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敏思】离退休友莫懈怠 ,目标向上闪光辉

编辑推荐 【敏思】离退休友莫懈怠 ,目标向上闪光辉 ——摭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9发表时间:2025-09-27 12:30:47
摘要:原来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教导,是毛主席给渡江第一船上掌舵的14岁小姑娘马毛姐的题词,而后 广泛传播成了广大小学生 以及大人们的座右铭 ,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天天向善上。每个离退休干部也不例外 !

离退休友莫懈怠
   目标向上闪光辉
   ——摭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生追求(随笔)
   朱炳初
  
   今日翻阅读报剪贴,27年前《解放军报》“谈心录”栏目里一篇《要“天天向上”》的文章,诱发了我的感慨。文中谈及的问题、举的事例,虽都是涉及现役军人的,但我联系自己,以及身边的离退休干部,觉得还是有话要说,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追求问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它的来龙去脉,不妨予以回顾一下:1951年9月有位14岁的小姑娘不但受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还被毛主席接见并为她起名马毛姐、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位小姑娘是渡江战役第一船上的“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小舵手,战后被授予“一等功臣”“支前模范”称号。之后,由于坚持不懈践行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向上,屡创佳绩,2021年86岁的马毛姐获得了党的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时光荏苒,74年过去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了激励无数中小学生以及众多大人们的人生向导、座右铭,朝着一个“向上”的目标冲击,创造佳绩,闪现人生的光辉。
  
   向上,那是人生存的基本目标。人生在世,当志存高远。人的目标越高,动力也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没有方向,失去进取的目标,最终将走向迷茫。我们这些老兵离退休之前的目标是履行职责,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为此,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报国为民的本领。然而,退下岗位后,是否就可以放弃追求,不再努力向上,从此懈怠懒惰、尽享清福了呢?显而易见,那是万万不可的。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兵,唯有奋斗向上,不断求得进步才行。过去都说“尽想享受,那是资产阶级思想。”其实,资产阶级的资产也是靠进取精神得来的,只有进取向上才能发展;只讲享受,必然衰退,不只思想落后,精神也会萎靡,没有了活力,那还算正常的人生吗?缺失了向上的目标,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有目标的人奋斗一生,无目标的人枉活一世。具有积极而明确的目标,是一个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大事。确定目标就是定位人生,为目标拼搏就是实现人生,达到目标就是升华人生。君不见,哪位“军休榜样”不是目标远大,雄心勃勃的呢?我有位战友正师职大校叫信真,他退休后不进休干所享清福,过清闲日子,而是到家乡天津宝坻为贫困乡亲献策致富,白手起家办起了果园。开弓没有回头箭,千难万阻勇向前,行善积德献爱心,业绩显著受人敬,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受到国家的肯定和表彰。
  
  
   就一般人而言,不大可能具有信真那样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并取得显著的业绩。但是并不是说就可懈怠停步不前,悠哉享乐,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呢?不向上,只能向下滑,无所事事,无趣度日,消耗掉了珍贵的暮年,那就失掉了活着的意义了!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的《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中说:“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我理解,这种念想,就是活着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并能做出成果来,也就不枉来世一趟。向上,就是保持思想的先进,必须不断改造世界观,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所作为,“天天向上”才行。每个人都可以以自身的条件,积极向上地做好心仪的事,不论成果如何、功绩大小,只要想做就可,问题就怕失去了向上的精神,你不向上,就意味着向下滑。那一批批走进监狱的贪官,缺乏的就是向上的信仰,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私的工具,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念想,最终向下走入深渊,这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做到天天向上,重要的是有一种专注事业、创造业绩的刻苦精神。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既没进过专门音乐学校,也未请过导师,而在音乐上获得成功是由于他具有坚强的奋发向上的意志和刻苦精神。19岁他踏入音乐之门,即全神灌注在音乐之中。他没有钱,没有安定的职业,没有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心苦练提琴。除吃饭下楼,全部时间都练琴。功夫不负苦心人,四个月的功夫,提琴技术就有飞跃的进步。由于他的刻苦和激越的爱国情怀,创作了国歌,以雄壮的旋律回荡在中国的大地上,响彻世界。它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吼声,是向敌人冲锋的号角,是唤起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最强音。
  
