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云峰寺修行(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云峰寺修行(小说)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发表时间:2025-09-28 23:26:31
摘要:我想让时光老人带走我最甜美的回忆,可它却反而把思念、无情与折磨深扎在我脑间。越是想驱走,它却越是深扎心底;方浩他却长久在梦中陪伴,成了我甩不掉、赶不走的终生伴侣。

我想让时光老人带走我最甜美的回忆,可它却反而把思念、无情与折磨深扎在我脑间。越是想驱走,它却越是深扎心底;方浩他却长久在梦中陪伴,成了我甩不掉、赶不走的终生伴侣。
   我想把自己的命运改变一下,去云峰寺修行,寻找我值得拥有的一切。可是不管我在寺庙整天念经,再怎么努力,方浩的身影总是缠绕着我,不得安宁。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苦海,看到我希望的那一束光明,来和我拥抱,让我在观音菩萨的光明指引下,清静地走出人生的困境。无情的时光岁月,带走了我心爱的人,把我们分成了天各一方、两地相思的情种。
   方浩十年前去了美国,我每年都盼他回来,可花开花落,春去冬来,十年啊,三千六百五十天,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想尽快结束这种日子,也成了我最迫切的希望。
   想念我的爱人,是因为他给了我一个完整的梦想。在复旦大学相处的时光里,我们尽情孕育着那种梦寐以求的完美人生:参加工作,买一套房,购一辆车,再生一个娃,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
   想和他在人生的路途中,享受这平平淡淡的舒适生活。尽管没有那些同学富有,但我想,只要夫妻和睦,就能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当我们在飞机场分开的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能随意左右的。
   那一刻,我强忍着难以拭净的泪水,任由它如雨般狂泻而下。“周迅,我走了,我会每年回来看你,记住有事给我打电话。”他说到这儿。
   我“哇——哇——”地放声大哭了起来,这是为什么?
   今天我跪在观音娘娘面前,问她:“是不是我前世作了恶,修行没有尽职尽责,中途做了什么对不起老天的事情?所以老天才这样折磨惩罚我,让我们半途而废,强行把我们拆散?”
   观音娘娘笑看着我,一言不发。
   “我深信你会成全我和方浩,今生我不可能没有他,就算是分开,他也是永远爱着我的,你说是吗?”我抬头问观音菩萨。
   回想每年桌山鸽子花盛开的季节,我同方浩总会第一时间奔向珙桐林中,轻吻鸽子花。可这些年,他不在,我就无心去桌山赏花了。
   这时,我终于又听到观音娘娘的声音,她说:“迅儿,之所以你很痛苦,是因为不愿意接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结局。接下来将何去何从,都源于你们‘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的缘分。你心中有他,他会……”
   晚上睡不着,我写的中篇小说《云峰寺修行》杀青了。推开窗,清冷的月光从古桢楠树缝中投进窗来,秋风吹过,仿佛在翻阅我的那篇《云峰寺修行》。第二天,我去找女居士寒霜阿姨,她双手抚摸着我消瘦的脸说:“迅儿,你瘦了。”我问她智灯大师去哪儿了,怎么这些天没见他身影。寒霜阿姨一边打扫庙堂一边对我说:“智灯师傅已去寒山寺,不知何时返回。”我叹了口气,独坐古桢楠树下,回想大师所讲的修行三境,宛如心灵进阶的三级阶梯,引领我从迷茫走向澄明,从执着迈向超脱。
   他说,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寻空之困。
   这是迷茫中的执着求索。按他指点,我深夜坚持在键盘上写作,想从文字中解脱,治愈心灵。记得半年前,我苦守电脑,心中却弹不出一个文字,一想到方浩就心乱如麻,只觉江郎才尽,只有他才能给我带来灵感。唉……
   为寻空境、找到灵感,我试着放下心中杂念,恰似修行者初入禅门,置身于落叶堆积如山的空寂云峰山中。那是金秋时节,云峰山桢楠林中的满山落叶被秋风横扫,仿佛在清除我内心堆积的杂念、欲望与困惑,像电脑清除病毒般重新修复心灵。一片片落叶从头顶飘到脚跟,将我层层遮蔽,让人难以窥见心灵本真。我如同在混沌中迷失方向,那些放不下的伤痛、焦虑、恐慌、迷茫,如同毒素般侵害着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唉,修行于此境中,我怀揣虔诚之心溯流穷源,试图拨开迷雾、探寻禅理。然而,眼前皆是虚幻表象,心中执念如绳索缠绕,四处寻觅却不得要领。这种迷茫并非沉沦,经大师点拨后,我竟感到些许轻松,想这便是觉醒的第一境吧。那些困惑与挣扎,都是对自我的审视;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是突破局限的契机。在迷茫中执着求索,在庙中厢房住了十八天,我终于开启了通往禅悟的大门,也终于悟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修心为本,善念为根。
   是啊,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若计较,处处是荆棘。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守空之境,澄明中的自在观照。
