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征文 >> 【金文】晚游高家堡古镇(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晚游高家堡古镇(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445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发表时间:2025-09-29 20:36:06
摘要:2025年9月4日晚,“我”与竹君、梅君游陕西榆林神木市高家堡古镇。古镇始建于1439年,存城墙、中兴楼、城隍庙等明清建筑,有康熙“五世同堂”匾额及《平凡的世界》相关雕塑。三人经民俗街至南门广场,与老人互动,见杨家将铜浮雕与“永安”题字,后登明代中兴楼叹历史沧桑,逛西大街“原西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因时间仓促,未细赏城隍庙、“五世同堂”宅院及道光县志八景,但灯光夜景与同行情谊仍令人难忘。

2025年9月4日的晚上,我和竹君、梅君两位女作家一起游览了塞上明珠高家堡古镇。
   高家堡古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西南方向大约五十公里的秃尾河右岸。古镇始建于明朝的1439年,距今已近600年的历史。历经朝代更替岁月沧桑,古镇风貌犹在,不仅完好地保留了四周城墙,而且完整保存了城内的中兴楼和城隍庙,还有几百户明清建筑四合院民居。在民居里还有一处四合院的匾额上保留着当年康熙题写的“五世同堂”巨幅匾额。整个高家堡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400余米,南北长300余米,城墙上部建有女墙,间有垛口,瞭望洞,数十米处必有马面突出,俗语戏称“城小拐角大”,实际纯为军事防御所需。北城无门,外百余米处横建小城垣,东西贯通,长千余米,高近3米,兼有防洪御寇之功用。城内有城隍庙,道光县志说该庙“神极灵应,相传前代每有边警,先期钟鼓自鸣”。民间传康熙驾幸高家堡时感其灵异,敇封“灵应侯”。因此,“城小神灵大”又成当地美谈。现除魁星楼,女墙、垛口、瞭望洞被破坏外,其余的均保存完好。另东、南、西墙均筑有瓮城。城内现存中兴楼和财神庙,城内街道以中兴楼为轴心,向东西辐射为东西街,向南北辐射为南街和北巷。东、西、南街各通巷道。巷道内民居的修筑具有北方古城特有的建筑风格。
   我们一行三人,白天游览了尔林兔大草原、红碱淖,在夕阳余晖里登上了石峁遗址。等我们开车从石峁遗址来到高家堡古镇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虽然天色已晚,但高家堡古镇的热闹依然不亚于白昼。公路上不仅有川流不息的车流,古镇内依然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华灯初上,我们在朦胧中,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兴致盎然地进入高家堡古镇游览。
   由于我以前多次游览过古镇高家堡,因此我带着两位从千里之外的西安赶来的女作家游览,我就充当了导游的角色。我带领她们从南门广场开始观赏。在四个城门里,其中南门保存最为完好。
   我们先穿越了一条东西方向的民俗街道来到南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南门外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五个红色书法字体“高家堡古镇”,由于路灯昏暗,拍摄人像有些模糊。在广场的一座建筑旁边,坐着一群年纪很大的老人,他们在那里拉家常。竹君和梅君都饶有兴致地和老人们拉话问长问短,梅君提出要拍摄一段和老人们坐在一起的视频,让竹君模仿电视台主持人进行讲解。我站在旁边,看着她们激情四溢,心里非常高兴。这时候,梅君喊着我的名字,让我快点坐在她的身旁,加入她们的行列。竹君一边拍摄,一边嘴里念叨着:“各位尊敬的朋友,我们现在是在古镇高家堡进行现场采访......”然后她开始拍摄我、梅君以及那些当地的老人,并亲切地对那些老人嘘寒问暖。那些当地的老人以为哪里来了电视台的大记者,都满脸笑容,非常高兴地和梅君、竹君互相握手,并笑呵呵地回答竹君、梅君提出的问题。和梅君如此近距离坐在一起我既有些害羞,还有些不自在,等到竹君把我和梅君的画面闪过,我立即起身站在了梅君和那群老人的对面。
   从那块刻着“高家堡古镇”的石头向前十来米,地面上有一副纯铜打制的浮雕,内容是雕刻的杨家将保家卫国的英雄雕像。雕像上以为英雄骑着战马,一手握着盾牌,一手拿着长矛,威风凛凛,体现了杨家将保卫边关的英雄气概。向南大约三十米,就是满门城墙。南门的所有建筑依然完好,在南门东方的城墙上写着“永安”两个正楷大字,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南大门的建筑高大庄严,巍然屹立,从大门进入,里面是南门瓮城,由于光线原因,这里我们没有停留,就穿越瓮城门洞,直接进入了南大街。南大街一街两巷开着很多销售各种风味小吃的店铺,由于今年经济形势处于负增长的趋势,生意大都有几分萧条。我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古镇一些话题。
   我们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古镇中心的中兴楼前。在中兴楼前,梅君给自己买了两个葫芦,两个葫芦象征着福禄吉祥的寓意。这时候天更黑暗了,很多商家门口虽然有照明灯,但整个街道还是十分黑暗。我正叹息着这次游览高家堡在如此黑暗的环境里,有些扫兴的时候,梅君告诉我们说,刚才她听那家卖葫芦的老板娘说,晚上七点半以后街道里的路灯就会打开,那时候的高家堡古镇就会灯火通明,金碧辉煌。我和竹君听了,都喜不自胜。
