忘旧时苦,这份对食物的敬畏与节俭,恰是最动人的生活本真。力荐阅读【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09-23 20:22:25
  文章以“米饭”为线,串起今昔生活。当下雨天独做的三菜一汤,是寻常富足;儿时三爸送来的那碗带肉丸子的米饭,藏着物资匮乏时的珍贵与奶奶失手打猫的遗憾。从“野菜稀糁”到“白米饭”,以小见大,满是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当下的珍惜。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9-23 21:43:39
  谢谢清风一缕情老师倾情编辑,编按写的真好,写出了水平,把文章也剖析的透彻。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9-23 21:50:28
  藏在饭香里的岁月,以小见大,将个人饮食记忆化作时代缩影。雨天独做的三菜一汤与儿时稀缺的半碗米饭形成强烈对比,花猫误食米饭的插曲更添生活质感。作者文笔质朴无华,却精准捕捉到亲情暖意与岁月流转,让一碗普通米饭盛满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当下的珍视,平凡中见深刻。
3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09-23 21:59:50
  这篇散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儿时的生活细节,串连起居日常与童年的往事,三爸的赠饭,奶奶惜食的场景相映,细节描写生动,有画面感,感染力十足。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5-09-23 22:03:22
  谢谢武老师,老师才高八斗,写的真好,剖析的十分到位,向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9-23 22:05:24
  “ 记得那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岁。奶奶给我发完压岁钱,看见家里的猫进来,突然大笑起来,说起当年失手打死猫的事,一个劲地说“罪过、罪过”,说她平时连只苍蝇都舍不得打。我们一家人都笑了,说那猫是命该绝,谁让它偷吃呢?说完都哈哈大笑。”写的透彻。很感人心,回味无穷。
5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09-24 07:08:53
  儿时乡野,包谷饭为常食。酸汤包谷饭者,味冠群馔,实为人间至味。惜今难觅旧味,祖父昔年拿手绝活,我已抛诸脑后,悔之晚矣。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