   当我从九龙溪穿越寻空境的迷雾,便步入了守空之境。此时感到“空山无人”,并非真的无人,而是我内心已达到空灵澄明之态,找回了那个本自清净的自己。不再被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杂念左右,不再执着于自我的得失荣辱,情爱杂念如轻烟消散,只留宁静空旷。
   一到仙缘桥,便见“水流花开”,正如智灯大师所言。这是一种心境的自然映照:流水潺潺,顺应自然规律自由流淌;花朵绽放,遵循生命本能展现美丽。修行者静观其间,便能领悟到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无需人为干预强求。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空灵自在,便能与万物融为一体,感受生命的无限美好。守空之境需长期实践磨练,时刻保持清醒空灵之心,以平和淡定面对一切。修心似琢玉,在寺庙的十多天里,我吃素饭、喝白开水,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剔除了浮躁,绽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温润光芒。
   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化空之境,超脱中的圆融豁达。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化空之境,是禅宗修行的最高境界。广阔无垠的万古长空中,一朝风月虽短暂渺小,却蕴含着永恒与深邃。
   此境中,我难以超越时空与自我,融入宇宙浩瀚后竟失了方向。我长叹人生疾苦、生命短暂,因不能与宇宙精神永恒而痛苦,却悟不到:每一瞬间、每一事物都是宇宙精神的体现,蕴含无尽奥秘。达到此境者,能以全局宏观视角看待万物,不为眼前得失烦恼,不为过去遗憾悔恨,不为未来担忧。化空之境是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与超越,需以慈悲宽容待人,以无私奉献回馈社会,追求精神的无限升华,可我……
   禅宗三境,我从寻空的迷茫执着,到守空的澄明自在,再到化空的圆融豁达,却始终不能静心。城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名夺利、爱恨情仇,都在干扰着我心灵的升华。我极力让内心远离尘嚣、不断超越,想要逃离生活、以庙为家,却难以做到。此时,我仰头遥望那一片楠竹,心突然轻松起来。它似在摇头望我,又似伸出竹枝为我指明方向,为我提供人生智慧,助我在纷繁世界中探寻心灵净土。顿时,我与它产生共鸣,心突然如挺立的楠竹般坚韧不拔。
   从云峰寺回来的路上,我深切感到,家乡的千年古刹云峰寺才是修心养心的最佳圣地。短短十八天,让我心如止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回想与方浩一起走进复旦大学的开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高兴极了。我俩真幸运,从一同考上县城初中,到高中同校同班,后来又一块儿考进上海这所最高学府。四年后一同毕业,他说要去美国留学,我因要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留在了成都四川大学当中文系老师。临走时,我把他送到双流机场。从初中到大学,十年的恋情,不知怎的,他上飞机那一刻,我无从谈起,他也哑口无言,只是勾着头,一路上像陌生又非陌生的人。我帮他拉着行李箱一直到检票口,他才回头与我挥了下手,登上了飞机,一转身,留给我一个难舍的背影。身旁的一对对情侣拥抱狂吻,可他和我那天却手都未拉一下,还不如初中、高中、大学时那样嬉戏打闹。我想,是否是恋情浓了、久了都会这样,把爱深藏不露……
   飞机轰隆起飞,穿入云霄,我双腿发软。这一别,不知……顿时,机场人影错杂,人们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就好像在几百个着装相似、步伐相同的旅客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某一个人的脚步声。从他拖着蓝色旅行箱往前走,到爬上机梯、回头看我的那一刻,好像穿越了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目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我几乎要蹦出眼眶的视线里,不由滚出了泪水……
   二十四岁的他,就这样走了。告别时,我的头只能贴在他的臂膀上,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这份多年的深情。
   我真后悔,该在他回头上飞机那一刻,用手机抓拍下他那张陪伴我的深情的脸。现在他三十四岁,自那次一别就是整整十年,可他却没回来过一天,只是电话联系,偶尔聊天。说到婚事,他发微信说,在中国成家立业,他身居海外也要立业成家,并说他的工作属于保密性质。我曾听他漏过一句,好像是研究航空设备之类,因他是物理研究生。我戴上耳机,里面放着只有我一个人能听的音乐——他曾放给我听的《我的中国心》。我一边听,一边掉泪,十年来每晚照旧,这般煎熬,如看得见摸不着的天上人间。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大魁梧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天际;我把他想象成方浩,以此得到些许精神安慰。