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偶遇丰国神社(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偶遇丰国神社(散文)


作者:黄皮人 秀才,1921.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发表时间:2025-09-28 06:15:23
摘要: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刹那间阴云翻滚,天昏地暗,游人纷纷加快脚步往回返。我触景生情,想起了唐代诗人许浑的一句名言:山雨欲来风满楼”。

去大阪城公园那日上午,天空一片暗灰色,阴云密布,闷热难耐。
   大阪城公园是人文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的“城中城”,位于大阪市中央核心区,是日本著名的名古屋城、熊本城“三大名城”之一。日本的所谓“城”,系古代领主及其武士所居之地,是其实力的显示,现已成为日本的重要历史古迹。
   俯视整个公园呈环形状,一条护城河为分隔带,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河岸两侧是高达20米的石垣,绵延环绕12公里,使用的石头数量高达100万块,其宏伟气势令其他日本古城难以望其项背。如今,城门、金库、橹等13处古建筑均被列为国家级重要保护文物,见证了大阪城的沧桑历史与辉煌。
   护城河外延是一片偌大的森林公园,庭院、亭台、楼阁散落其间;还有成排成片的樱花、梅花林。这里也是盛花时节最佳的观赏胜地,可惜我们来时正值淡季,只有叶没有花,一片葱茏。护城河的内侧垒砌着坚固的石头城墙,均系价值昂贵的花岗岩石,将大阪城紧紧护卫起来。在城墙的重要部位处,修建着名为“橹”的城楼,类似于中国古代城墙的敌楼和角楼。
   坐落于大阪城内核心位置的天守阁是当年城主的居所,也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如今已成为大阪市的地标建筑。其白色的墙面配以绿色的屋瓦,每个飞翘的屋檐末端都装饰着用金箔塑造的老虎和龙头鱼身的金鯱造型,可谓金碧辉煌。天守阁共8层,内部已改建为一个博物馆,顶层是距离地面约50米的展望台,可以俯瞰大阪城全貌、眺望大阪市街景。
   正当我流连于大阪城的壮美景观时,突然被路旁一座“开”字形的石质建筑所吸引,与其并列而立的还有一块长形石碑,上书“豊國神社”。这就是被日本人称作鸟居的标志,类似于我国的牌坊,是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鸟居出现在日本影视文化作品中已经屡见不鲜了,可以说是日本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然而,“神社”二字像触电一般刺激了我的神经,相信绝大多数国人如我一样,对“神社”既敏感又好奇。因为多年来靖国神社臭名远扬,这是源于日本历届首相及其政要冥顽不化,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或供奉名为“真榊”的祭品,引发了我国、以及亚洲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哪么,什么是神社?神社的发展历史如何?日本首相和政要为什么要热衷于参拜靖国神社呢?
   我一连提了几个问题,希望导游回答并带领我们参观丰国神社。然而导游闪烁其词,三缄其口,突然抛出了一句话:神社吗,叩拜神的地方,相当于庙宇。导游是我国东北人,来日本打工,非常善谈。他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是爱国的,虽来日本十多年了,完全有条件加入日本国籍,但却始终保留中国籍,因为“我有一颗中国心”。
   有这么简单吗?导游的表情和言辞愈发令我心生疑窦,更激起了我的意愿。我想起了昨天去参观皇居二重桥时,汽车路过距离700米远的靖国神社,有旅客提出“简单观看”的要求,被导游以“旅行社没安排此行程”为由婉拒了。这是我第二次来日本旅游,作为旅行社也好,我个人也罢,事先是决然不会安排参观“神社”行程的。今天既然偶遇丰国神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决意进入参观,以了却“心结”。
   得到导游的默许后,我跨过了“鸟居”门槛,进入了神域地界,脚步踏上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神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的原始信仰,他们认为自然现象和神灵具有神秘的力量和能力,可以保护和庇佑人们。后来,神社与皇室关联加深,成为政治、宗教中心。再后来,推行“祭政一致”的原则,确立神道为国教。因而,自19世纪中的明治维新之后,神社便逐渐发展成为神道的信仰中心,是日本民族的精神图腾。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日本神社超过10万间,神道教信徒超过8100万人,是最大的宗教群体。民间有句调侃:“日本的便利店有5万家,神社却超过10万间”。
   与此同时,神社供奉的对象也在不断变化,由起初的自然神灵到后续的祖先神灵,最终发展成为对日本社会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如中国秦朝的徐福被尊为“农耕之神”“医药之神”,日本的第一代皇帝丰臣秀吉被奉为“丰国大明神”。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6世纪,在他的领导之下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多年的战乱局面。因而,他被誉为“日本的秦始皇”。大阪为当时的首府,1583年开始着手建造大阪城,耗时15年竣工,至此大阪城成为他的皇宫。值得注意的是,丰臣秀吉完成统一日本后,野心膨胀,挑战中国权威,欲借道朝鲜发兵大明王朝。遭到朝鲜抵抗后,万历皇帝派兵援朝,击败了侵军。所以,丰臣秀吉是历史上最早以国家名义,与中国发生战争的日本狂人。
   当然,就日本国而言,丰臣秀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世纪幕藩体制转化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他去世后,其家族于16世纪在大阪城建造了丰国神社,虽历经劫难但最终却保留下来,成为日本唯一一处以丰臣秀吉为主祭的神社。这既是对他的肯定又是对他的缅怀,如今被认定为日本的古迹,成为知名的旅游地。
   如此说来,今天我们参观的大阪城公园便是当年丰臣秀吉的宫室苑囿,丰国神社则是他的神灵所在。当我走过“鸟居”,迎面便是一尊丰臣秀吉的青铜雕像,高5.2米,身着铠甲,腰挎战刀。该雕像于2007年重建,位于神社入口处,面向大阪城方向站立,与天守阁遥遥相对,展现其统领岛国的气势。
   如果说从丰臣秀吉至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侵占中国只存野心,那么从明治维新开始便进入了实质性的行动。于是,发生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抢占胶州湾、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一系列掠夺事件。可以说,靖国神社的存在,是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畸形发展催生的产物。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确立了天皇制,军队与政府彻底脱钩,建立了以军事为核心的国家体制,军队只服从天皇领导,誓死效忠。由于其历史上长期崇尚武士道精神,于是武士道精神成为军国主义核心,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主国战略。至此,日本对外发动了侵略战争,给亚洲诸多国家,尤其是中华民族带来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灾难!
   通过在日本旅游,让我更加全面、深入地接触了这个国家,面对这个孤立的岛国,我常常想: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8万平方千米,不及我国云南省39.41万平方千米;当年二战期间日本本土人口约为7800万。然而,如此小国竟敢侵犯我泱泱大国,简直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更令人匪夷所思、不能饶恕的是,这个战败国不仅没有向世界人民公开认罪,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频频热衷于搞小动作,妄图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靖国神社是由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的“东京招魂社”发展而来,只祭祀为天皇尽忠而死的人。通过将死者的灵位不分生前军衔等级平等地供奉起来,达到安抚亲人、动员战争的目的。如今的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包括绝大多数当年侵华的甲级战犯牌位,‌‌这充分表明日本对侵略历史的美化与不承认。
   信仰决定人的行为,日本人信奉神道,而他们天真的认为天皇便是“神”。在他们看来,天皇是不会错的,因为侵华战争是天皇的旨意,让“神”来承担责任是绝对不可能的。相反,这些战犯,包括为天皇效忠而死的人能够供奉在靖国神社里,那是莫大的“荣誉”,因为靖国神社是天皇设立的。所以,为了拉拢人心,历届首相及政要不得不去靖国神社参拜,这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实施的一种政治手段。
   然而,日本首相及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是对被侵略国家的不尊重,也是对世界和平的挑衅,严重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走进丰国神社,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痕迹,石碑上的汉字,“鸟居”的造型,主殿的风格,甚至连主殿的大门都称作唐门。这里处处流露着浓郁的盛唐风格,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感觉连异国的第一代皇帝都梦回大唐。
   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刹那间阴云翻滚,天昏地暗,游人纷纷加快脚步往回返。我触景生情,想起了唐代诗人许浑的一句名言:山雨欲来风满楼”。

