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临江仙★秋菊令【古韵三阕】
摘要:《临江仙·秋菊令》三阙摘要 此作依《临江仙》正体创作,格律严谨:韵脚一韵到底(其一“七阳”,其二、三“一先”),平仄合“二四六分明”,对仗精巧自然。以“菊”为核心,按“初绽—傲霜—残守”递进,融陶令采菊、白衣送酒典故,炼“坼”“撷”“涴”等字,绘菊之态、颂菊之节,喻隐逸坚守之志,兼具音乐美与空灵美,为咏菊古韵优质范本。
临江仙·秋菊令(古韵三阙)
其一
露浥疏篱金蕊坼,风梳细瓣凝霜。不随桃李竞春芳。影摇寒岫月,香度野篱长。
欲撷清英酬浊酒,遥思陶令疏狂。白衣携酒醉秋光。此身尘外寄,心与菊同香。
其二
渐觉秋深寒透骨,阶前菊色犹鲜。抱香枝上傲霜天。疏星垂冷魄,孤雁唳长川。
莫叹繁红皆过眼,此花偏耐清寒。素心未改旧容妍。夜深人寂后,对月独凭栏。
其三
落尽残红秋意老,惟余菊占秋妍。暗香浮动月娟娟。客来倾酒盏,兴动赋秋篇。
纵使凋零犹抱节,不教尘涴芳媛。明年霜至又重繁。此君真隐逸,千载韵长延。
【编者按】这组《临江仙·秋菊令》三阙,以秋菊为魂,融景、咏物、抒情、言志于一体,既守词牌韵律之雅,又将菊之品性与文人风骨深度勾连,堪称“以菊喻心,以词寄怀”的佳作,可从三方面品其精妙:其一,绘菊有形:笔墨细腻,秋菊情态如在眼前。三阙词均以“细节特写”勾勒菊之姿态,从形、色、香、神多角度落笔,让秋菊兼具画面感与生命力。其二,咏菊有魂:借菊言志,融古今情怀与风骨。诗人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将菊与文人精神、个人情志绑定,让“菊”成为品性的象征。承古意,抒己怀。其三,构篇有法:三阙递进,情致层层深化。三阙词看似独立,实则形成“赏菊—悟菊—敬菊”的情感递进,脉络清晰而意韵连贯:“赏菊寄闲”:从眼前菊景入手,由“撷英酬酒”想到陶令,侧重“人与菊的相融”,是闲适隐逸的初感;“对菊自省”:以“秋深寒透”“孤雁唳川”的冷寂为背景,“夜深人寂后,对月独凭栏”,将菊的“耐清寒”与自身的“素心”对照,是独处时的精神共鸣。“敬菊言志”:从“菊占秋妍”到“凋零抱节”,再到“明年霜至又重繁”,将菊的生命韧性升华为“千载韵长延”的精神传承,立意从个人情怀推向对永恒品格的赞颂,余味悠长。此外,全词语言雅洁而不晦涩,对仗自然(如“影摇寒岫月,香度野篱长”“疏星垂冷魄,孤雁唳长川”),炼字精准(“坼”“抱”“占”“涴”等字,或写形态,或传精神)。整首词既是秋菊的“肖像卷”,更是文人风骨的“自白书”——以菊之清、之韧、之节,写心之净、之坚、之恒,读来既有秋景之美,更有精神之暖。感谢赐稿诗韵,佳作推荐共享!【编辑:北斗永春】
1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9-24 11:20:27
欣赏一组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墨海 2025-09-24 11:33:41
欣赏佳作,感受情怀,祝好笔丰!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9-24 15:05:56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6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09-24 19:32:26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
7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09-24 19:32:40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