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东篱】桃花诗语(组诗)

编辑推荐 【东篱】桃花诗语(组诗)


作者:陈俊义 童生,93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9发表时间:2025-09-29 10:16:30
摘要:《桃花诗语》组诗的精神内核,是为热爱现代诗的人筑造一处脱离喧嚣的诗性精神之义——非物理意义上的避世,而是承载纯粹的诗性、安放诗心的精神之诗。思想意境围绕“诗与人的共生”展开:从露、云、茶烟的诗魂初萌,到“茶叙”、“诗语”里词语碰撞、诗心挣扎的细碎肌理,再到“星”、“望”中对诗艺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对诗路未来的留白,既礼赞了诗人对诗的坚守,更暗指现代诗无需被定义,当如诗一般在探索中自然生长,保留朦胧与未知的张力。


   露在草叶尖悬成未启封的隐喻
   风把云絮撕成断续的韵脚——
   有的飘进溪涧,被青石磨成半透明的音节
   有的粘在竹篱新抽的骨节上,长成带刺的诗行
  
   陶罐蹲在石桌中央,茶烟刚漫过沿口
   就被雾咬碎,散成星子似的碎光
   早樱坠向空盏时,突然悬在半空
   像某句卡在喉间的诗,既未落地,也未消散
  
   没有路引,只有飞鸟掠过的轨迹
   在天空洇开淡紫的晕——
   那是词语还未结痂的伤口,或是
   门扉虚掩时漏出的第一缕诗魂
   正顺着雾的褶皱,往竹梢上爬
  
   二
   沸水撞向茶叶的瞬间,绿在澄明里炸开
   像一群被困在叶肉里的诗思,突然破茧
   茶汤映着檐角的月芽,月芽浸在茶里
   便成了未写完的诗题,一半沉底,一半浮在水面
  
   烟丝缠着陶罐的裂纹,每一缕都驮着
   细碎的碰撞声——有的是墨与纸的私语
   有的是韵脚与节拍的争执,落在青石上
   竟硌出青苔般的凹痕,蓄着半盏沉默
  
   雾在竹间游移,模糊茶盏与诗稿的边界
   某片茶叶沉底时,带起一圈圈透明的涟漪
   ——那是词语在失重里的挣扎,或是
   诗心在喧嚣里的下沉,没人说破
   只让茶烟裹着这团混沌,往星子那边飘
  
   三
   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时,鸟雀从笔画间窜出
   翅尖沾的墨痕坠向桃枝,却没绽成花
   而是在枝桠间织成半透明的网——
   网住一些飘来的音节,漏走一些沉底的思绪
  
   词语在石桌上聚了又散,像一群
   找不到光源的萤火虫:有的撞向茶盏
   碎成带茶香的光斑;有的钻进雾缝
   在里面磨着棱角,试图长出带锋芒的韵脚
  
   月光漫过诗稿时,字迹开始浮动
   有的沉进纸页纤维,成了暗纹里的骨血
   有的顺着风势升起,在竹梢间悬成
   未被命名的符号——既不是星,也不是雾
   只是某段诗魂在试探,往更暗的夜色里探索
  
   四
   星子垂落时,撞响竹梢的露
   每滴露里都裹着半颗星的碎片——
   有的掉进墨瓶,让墨色泛着冷光
   有的粘在诗稿页脚,成了未标注的注脚
  
   谈论在寂静里抽枝,像藤蔓缠着竹架
   有的话题沉进茶底,泡成带涩味的隐喻
   有的飘向星空,与某颗星的闪烁咬合
   又突然断裂——余音在雾里荡着
   竟凝成带霜的词,落在桃叶上,冻出细裂纹
  
   雾渐浓,吞掉了诗稿与星空的边界
   某句议论悬在半空,既未落地,也未飘远
   像一首被掐断的诗,剩下的韵脚
   顺着星子的余光,往溪涧里钻
   要去撞那些顺流而下的,未被写下的诗行
  
