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 同春与碧云桥(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 同春与碧云桥(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24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发表时间:2025-09-28 06:49:35

“一杯在手,天下同春”。
   这是一句洪方同春红茶的广告词。清光绪年间,黟县余干臣在尧渡街设立茶庄,创制了“祁门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仙芝”、“嫩蕊”、“千两朱兰茶”和“祁门红茶”的原始生产地就在同春。同春,一个极小的古村落,就这样随“祁红”享誉安徽,名扬中国。
   从同春入口,前往花园乡方向不到2公里处,有一座桥叫“碧云桥”。更多人知道同春的“祁红”,却不知道“同春”与这座“碧云桥”还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
   “碧云融雁字,同春入凤弦。风拂千山翠,舟摇一水天”。我们不妨乘一叶小舟,跨越时空的海,去见识一番同春和碧云的爱情故事。
   相传,清光绪年间,同春有一秀才,家有一女儿,叫碧云,身材窈窕,貌美如花,人见人爱。从小性情乖巧、善良,明辨是非。父母视若宝贝,碧云几岁时母亲不幸病逝,秀才对女儿更是疼爱有加。可自从继母进门后,掌上明珠的碧云一下子沦落为灰姑娘。继母对她视若草芥,常常不是打就是骂。村里人看在眼里怜在心里的,都替她感叹惋惜。
   不远处的冯家村有个小伙叫冯同春。同春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还聪明能干。清光绪年间,黟县余干臣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茶庄,创制了“祁门红茶”,在这里办了茶厂,同春在茶厂里制茶,深谙“仙芝”、“嫩蕊”等茶叶的制作技巧,因勤快、聪明、心灵手巧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赢得许多女孩的芳心。然而当同春见到碧云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形影不离,于是私定终生。
   眼看着碧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继母是个嫌贫爱富之人,暗地里早就托人说好了一门亲事,是几里之外洪方马芝港的一户人家,姓姚,家财万贯,就是生了个呆头呆脑,口齿不清的傻儿子,三十过几了,婚姻无着落,急煞了父母。
   继母看重了他家的聘礼,私自做主将碧云许配给姚家,日子定在端午节后。
   碧云坚决不同意,找父亲哭诉,继母执意,父亲奈何不了继母。父亲只得老泪纵横的安慰碧云:到他家吃穿不愁,将来能当家做主过日子……总之,说了一大堆的好话。碧云每天在家愁肠百结,以泪洗面,想着端午快临近了,如何能逃过此劫。
   那年春天,雨量充沛,山洪暴发,十几条瀑布在山梁上“舞动”,它们奔跑着、挤压着,互不示弱。
   一天夜晚,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碧云在家正忧愁苦闷,忽听有人敲窗。“是同春哥哥!”碧云又惊又喜,打开窗门,果然是同春哥哥,碧云面窗而泣,两人互诉相思。同春果断地说:“碧云,趁着雷雨大风,我们远走高飞吧!”“好!我这就开门。”碧云也想着逃离,两人一拍就合。
   两人蹑手蹑脚出了门,演绎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逃婚案,不亚于西汉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私奔。漆黑的雨夜,两人手牵着手跌跌撞撞来到村口小河边,就在他们满心窃喜的时候,河水爆涨已失去了往日的温柔,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在河里横冲直撞。碧云搭在同春的肩上,一起渡河,同春亦步亦趋使出全身的力气与洪水周旋、搏斗,就在快要到岸的一刹那,同春一脚踏入漩涡,像旋风一般洪水湮没了他的头顶,而此时的碧云却被同春使出最后的力气扔到了岸上。
   第二天清晨,人们找到碧云的时候,她已气息奄奄,而她的同春哥哥却被无情的洪水永远地带走了。
   碧云清醒之后,突然站起来,哭着准备跳入河中与心爱的人同归天堂。父亲一把拽住碧云。同村的姐妹门,感动得陪着哭,一起将碧云拖回家中。
   不久,碧云出家为尼。之后,用化缘来的钱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桥。老尼姑升天后,人们为怀念她,将这座桥命名为“碧云桥”。这村子改名为“同春村”。于是,同春与碧云桥渐渐走进人们的心里。
   现在,碧云桥的旁边有一棵百余年的参天老柳,立在桥边,遮天蔽日,守着碧云桥。有人说:桥是碧云,柳是同春,相依相伴,天老地荒,永结同心。也有人说,他们是爱情的见证,在世不能做夫妻,殁后犹得依桥柳。
  