人都是生活在希望与幻想之中,若太现实了,怎能活得下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恋人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河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河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同他,正上演着如九曲黄河般蜿蜒的别离故事。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一到周末,我会参加川大的文学沙龙聚会。来自成都各所学校的文学青年及报刊作家、编辑汇集一堂,畅谈小说、散文与诗歌。那晚我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一位中国青年报驻川的年轻记者落了泪,他叫严川,是小有名气的作家,长得非常帅气,很多文学女青年对他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俩渐渐熟悉起来。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写诗歌、散文,他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也是我的文学老师——虽说我是川大中文系老师,但从未搞过文学创作。过了些日子,我将写的《目送》一诗拿给他点评,他连看三遍,说这首诗写得不错,感情真切,文笔细腻,叫我投给《诗刊》试试。半月后,诗歌发表了,我收到了200元稿费,他笑着要我请客吃火锅。那晚我同他边吃边谈,也跟他讲了《目送》的创作背景——是我送男朋友方浩出国那天的感受。谈到方浩时,我发现他有些不自然,赶忙扭转话题,向他问起余光中《乡愁》的写作背景。可他神情恍惚,有些语无伦次。我只好推说还有事,改天再聚,以此结束这难堪的局面。他叹了口气,伸出手与我握了握,便打了出租车离开。看着他悲伤的背影,我不由产生一种无名的隐痛。一年来与他交往,我深知他是个心地善良、正直优秀的青年,比方浩更活泼有趣。那晚他上了出租车后,我只觉心被掏空似的,独自站在学校侧门的窄巷边来回走动。之后五个周末,都没见他来聚会,我猜他一定是知道我有男朋友后才刻意回避。我知道那几个美女诗人肯定晓得他的下落,一打听,问起晓莉,她对我说严川生病了,得的是“美尼尔氏综合症”,昼夜失眠。我回家想了整整一夜,想去看他,又怕让他陷得更深;不去,心里又有些心痛。母亲在荥经又打来电话,催我不要再傻等了,说姑娘家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会影响孩子质量,还口口声声说她等着抱孙子。可我每次与方浩提到回国结婚,他却总是……
   今年五月,荥经县委、县政府邀请我回家,参加荥经举办的第八届鸽子花旅游节。我同来自国内外的朋友到了龙苍沟风景区,观赏了万亩美丽无瑕的鸽子花。顷刻间,我热泪盈眶,想起那年与方浩一同考上复旦大学时——也就是十年前的今天,我同他也曾来到这里。看着眼前满山遍野的鸽子花,我不由脱口而出,高声唱起了自己谱曲作词的《鸽子花恋歌》:
   那年我俩来到这里
   你和我在鸽子花丛中相会
   每年鸽子花开得香的时候
   我望着她如痴如醉
   鸽子花,鸽子花,鸽子花
   你今年开得比往年更美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
   不知你,不知你几时回
   霜雪已洒满了我的额头
   洁白的鸽子还在飞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我望着鸽子花
   心中流着泪
   鸽子花
   心爱的鸽子花
   无论天陷地崩
   我永远和你相陪
   此刻,我突然想起,那天方浩在桌山爬上珙桐树,为我摘了两朵美丽洁白的鸽子花,亲手戴在我头上,并誓言:将来大学毕业,无论天涯海角,咱俩都永不分离。他给我戴完鸽子花,一转身,我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扑向他的身子,紧紧地搂抱住他……

共 48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云峰寺修行》的字里行间,藏着一段跨越十年的牵挂,也裹着一颗在思念与修行中辗转的心灵。周迅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以最真切的笔触,将对恋人方浩的惦念揉进了云峰寺的晨钟暮鼓里——从机场一别时未说出口的挽留,到每年鸽子花开时的独自怅惘;从跪在观音像前的叩问,到智灯大师点拨的三境修行,每一笔都是她在“放下”与“铭记”间的挣扎。她写禅宗三境,是想借修行寻得内心澄明,可字里行间最动人的,仍是那份未被时光冲淡的深情。方浩的身影,藏在复旦大学的旧时光里,藏在桌山的珙桐花间,也藏在她深夜敲击的键盘与《鸽子花恋歌》的旋律中。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修行记录,而是一个人用文字与回忆对话、与命运和解的过程——原来最深的修行,从来不是逃离思念,而是在牵挂中学会与自己相处,在等待里守住心底的光。【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09-29 06:18:11
  《云峰寺修行》里,修行是壳,思念是核。晨钟敲不散方浩的背影,禅理化不开十年的牵挂,连观音的浅笑、楠竹的指引,都敌不过桌山那朵鸽子花。她在“寻空”“守空”里挣扎,却把爱情修成了另一种虔诚——原来最难忘的,从不是禅境,是他戴花时的誓言,和机场未说的再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