   五
   晨曦漫过竹篱时,雾在溪涧里溶成半透明的浆
   桃枝上的露珠坠向水面,惊起的不是涟漪
   是一串失重的词语,在水面打旋
   既不沉底,也不漂走,只是悬着
  
   石桌上的茶盏留着余温,诗稿被风叠成纸船
   船身浸着墨痕,载着半盏未凉的茶烟
   顺着溪涧漂向远方——船尾拖出的墨线
   在水面织成网,网住一些漂来的雾
   也漏走一些沉底的星屑
  
   远处的山影在雾里起伏,像未成型的诗
   竹梢间的风裹着墨香,某片桃瓣飘进纸船
   不是封面,是某句被撕走的诗行
   正往纸页的褶皱里钻,要去珍藏
   那些未被言说的,关于诗与远方的困惑
  
   而岛在晨曦里静立,像一枚未被破译的图腾
   每片叶、每滴露、每缕风,都藏着
   既连贯又断裂的隐喻——有的往雾里沉
   有的往光里钻,没人给它们定义
   只让它们在时光里,长成诗的另一种模样
  

共 1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桃花诗人写桃诗。桃花与诗语,是诗人纯粹诗性、诗意人生、安放灵魂的绽放,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潋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缤纷。这一组《桃花诗语》的精神内核,是为热爱现代诗的诗人和读者筑造的一处世外桃源。其脱离喧嚣的诗性精神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承载纯粹诗性、安放诗心皈依的诗中之诗。其思想意境围绕“诗与人的共生”展开,从“露在草叶尖悬成未启封的隐喻”、“云絮被风撕成断续的云脚”、“茶烟散成星子似的碎光”的诗魂初萌,到“绿在澄明里炸开“、半沉半浮如未写完的诗题的词语碰撞、诗心挣扎的细碎肌理,再到“月光漫过诗稿”、“星辰垂落夜空”的闪烁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璀璨灵动的意象,作者对诗歌的本质进行了诗意的深度挖掘,对未来的诗歌走向既有期待又有留白,既热情讴歌了诗人对诗歌的坚守,又抒发了现代诗无需被定义、应当让其在探索中自然生长、保留那份朦胧的诗意与未知的张力的美好愿望。作品的最大亮点是把抽象的诗歌本质具象化,让“那些未被言说的,关于诗与远方的困惑”,在“时光里,长成诗的另一种模样”。作品构思巧妙,意象独特,张力丰满,意蕴悠长。精美绝伦的深度好诗,力荐文友赏读精彩。【东篱编辑:雪胎梅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5-09-29 10:28:32
  这是一组关于深度探索诗的本质、诗与诗人、“诗与远方”的关系的诗中之诗,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张力丰满,意蕴悠长。作者对诗歌的本质进行了诗意的深度挖掘,对未来的诗歌走向既有期待又有留白,既热情讴歌了诗人对诗歌的坚守,又抒发了现代诗无需被定义、应当让其在探索中自然生长、保留那份朦胧的诗意与未知的张力的美好愿望。作品的最大亮点是把抽象的诗歌本质具象化,让“那些未被言说的,关于诗与远方的困惑”,在“时光里,长成诗的另一种模样”。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9-29 12:25:51
  真的是,诗本来就是属于我们观察生活的武器和工具,我是十分喜欢作者的诗歌。怎样以诗心观察解读生活和风景,作者的诗歌,主题精准,环环相扣,编织了一张生活的诗网。作者笔下的具象,带着情感和哲性,虽不言明,但读者仿佛已经被诗句套牢。怀才抱器拜读,希望作者在雕刻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若喜欢东篱,可参看论坛的社团QQ进入东篱。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9-29 21:31:44
  老师的诗很有特色,尽管我不懂诗,但读起来,觉得很有深度,很值得细细品味。学习了,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