共 15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杯在手,天下同春”,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让我们记住了“祁门红茶”的醇厚,也让“同春”这个皖南古村落走进了大众视野。然而,在茶香氤氲的背后,同春与不远处的碧云桥之间,还藏着一段跨越百年的凄美传说。本文以细腻的笔触,回溯了清光绪年间,少女碧云与茶工同春冲破世俗阻碍、却最终被山洪无情拆散的爱情故事。从私定终生的甜蜜,到继母逼婚的无奈,再到雨夜私奔的决绝与意外降临的悲恸,情节跌宕,情感真挚。碧云以余生化缘建桥,村民以“同春”命名村落、以“碧云”命名桥梁,让这段爱情超越了生死,沉淀为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如今,碧云桥依旧横跨小河,百年老柳静静伫立,它们不仅是当地的地理标志,更承载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与敬意。当我们再次品味“祁门红茶”的甘醇时,或许能从这段传说中,读懂更多关于坚守与深情的滋味。好文力荐各位文友赏读,祝吴老师生活愉快,佳作连连!【东篱编辑:欣然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9-28 06:50:44
  碧云桥横跨小河,百年老柳静静伫立,它们不仅是当地的地理标志,更承载着人们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与敬意。感谢老师带我们品味“祁门红茶”的甘醇,从这段传说中,能够读到更多关于坚守与深情的滋味。好文拜读学习,祝吴老师生活愉快,佳作连连!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4:48:32
  因昨日没时间回复,今日早起回复,看到精彩的编按,心里无比高兴。碧云桥写过一篇,之后进一步采访了解,又发现新的精彩传说,碧云和同春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于是再写了此篇,感谢欣然老师辛苦编辑,祝工作顺利,万事顺心!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28 07:24:42
  曾经喝过祁门红茶,原来还应该想到“同春”这个词,之前算是白喝了,喝茶需要喝出名堂,喝出传奇故事,否则,滋味就不能全得。作者的作品散文,推介茶品,也赞扬了美好的爱情。文笔洗练,表达精彩,将永恒的爱情主题和永恒的茶滋味联袂,一读难忘。继续期待吴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5:00:14
  “祁红”很出名,但里面的故事人们不一定清楚,就像社长所说的,喝茶喝出名堂,喝出故事,茶才有滋味。在写这篇桥时,就想着,不仅写桥的爱情故事,还要把桥与茶叶联系起来,这是同春的亮点,算是给“祁红”做了一番文学装扮,也为“祁红”做了一次深度广告,让“祁红”走进当代年轻人的心里。问好社长!祝秋日安康!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9-28 09:22:32
  祁门红茶、同春、碧云桥,它们之间有传说故事相连,有美好的情韵贯通。此文玲珑剔透,诗意缭绕,富有表现力,余味悠长,一如祁门红茶的醇厚。欣赏佳作,问候吴老师,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5:01:56
  感谢香香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香香老师!祝秋日安康!万事顺心!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9-28 10:54:09
  没有喝过祁门红茶,也不了解同春桥。读了老师的文章,才明白了什么是“一杯在手,天下同春。”碧云桥与百年古柳的相守对望,是对爱的荣光的坚贞不渝。一杯祁门红茶,见证一曲悲壮而伟大的爱情故事,爱在茶中芬芳,茶在爱中香茗。点赞学习,祝老师秋安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5:03:00
  感谢金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老师!敬茶!祝金老师秋日安康!万事顺心!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9-28 11:17:27
  一座桥,见证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当我们品尝祁门红茶时,一定会尝到芬芳之中淡淡的苦涩。感佩老师挖掘故事的能力,讲述绘声绘色,文采灼灼。精美散文,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5:04:30
  韩兄早上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老兄!敬茶!祝秋日安康!万事顺心!
6 楼        文友:岚亮        2025-09-28 18:14:09
  拜读佳作,问好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9-29 05:07:03
  感谢亮兄,关注并留言,问好亮兄!敬一杯同春的“祁红”。祝秋祺!
7 楼        文友:安徽老马        2025-09-30 20:28:26
  妙文!吴老师将碧云桥百年风云与祁红缱绻、桥影与爱情交织,把读者轻轻卷入一段神秘而动人的故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