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收获】生命的港湾(散文)
生命的港湾
迈开双脚的那一刻,我的生命开始奔波,旅途中坎坎坷坷纵横交错,让人很少喘息很少停留。在50余年的人生旅途中,我常常问自己,你停泊的港湾在哪里?是温暖如春的家吗?是忙碌的工作岗位吗?还是其他我感知不到的地方?而常常,我找不到真正称心如意的答案。
有时爬山,钻进一段必经的丛林,藤蔓横生,荆棘缠身,直累得大汗淋漓四肢乏力,直刺得你手脚流血全身伤痕,孤独和无助袭击着我脆弱的心灵。呐喊,抗争,总找不到钻行的快感,更找不到停靠的宁静。一不小心,还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尽管,历经挣扎最终逃了出来,心中余悸却如幽魂一般消散不去。
有时办文,瞪着大堆的文件发呆,“时间紧任务重。”文件的要求和领导的催促让我无所适从。趴在电脑前,大脑中的空白总是占据着身体的所有位置,或者,密密麻麻的文字如夜蚊一样叮咬着。彷徨,压抑,这时我总会问自己,这等苦累的工作,什么时候才画上句号,什么时候才熬出个头啊?
有时回家,我拖着疲倦的身子迈进家门,本想诉说衷肠缓解压力。可迎面而来的,不是妻子的笑容和安慰,更不是妻子的鼓励,而是正遇烦心事的妻子劈头盖脸的指责和痛骂:“嫁给你还不如嫁给一条狗,狗还会体贴人关心人,你成天只顾忙却忘了家,苦了累了才想着回来,还算个人吗?”挣扎,愤怒,这哪里是家呀,分明是人间地狱。
每次,一旦渡过难关我都会问自己,何时才能找到停歇的港湾啊?
这天,我正为手里繁杂的工作犯愁,突然接到远在农村的母亲打来的电话:“儿呀,我在家里一切都好,能吃能喝能玩能睡,你不用挂心。加上有你姐家挨着住,她每天都来照顾我。该休息时好好地休息,该忙时踏踏实实地忙,要养好身体干工作。”
父亲去世十几年了,母亲一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和妻子常劝她搬来城里一起住,她总是不肯,说城里虽热闹,却找不到几个可以摆家长里短的。不像乡下,整个寨子都是熟人,谁家有大小事都能互相帮衬。偶尔,土鸡蛋屯多了,或者种的瓜果蔬菜成熟了,她才会拎着大包小袋的,不辞辛劳赶车来城里一趟,顶多住上一夜,又急匆匆地往回赶,说放不下老家那几只鸡和几块地。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却能背诵100多句毛主席语录,还会唱上百首山歌。母亲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她讲的话朴实无华,总是教育我们姐弟,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参加工作以来,我当过老师、报社编辑,做过办公室文员……每一次换岗位,每一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母亲在背后的支撑与鼓励。平常,我对母亲都是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她老人家因担心而受怕。
电话里,母亲还说:“儿呀,你上班还是那样忙碌吧,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别对不起每月发的那点工资,要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
母亲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如梦初醒,让我如沐春风。我突然明白,这些年来,自己一直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中,虽然换了一些工作岗位,却总觉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于是抱怨天道不公,抱怨怀才不遇,觉得没找到自己生命停泊的港湾。
我想大声地呐喊:“母亲,我什么都明白了!母亲,谢谢您为儿子解惑!”无论是有意或是无心,母亲永远都在指引着我不断前进。我终于明白,家不仅仅是家,更是港湾。单位是家,也是港湾。母亲的叮嘱是家,更是港湾。人生处处是生命可以停泊的港湾。
其实,人在旅途,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是万丈深渊,只要你摆正了心态,只要你对人生目标还有信心,只要你对生活充满激情,你就能擦亮自己的眼睛,就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就能轻易找到属于你的港湾--舒适如家的港湾。
生命的旅途就是这样,冬天的冰雪正在融化,春天的花开还会远吗?是的,无论藤蔓还是荆棘,也无论指责还是痛骂,都是你成长中的一种经历,而这些经历,是你生命中的一盏盏指路的明灯,是你成长中一个个鲜活的港湾,你明了并善待了她,她就会回报你更多更多。
只有这样,你的双脚才能迈得更欢更有力,你在生命的旅途中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