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南乡子 · 童年(古韵)
南乡子·童年
午岸青青,柳外无风水面平。石上儿童偷放饵,销声,恐钓鱼儿又不成。
渐入昏暝,杆挂斜阳陇上行。行过板桥看芰叶,犹听,慈母家门唤己声。
行香子·看海
礁石均流,海岸飞鸥。正苍穹、几点云浮。迎风踏浪,泛水飞舟。在天之下,海之畔,浪之头。
无留清景,难收逸兴,掷尘寰、名利何求?蓬莱在侧,意动神游。共一阑风,一弯月,一肩秋。
应天长·春去春又回
知春当数檐边雀,踏碎芳英枝上跃。频思起,去年约,来日春时同看萼。
漫掀帘,闲倚阁。盟誓萦心犹昨。一树樱花参落,闲了秋千索。
定风波·游园
欲觅青红上小园,花开一径正清妍。几处莺声穿碧树,相语,兴来还趁好晴天。
折得一枝香蘸露,归去,插瓶依案对春闲。拟把此情书入句,寻处,轻风拂上浣花笺。
浣溪沙·荷
断梗枯蓬入夜寒,更兼风雨打衰颜。孤舟卧听到无眠。
昨日寻香人逐月,于今对影梦成烟。千寻已不复从前。
【编者按】这些诗词主题各异但都体现出精湛的古典修养:《童年》的灵动童趣通过"销声"等细节传神;《看海》的"一肩秋"造诣新颖;《春去春又回》用"闲了秋千索"呈现落寞;《游园》的"香蘸露"展现生活雅趣;《荷》的"梦成烟"完成今昔对比。五首词都严格遵循词牌格律,比如《行香子》的三叠句处理就很规范。在回应策略上,考虑采用美学鉴赏的角度,从意象组合、情感维度、语言艺术三个方面进行专业分析。重点突出用户作品中"石上儿童偷放饵"的叙事性、"掷尘寰名利何求"的哲理性等闪光点,格式方面将采用分段标题式,每个分析单元用小标题引导。特别要注意《浣溪沙》中"千寻已不复从前"这种化用古诗的笔法需要点明出处典故——虽然未要求,但补充这种知识背景能体现专业价值。佳作特推荐欣赏。【编辑:清江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