   我们每过一天,也要问问自己,我这一天的生活是不是向上的?有没有懈怠、惰情和不自重?一定要正视并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向上的步伐就会走得快迈得稳。
   保持天天向上的前提是“好好学习”。不坚持学习,不补充知识,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源。古今有识志士无不把学习当作进击的阶梯。国家有“学习强国”举措与号召,军休所有文化展示平台,订了各种报刊,颁发学习书本及资料,还每年在北京宽沟进行党员集中教育培训,请专家、教授讲课,强化知识武装,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觉自愿。不学习,就会腹中空空、脑袋昏昏,不可能成就事业、有所作为,更谈不上“天天向上”。
   离退休后,心中存有目标追求,存有“天天向上”的思想,就不会懈怠,不会停止该干的工作或事业,而是一如既往地发挥自己的能量,有所作为,让余热生辉。我退休33年来,从未懈怠懒惰过:前十年,被返聘组织人员编撰北京军区团以上单位党组织史资料,后期独立完成378万字合编工程,并出版一部14万余字的散文集《青春寄语》。第二个十年,担当中国校园作协特邀编校,编辑了18部书籍,达千万余字,同时给出版社、军区机关、战友校对几百部书稿,达亿万余字;参加军区老干部大学学习书法,有近20幅书法作品登于报刊。后十三年,在精心照顾重病在身的老伴的同时,出版四部文集,达211万余字。近一年多来,正为出版75万字的《九秩抒怀》文集而笔耕不止。我休闲的宗旨是文化养老,目标是在九十岁时实现总出版300万字的愿景。心中有目标追求,就有充沛的精神活力。法国的伏尔泰说:“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目标越高,志向就越可贵。目标促使人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向上精神的形成,并能坚持不懈,在于养成学习的习惯。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有哲人说过:“你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愿每一位离退休老同志都能播种好好学习的习惯种子,在阳光雨露下开花结果,天天向上,不断进取,让夕阳生辉,晚霞璀璨!
   (2025年9月24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共 26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光正好,又逢重阳。当万千离退休老同志开启人生新程,一篇饱含热望与哲思的随笔《离退休友莫懈怠 目标向上闪光辉》,如同一记温润的叩击,叩响了关于“终身向上”的生命命题。 作者是89岁的军休老兵朱炳初,他从一份27年前的剪报说起,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跨越时空的箴言为线,串起历史与现实的共鸣:既有“一等功臣”马毛姐从战火中走来、以终身进取终获“七一勋章”的典范,也有身边战友信真退休后扎根乡野创业、用实干续写荣光的鲜活样本;既援引杨绛先生“向上之气源于信仰”的智慧,亦以聂耳苦练成大师的经历佐证“刻苦是向上的阶梯”。文字间,既有老兵的热血赤诚,亦有长者的循循善诱,更藏着对“离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的深刻洞见。 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它戳破了“退岗即歇脚”的惰性迷思,也消解了“暮年难作为”的消极偏见。作者以自身33年退休生涯为例——编撰军史、笔耕文集、研习书法,甚至在照料病妻期间仍笔不停辍,用“90岁冲刺300万字”的目标,诠释了“向上”二字,原是贯穿生命全程的精神底色。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不唱高调,而是落脚于“每天问问自己是否懈怠”“养成学习习惯”等具体实践,为老同志们指明了“如何向上”的路径:以学习强根基,以目标聚动力,以作为证价值。 离退休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厚度与精神的高度。本文的意义,不仅在于为老同志们鼓劲提气,更在于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人生阶段,“向上”始终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正如作者所言:“目标促使人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愿每一位老同志都能如文中所期,以学习为舟、以目标为帆,让夕阳更暖,晚霞更艳;也希望这篇带着温度与力量的文字,能为更多人种下“向上”的种子,在岁月的长河里生生不息。 好文!推荐共享。【敏思编辑:邓和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