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柳岸·曾经】遭遇胡子(微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曾经】遭遇胡子(微小说) ——旧社会的故事四则


作者:一杯白水 童生,76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1发表时间:2025-09-28 14:29:12

在旧社会,土匪遍地,或单行,或成帮。有些比较讲究的,杀富济贫,被称为大侠或响马;而有些则是不管你是谁,遇谁劫谁,这类的被称为胡子。当然,响马也不一定总那么讲究或都那么讲究,可能是比胡子微微强了一点而已。我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年纪大的社员爱讲遭遇胡子的故事,讲的时候,为了让人相信,总是信誓旦旦地保证:这都是真事。
  
   (一)
   我们屯的一个车老板,赶车上榆树台镇粮栈卖了一车谷子。
   卸完粮食,日头已经西沉。冬季天黑得快,加之车上就他一个人,老板子紧着摇晃鞭子。
   刚出街,后面就撵上来一个人。
   这个人头戴着挺大的狗皮帽子,身穿光板老羊皮大衣,脚穿牛皮靰鞡:标准的庄稼人打扮。他紧跑了几步,一屁股坐到了车后耳板上。并问:大哥,上哪去?
   这卖粮的老板子看坐上来一个人,心里挺紧张,说:就前面不远。
   这陌生人说:哦,我也就到前边,请大哥捎我一段。
   老板子也没敢说不行,继续往家紧着赶车。一直坐到下了官道了,那人也没下车,这老板子就更害怕了。
   就在这时候,从西北漫地里一个人骑着马飞奔而来。走到跟前,勒马拦住车,掏出枪喝道:把前边的大骡子卸下来!拴到我的马脖子上,快点!
   老板子苦苦哀求。
   那胡子吼道:你想吃枪子是怎么着!你等我下马就麻烦了。快点给我卸下来!
   老板子只好把拉前套的大骡子卸了下来,拴到了胡子的马脖子上。
   胡子看拴好了,打马转身。
   就在这一转身的时候,“当”的一声枪响,那胡子翻身落马。
   老板子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只见那个捎脚的人把枪塞进腰里,笑笑说:大哥,把你的大骡子套上,回家吧。
   老板子千恩万谢。那人说:算啦。你今天便宜了。其实我也是奔你的大骡子来的,有了他这匹马,我就不要你的骡子了。
  
   (二)
   有时胡子直奔谁家,那一定是有摸底的人做了暗探。干这种活的人被称作“插旗”的。这种人表面上看不出来,有时好像还和你挺亲近,实际上正在掏你的底呢。为了完成任务,他不管你是谁,连亲戚朋友也插,最坏无比了。
   却说有这么一家,因为男人在外面做工,家中只有一个老太太。插旗的听说做工的捎回钱来了。就给“插”上了。
   到了晚上,来了几个人。砰砰砰敲门:开门!开门!老太太一听动静,知道来胡子了,急忙起来藏钱。
   过去的土房子,一般都是在炕头上的椁梁上钉着两个大钉子,担着一块板,上面放个小匣子,有点钱也就放在里面。
   老太太站起来,摸着黑去拿那个小匣子。小匣子上面放着一挂鞭炮,是过年时没放完,放在那上面的。
   老太太一划拉,鞭炮掉了下来,恰巧掉到了炕头上的火盆里。
   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吓得几个胡子掉头就跑。跑回窝点一清点,还好,一个人也不缺,都没受伤。一夜没事。
   第二天,胡子把插旗的叫来骂道:你说都探听好了,就一个老太太,怎么动上家伙了?幸亏我们弟兄跑得快,不然是不是撂到那儿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插旗的磕头作揖地求饶,说马上再去探听。
   插旗的装作到老太太家里闲串门,假装关心地问:昨晚我听您这院好像有动静啊,是咋回事啊?
   老太太说:是这么回事……
   插旗的听完,长出了一口气说:啊!是这么一回事啊,我还以为是打起来了呢。
   老太太说:我家哪有那个呀。
   插旗的摸准了底,回去一五一十地报了告。胡子们一听,高兴地说:今晚再去干她。
   这老太太有个娘家侄儿,在外地当警察。偏巧这天公差顺便,来看他姑姑,晚上没走。
   二更时分,外面又是砰砰砰敲门。这当警察的侄儿悄悄说:别怕。摸黑穿好衣服,操起枪,躲到水缸后。说:给他开门。
   老太太一拉门栓,门一开,老太太就势躲到了门后。
   胡子们一拥而入。只听“当”的一枪,打头的胡子应声倒下。后面的几个胡子调头就跑。
   警察侄儿也不追赶,对他姑姑说:没事了,睡觉吧。
   插旗的第二天又被叫去。胡子问他:这回你还有啥话说?插旗的分辩不清,被胡子杀了。该这老太太不伤财。
  
