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忆】线上生活的痛与暖(随笔)
走了一年多的腱鞘炎又卷土重来。这次来势汹汹,让我的左手腕日夜疼痛不已。用了热敷和膏药以及上腕带,可它还是顽固地赖着不走。
得了腱鞘炎的部位不宜多活动,右手也开始隐隐作痛后,我的生活便被折叠进了小小的手机屏幕。线上外卖前有拼好饭的横空出世,后有几大平台的抢客大战,让商品的价格空前的优惠起来。钱是省下来了,但外卖点多了,各种状况也随之多了起来。
婆婆病了后,她的厨房就闲置了。我的左手”废”了后,她和“君子远庖厨“的先生只能跟着我吃起了外卖。一次给他们点了两碗鸭肉粉。五分钟之后接到骑手的电话。一接通就劈头盖脸对我输出了一大堆牢骚!总结下来是说我地址填错了,太远了没法送。我说我的地址是默认的。不可能错,还有平台既然让我成功下单了,那就是认可了我的地址在配送范围里。这个时间商家已经备好餐,我也没办法取消了。也不远你就受累送了吧。他听不进,继续反复怨怼,气得我头顶冒烟,把电话挂断了。
过了差不多有十分钟,有一个陌生电话进来。说有人把单转给他送了,他已取到餐,现正在公园南门,不认识我家这个地址,问我怎么走?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婆婆的家就在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旁边。作为跑街串巷的骑手竟然不认识?我压下翻涌的怒火 ,在电话里充当导航一路指引他送餐到家。不出意外这个单超时了。我没有给任何评价而是联系了平台客服说了这张单的情况。客服先是感谢我给平台反馈问题,再代骑手道歉,后解释了问路的骑手是新入职的还不熟悉路况,至于配送范围,当时骑手的手机里面我地址确实不在那家店的配送范围内。我说这张单存在了三个问题: 一是超出配送范围的单系统不应该让其下单成功。二是骑手没有应变能力处理异常单,也不应该打电话埋怨顾客。三是骑手应该对路况熟了再派单。客服连连称是,最后我再三强调不要去挖这两位骑手的身份,不要处罚他们,想办法杜绝此类问题再发生就可以了。
我家在大路边,紧挨着城市的主干道。小区有新做的指路牌和门牌,路痴来了都能轻易找到。外卖员送单过来既不用爬楼梯,也不用搭电梯。一般下单后我会留言:“我不着急,送过来挂在门把手上就好。”如果是雨天,还会加上一句:”慢开,注意安全。”手机带在身边保持畅通,门中门也打开候着,尽量给骑手节省时间。可就算我努力去做到了极致,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我真诚的“谢谢“碰到了好几位骑手沉默的脊梁。让我很是郁闷——为什么同为骑手会有这么天差地别的服务?之前的骑手打电话,敲门,对话时有称呼,有礼貌用语,最后还会说祝您用餐愉快!现在的却是从头到尾一言不发。难道价格下降后,服务的温度也随之蒸发了?
有一次点单后下起了暴雨。骑手送过来时没有穿雨衣。浑身湿透,雨水不停灌进他的鞋筒里,笑容在水中泡得皱巴巴。怀里餐盒却干燥完好。”害你淋成这样,真不好意思!”“没事,还有两单要送呢”他摆摆手,转身又扎进了雨幕……那一刻,我的不满被凿开了一条缝隙。缝隙里面充斥着温暖的光。
一天刷到一家主营炒饭的新店,颇为搞笑的是所有的好评都针对果汁。而果汁是搭配炒饭卖的不单卖!这可真是喧宾夺主啊!于是我就点了一份想尝尝那让人惊艳的味道。等了近二十分钟。骑手发信息过来说果汁被她打洒了,要赔钱给我。我问她吃午饭没?她说没有。我说那我点确认收货,你把整个套餐的钱付给我吧,饭你留着自己吃。她很满意这个处理结果。九块八的套餐付了十块钱给我。还有一次也是收不到餐的。骑手说送错了,送给了别人。回头去要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吃了没法还他。只能自己掏钱去买一份送来给我了。他疲惫的声音透着大大的懊恼。让等得饥肠辘辘的我瞬间没了火气,说算了。收不到餐除了外卖员的原因,还有商家的。有时候说饭没熟,有时候说菜卖没了,不是每一次点餐都能够顺利收到的。
相对于外卖员的紧张,快递员就松弛很多了。上午到的快递,有些天黑之后才送来。基本不出门的我,快递比外卖还多得多。每天都会有好几个快递员到我家来送快递。小的他们顺着门中门塞进来。大的直接放在门口。顺丰是一定会打电话的。其他快递员在放快递前口头知会一声。唯独有一家,不打电话不喊人。坐在舒适的电三轮车上直接就把快递往铁门上扔完拍照后就跑。快递撞击铁门的声响经常把我和猫吓一跳。有时我不在一楼不能及时取件,丢件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联系这位快递员后,他拿照片出来说已经送到了就没他什么事了。家门口没装监控,物品金额不大,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丢件固然让人气恼,更让人生气的是被无中生有,恶意揣测。一次我不在家,先生关着门窗睡觉。A快递员和B快递员在我家门口碰上了,A对B说:“这家天天这么多快递,肯定有很多是空包裹,专业刷单的。”他说话的声音太大,先生听得一清二楚。但他没起来查看是哪个快递员说的。只是转告了我。次日我守在门口逮快递员,问遍了也没人承认。快递员送一个件有几毛钱的收入。这几家快递员每人每个月单单送我家的就有好几十块钱。物品小好送。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售后找他们。连菜鸟驿站的老板都说我是他们的VIP客户。结果VIP得到的竟然是这样的待遇!
网上经常有有关外卖员和快递员与顾客起纠纷的新闻事件,曝料里错的几乎都是顾客。但实际上下单的顾客中有强势傲慢,不可理喻的,也有卑微委屈的。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生活中痛与暖宛如双生藤蔓,我们每个人既是承受者也是播种人,多点换位思考多点为他人着想,人和人之间就会和睦融洽很多。
作者: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