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时光】女性的赞歌(赏析) ————读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的一生中与很多男性诗人有过亲密的交往,从没有什么风流韵事,所谓玉真公主为他出家,只是子虚乌有的附会故事。但是,李白并不是钢铁直男,更没有歧视女性,反而是对女性心理有着准确把握的暖男。他的《长干行》就把女性心理描摹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而他的《子夜吴歌》更是女性的赞歌。
子夜歌本是乐府旧题,原为子夜四时歌,就是写一年四季的时节,因为是吴地的歌曲,所以又叫子夜吴歌。原来每首四句,多写女子闺怨。李白很擅长从民歌中吸收养分,甚至相传他写过词,因为词也是出自民间。李白写词存在争议,但写过很多乐府旧题诗是毫无疑问的。李白的子夜歌,同样是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但每首扩充到了六句,而且主题也在闺怨的基础上升华为对女性的赞歌。这四首中,秋歌是名气最大的,但四首还是有整体性的。春歌写的是罗敷采桑,赞美她品行高洁怒斥好色的郡守;夏歌写的是西施采莲,赞美她为国献身的精神;秋歌写的是女性的捣衣,赞美了女性的勤劳;冬歌写的是一个妻子为丈夫连夜缝制冬衣以便第二天可以让驿使带走,赞美了女性对丈夫的爱和关心。四首中,春夏的场景是白天,写的都是著名美女,从事的都是少女的劳作,也符合古人对春夏生长萌动的定位;秋冬的场景是夜晚,写的则是普通家庭主妇,从事的都是家庭劳作,暗示着人的成熟,生命的成熟。显然,李白就没有贾宝玉那种“少女是珍珠,嫁人后便成为鱼眼”的那种浅薄认知,而是全面的对各种状态下的女性进行了赞美和歌颂。坦率说,很多人认为贾宝玉尊重女性,其实未必,他尊重亲近的只是容貌俊俏的花季少女,实际上是好情好色的另一种表示方式,他对年老色衰的女子是无半分尊重的,有的只是鄙夷。说他情不情,说他对所有女子都体现出了爱和尊重,他尊重过刘姥姥吗?
秋歌全文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首句即不凡,用“一片”泛指整个长安城笼罩在月色中,用“万户”又指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女子在捣衣。古人过去都穿麻制的衣服,而麻比较硬,所以在制做衣服前需要将麻捣软,这就是捣衣。就是说,捣衣是制做衣服前的一个步骤,冬天天冷了,需要制作新衣服御寒,所以秋天捣衣就成为女子必须的劳作。在蒙曼老师看来,捣衣是粗活,不需要那么细致,所以妇人们才会在月下捣衣,借助月亮不算亮的光芒已经足够。月下捣衣这个场景,不仅显示出妇女的勤劳,还显出了她们的智慧:一是显出了这些妇人的节约,不用浪费烛火,二来妇人们白天可以腾出时间来干一些其他活。秋月无边,将清辉遍洒大地;捣衣的声音汇成悦耳的秋声,上达于天,于是整句诗将天上人间融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在古诗中,望月怀远是常见意象,尤其是秋月,所以李白用秋月起兴,就暗示了思念的主题;妇人的捣衣,不可能专为自己,自然是为了全家,为了自己不在家中的男人,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这句诗深得后来诗评家的激赏,有人认为这句非人力所能及,是神仙语,李白妙手拾得。所以,李白真是诗中的神仙。
有了第一句的衬托,第二句就顺理成章了。秋风是继续衬托,在秋天的意象中,秋风萧瑟,往往与肃杀、阴冷、思念等哀怨愁绪联结在一起。从开头到这里,秋月秋声秋风,都在营造一种阴沉、寒冷的景象,实际上就是为了引出“玉关情”,就是说男人在边疆戍守,思妇在家中想念。这首诗回到了闺怨的主题,也是边塞诗的一类。有学者认为,这首诗是李白揭露戍边将士的苦楚,有反战思想,但我觉得,李白未必想的那么多,因为整个组诗都是女性的赞歌,李白无非就是歌颂女性的恋家,热爱生活,想念丈夫,忠于爱情的品质。男人在外打拼,在戍守边疆,女子就在家中劳作,通过自己的辛苦将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让男人没有后顾之忧,这就是女性的伟大。而且,万户捣衣声,就是说这样的女子不是一两个,而是成千上万个,是中国女性的普遍现象,所以整首诗就是李白为中国妇女这个群体写的赞歌,提不到反战。
最后一句是女人们的思念和期盼。女人们不是在思念丈夫嘛,自然会想到,丈夫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打赢。这也说明李白没有反战的思想,因为显然,连女人们都知道,丈夫的打仗是有意义的,不是穷兵黩武。这是中国民间女子最质朴的思想,老百姓去打仗,不是为了建功立业,就是为了保护国家,或者说是去做该做的事。什么时候打败敌人了,才能回来过安安稳稳的生活。这种普通百姓的质朴情感,和“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贵族思维相比,不知道高贵到多少倍。杜甫在《兵车行》中批评皇上穷兵黩武,抒发出的才是反战思想。李白反复强调,一咏三叹的无非就是女人们对爱情的忠诚,对丈夫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期盼,这是中国最广大的最勤劳的女子们的共性。中国人是宽容的,勤劳的,尤以女性为甚,不管现实生活有多困难,都会默默承受安之若素。像士兵要去打仗,妻子要承担家中的种种劳务,她们都没有怨言,而只有思念。
李白的诗,以瑰奇壮丽的想象为特色,但他写女性的诗,却没那么多夸张,而只是淡淡的叙说,让人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意。李白是多面的,他在壮美河山面前是翱翔九天的仙人,在社会不公面前是千里独行的剑客,在女性面前是关怀备至的亲人。这才是千古独一无二的李白。
古风一首,记秦良玉:土司身死后,红妆上战场。一站惊敌胆,二战远名扬。平叛意料事,川蜀民安康。不意乱四起,烽火遍八方,将军戡乱毕,皇帝蟒袍赏。献忠西征处,朝廷无良将,战士尸枕籍,精兵血成江,良玉孤身还,泪染旧衣裳。将军威名在,贼寇未敢望,耄耋红颜老,犹得镇雍凉。身后无他事,百姓不能忘,兵甲自备齐,乱世可相抗。千古女将军,史书成一章,掩卷深感佩,后人泪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