   (三)
   在辽河南岸,有个打单边的,号称快马张方。此人手段高超,从没栽过。传说他一不打劫妇孺,二不拉帮结伙,很有侠气。
   有一天傍晚,他骑着马,在老公林子一带的国道上徜徉,碰上了一个人。
   张方乘着酒兴,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被劫住的人约三十多岁,中等个头,农民打扮。他回答说:家有病人,买药去。
   张方说:带多少钱?都掏出来!
   那人乖乖地掏出钱,递给了张方。
   张方转身要走,见那人弯腰在地上像找什么。
   张方问:你找什么?
   那人说:我妈病了,我买药去。半道碰上一个熟人,他给了我一块大烟。刚才给你掏钱时掏掉在地上了。
   张方一听大烟,忙问:掉到哪了?
   那人说:就这一带。
   张方牵着马,也哈腰帮着找。
   就在这时,那人突然掏出一把尖刀,往张方后背上狠命一扎。
   张方嗷地一声,趴在了地上。
   那人从张方手里扯过缰绳,跨上马背飞奔而去。
   等到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张方已经奄奄一息。
   警察局为拿获了张方大做文章,还将张方立装在木笼车里游行。但警察局却没敢承认装到木笼里的土匪是个死人。
  
   (四)
   胡子与小偷的最大区别,一个是明抢,一个是暗偷。但是胡子行动时也不是那么太明火执仗的,他们也得背着点人。
   话说一天晚上,这个屯子来了胡子,是奔一个大户去的。进屯以后,胡子感到时间稍早了一点,就决定先在一个地方隐蔽一会儿。
   埋伏在外面太冷,工夫大了受不了,他们就进了屯头的一家。屋里只有一个老太太,这帮人就上了炕,叫老太太给烧水烧炕。
   老太太说:家里没有柴火呀。
   胡子说:外屋那不是柴火?
   老太太说:今天都烧了,明天就没有了。
   一个胡子说:你今晚不给烧,还想有明天?
   老太太害怕了,赶忙下地给烧火。
   胡子喝了开水,身子也热乎了,就出去了。
   不大一会,就听得外面人喊狗叫,老太太一夜也没敢睡觉。
   天亮了又听见有人叫门,老太太以为胡子又来了,吓得瘫在炕上都动弹不了了。
   后来听听像是本屯人的声音,开门一看,果然是本屯的一个老头,拉着一车柴火。
   老头说:东家叫我给你送一车柴火来。
   老太太说:给我送啥柴火呀?
   老头说:是昨晚上那帮人叫给你送来的,说若不送今晚还来。我们东家敢不送嘛!
   原来那家大户把老太太当成胡子的人了,其实那是胡子执行了一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共 26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微型小说以口述史式的笔触,勾勒出旧社会土匪生态的鲜活图景,充满乡土叙事的质朴张力。作者借四则民间故事,打破了“土匪”的单一标签化认知:有“黑吃黑”却意外护人的捎脚客,有因鞭炮误响警察侄儿而失手的笨匪,有讲究“不劫妇孺”却遭反杀的快马张方”,还有强索柴火后竟“履约”送还的矛盾群体,展现出胡子世界“亦恶亦奇”的复杂面相。文字善用细节还原时代质感,狗皮帽子、牛皮靰鞡、炕头火盆、椁梁藏钱匣等意象,让场景瞬间落地;对话鲜活如日常,老太太的慌张、胡子的蛮横、插旗人的谄媚,皆寥寥数语立现。故事虽短却暗埋转折,如 “鞭炮退匪”“警察救驾”,在平实叙述中制造戏剧张力,勾着读者往下读。更深层的是,文中藏着对人性与时代的微思:“响马”与“胡子”的模糊界限,“插旗人”的背信弃义,乃至土匪偶尔流露的“规矩”,都折射出乱世中生存逻辑的扭曲。老社员“信誓旦旦说真事”的背景,更让这些故事超越猎奇,成为一份带着温度的民间记忆切片,记录下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人的恐惧与侥幸。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8 14:29:3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8 14:29:59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9-28 14:31:05
  这篇微型小说以口述史式的笔触,勾勒出旧社会土匪生态的鲜活图景,充满乡土叙事的质朴张力。深层的是,文中藏着对人性与时代的微思:“响马”与“胡子”的模糊界限,“插旗人”的背信弃义,乃至土匪偶尔流露的“规矩”,都折射出乱世中生存逻辑的扭曲。老社员“信誓旦旦说真事”的背景,更让这些故事超越猎奇,成为一份带着温度的民间记忆切片,记录下那个动荡年代里普通人的恐惧与侥幸。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09-28 15:34:19
  谢谢老师用稿!谢谢老师赏评!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9-29 15:39:3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一杯白水        2025-09-29 18:55:33
  谢谢社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