   这时候,梅君第一个,我第二个,竹君最后我们一起登上了中兴楼。这座中兴楼也是明代建筑,距今已经500多年。中兴楼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字洞分街,二层重檐十字歇山顶回廊翘角楼阁,南伸两翼,券窑举阁,石阶勾连。楼建玉皇阁、日月洞、观音殿、老爷殿,骑街四洞三批三碹,分嵌石额,东书中兴楼、南书镇中央、西书幽陵瞻、北书半接天。顶楼北壁砖雕明人法书玉皇阁三字,笔力遒劲。楼上匾额楹联极多,四面额匾皆为集古法字精雕而成,有“紫气东来”“夕阳西照”“北极呈祥”“南官毓秀”等巨匾,异彩纷呈。东西两壁分嵌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琉璃画。我们站在中兴楼上,俯瞰四周,整个高家堡古镇在秋天夜晚的朦胧中尽收眼底。白天清晰的街道和远山,如今都处于朦胧之中。望着高家堡古镇的一切,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历史的沧桑、朝代的更替,古今的巨变,顿时就会浮想联翩,倍感交集。虽然是在夜色里,但整个古镇更让人感觉神奇神秘,让人心生敬仰,让人有一种探索奥秘的原生动力。
   中兴楼下方的城门洞四通八达,分成四个方向,分别是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从中兴楼门洞向西,基本上保持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原有风貌,这里不仅有原来的人民公社、人民食堂、人民邮电、银行,还有新华书店、东风照相馆以及理发馆等,还在这里修建了路遥《平凡的世界》一条街雕塑,既有少安少平的家,也有书中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各种雕塑,连在一起,特别有内涵。我们一起在《平凡的世界》人物塑像前和各种建筑前拍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依然影影绰绰,朦朦胧胧。这时候,突然,眼前一亮,梅君喊了一声“来电了!”整个高家堡古城顿时灯光灿烂,灯火通明,夜色灯光下的古城更加神奇壮观,更加璀璨辉煌。此时此刻,走在高家堡古镇的街道上,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明清时代,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们三人兴致勃勃,在高家堡古镇的街道上,一边说着一边游览,气氛非常融洽。由于一天跑了四个景区,古镇的很多小地方其实也非常有情趣,我们没有时间,因此只有遗憾地放弃。在高家堡古镇的东北处,有一座城隍庙,建筑非常恢宏,重门三进,前庭后宫,泥塑、木雕神像及彩绘壁画均极精妙,匾额楹联尤为丰富。我们并没有进去,就在外边拜谒瞻仰了一番,然后匆匆离去。在西大街我们还一起游览了《平凡的世界》中描写的“原西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原有的风貌依然未改,让人不堪回首那个时代的浪潮汹涌的场景。
   由于时代久远,目前的北大街城北门已经毁损,只有新建的仿古城墙依然横亘在秃尾河岸边。我们从西门直接向东门走去,一路上街道两旁的民俗建筑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让人敬仰,使人难忘。我很想带着竹君和梅君去看看“五世同堂”的宅院,由于行色匆匆,竟然跑过了地方才开始寻找,两位作家说天太晚了,我们就不再往回寻找了。
   出了古镇东门,我们依然依依不舍,几次回眸古镇风貌,让人流连忘返。回首高家堡古镇,二水绕城,四山环护,风物灵秀,景色如画。清朝时期的道光县志曾经记载高家堡古镇有八处景致,最为著名,它们分别是:兴武横云,幽陵积雪、石洞风清、巉岩烟淡、平沙落雁、尾水浮鱼、南堤春柳、西峪秋葭。可惜这些风景,必须一年四季或者长期住在这里才能真正欣赏,匆匆一晚的旅游,也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虽然只是短短一晚的游览,但是这次和竹君、梅君一起游览,仍然让我倍感亲切,难以忘怀。特别是两位作家对我的深情厚谊,让我更加刻骨铭心。

共 30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晚游高家堡古镇》是一篇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生活温度的散文佳作,十分值得一读。作者以2025年9月4日晚的游览经历为线索,带着两位女作家探秘陕西高家堡古镇,既细致勾勒了古镇的历史风貌——从始建于1439年的明清建筑,到保存完好的城墙、中兴楼、城隍庙,再到康熙题字的“五世同堂”匾额与《平凡的世界》主题雕塑,让这座“塞上明珠”的军事防御特色与文化底蕴跃然纸上;又生动记录了夜游中的鲜活细节,与当地老人拉家常、拍摄趣味视频、中兴楼前盼灯亮的小插曲,让文字充满烟火气。文中对灯光亮起后古镇“恍如隔世”的描写,以及对未及细赏的道光县志八景的遗憾,更添层次感,而同行友人的情谊则让整篇文章温情满满,读来既能领略古镇之美,又能感受到旅行中的真挚暖意。推荐阅读!【金文编辑:江西学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9-29 20:57:54
  感谢江西学士老师认真编辑,祝福老师节假日愉快!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9-29 20:58:37
  致敬江西学士老师,期盼老师最新佳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