共 32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日本,神社绝对是一个敏感且特殊的字眼。因为靖国神社的存在,因为历界日本首相及政要对靖国神社的参拜,极大地损害了二战时期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伤害国家的情感,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无视和挑战,也说明了这个国家并没有正视和反思这段历史,军国主义仍有复活的可能。作品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层层剖析了日本神社文化的起源,揭示了神社文化从原始自然信仰到“祭政一致”的本质,作品指出了日本军国主义仍有复活的可能,善良的人们一定要警惕。【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28 06:17:07
  一篇游记性与思辨性相交织的作品,拜读了。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9-28 10:30:54
  辛苦了!感谢社长清晨为我编辑文章。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28 06:20:53
  历史必须正视,历史不容篡改。善良的人民要当心。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9-28 10:31:30
  是的,不能忘却这段痛苦的历史。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9-28 06:21:47
  作品兼是纪实性与思辨性,推荐阅读。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9-28 10:32:48
  我考虑许多人不知道“神社”,更不清楚靖国神社给国人带来的伤害。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9-29 09:01:59
  清晨问安!拜读黄皮人老师精心创作的《偶遇丰国神社》散文作品,心中有一些隐隐作痛的难奈,倒不是对黄皮人老师精心创作散文作品本身,而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和对残害中国同胞的切齿。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那更是一种令人揪心的时刻,历史之殇,屈辱难平,华夏之痛,时过恨深,尤其是在看完电影《731》和《南京照相馆》之后,那种浸骨丛生的仇恨始终没有停止过。这些所感所悟在老师的散文作品中也有笔触。老师从大阪城公园这座人文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的“城中城”写起,用细腻的笔触讲述大阪城的景观人文之美、极致权力之重、鸟居神社之源,让我们在悄无声息中走进日本大阪城,开启一场满藏神秘莫测的探访之旅。丰臣秀吉的宫室苑辅、明治维新开启的天皇制、崇尚武学的武士道精神,浸透着扩张的野心和邪恶的本心,不断将日本侵害惨虐的险恶嘴脸展露得一览无余。整篇作品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节和反思意味,让人警惕满布。感谢黄皮人老师精彩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9-30 04:30:01
  非常、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关注,每篇文章倾情点评,文美意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