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遇】云水禅心曲(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宁静·遇】云水禅心曲(散文/外一篇)


作者:乌蒙之音 白丁,8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发表时间:2025-10-02 09:14:39
摘要:原创首发。

【宁静·遇】云水禅心曲(散文/外一篇) ◎云水禅心曲
   一
   云压下来,像一场慢得不能再慢的雪。街道在它的影子里长出一条黑色的河,地铁是银龙,钻进地心,在黑暗里吐出一串又一串光。天桥上挂着彩色的灯,像谁在夜色上缝了一道又一道伤口。风把霓虹吹成碎片,落进河里,像星星溺水。
   我站在桥上,看云的脚步,不急不慢,像一个早已看透的老人。它不懂股票,也不懂房价,它只知道飘过一座城,再飘过一座城。女娲补过的天,那时候的云一定比现在白;精卫填海,她叼着的,是不是一朵不肯落地的云?
   云在天上,我在地上。我们之间隔着手机屏幕,隔着一条条新闻,隔着我不敢说出口的愿望。云知道我所有的秘密,它看过我在深夜里的样子,却不说,只是轻轻飘走,像一个温柔的小偷。
   我想变成云,去看北极的光,去听南极的风,去把雪山的冷带到沙漠的热里。可我终究只是人,只能在地上抬头看云——看它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像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聚会。
  
   二
   水从山里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它绕过石头,像一个倔强的孩子,不肯走大人指的路。它看见鱼在它怀里睡觉,看见鸟在它脸上喝水,看见月亮在它心里洗澡,看见星星在它眼里眨眼。
   共工触山的时候,水一定比现在猛;大禹治水,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对着水发呆,不知道该劝它,还是该骂它。
   水在城市里变成了自来水,从管道里流出来,带着消毒水的味道,带着我们每天都喝的疲惫。它在马桶里转圈,像一个迷失方向的陀螺,最后被冲下去,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在桥上看水,水在桥下看我。我们都在看对方,却都看不懂对方。水说,它要去海里,那里有它的兄弟姐妹,有它的母亲,有它的故乡。我说,我要去远方,那里有我没见过的风景,有我没爱过的人,有我没完成的梦。水笑了,它说远方就是海,海就是远方。我说,远方就是你,你就是远方。
   水不懂我的话,它只是继续流,流进黑暗的管道,流进明亮的杯子,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里。我想变成水,去看长江的源头,去看黄河的尽头,去看大海的深处,去看一个没有岸的世界。可我终究只是人,只能在岸上,看水远去,像看一个永远不会回头的朋友。
  
   三
   清晨的钟声从寺庙里出来,像一只鸟,飞过竹林,飞过我的梦。我醒来,看见窗外的光像一条安静的河,流进我的房间。
   达摩面壁,他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清晨里发呆,在黄昏里发呆,在所有的时间里发呆。我泡了一杯茶,茶叶在水里翻滚,像一群不安分的鱼,最后慢慢沉下去,像一颗心,终于安静下来。
   我把手机调成静音,像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没有消息,没有电话,没有必须要做的事。庄周梦蝶,他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是他。我也不知道,此刻的我,是醒着,还是睡着。
   风吹过竹林,竹叶轻轻摩擦,像在说悄悄话。我听不懂,但我知道,那是它们之间的秘密。我闭上眼睛,听见自己的心跳,像鼓点,一下一下,敲在时间的背上。
   观音菩萨坐在莲花上,看着世间万物,不说话,却什么都知道。我不是菩萨,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有很多烦恼,有很多欲望,有很多不敢面对的自己。
   可在这一刻,我像云一样轻,像水一样清,像风一样自由。我知道,这种感觉不会永远停留,它会像云一样飘走,像水一样流走,像风一样吹走。但我也知道,只要我愿意,它就会回来,像日出一样,每天都回来,只要我愿意,抬头看。
   云、水、曲、禅心,它们都在我的生命里,来来去去,像四季的轮回,像潮起、像潮落。我学会了在它们经过时,轻轻点头,说一声:你好,再见。然后继续走我的路,带着它们的影子,带着它们的声音。
  
   四
   指尖触弦时,暮色正织成薄纱,裹住琴身。第一个音惊飞檐下雀,翅尖起落,竟与曲的顿挫叠在一起——像给静夜盖了枚轻印。
   弦颤着抖出光阴:初春的雨顺着音浪淌,浸软青石板的苔;深秋的桂香钻进停顿里,裹着花瓣落地的绵响。我随心里的潮拨弦,潮起是江撞礁石,潮落是溪绕卵石,连时光都慢下来,能数清弦上晃的星影。
   有人问弹给谁听?我望着星子落弦的碎光笑——这曲哪用等听众?像山涧水只管流,晨露只管落,是心里的话漫出来了。故意漏个颤音,虫鸣和风就钻进来补了空。
   最后一音沉在夜色里,余音绕梁,落在发间像句软语。曲停了,可它没走,藏在星子、风里,藏在下次我抬手欲弹的瞬间。
  
  
   ◎天地三章
   一、看天
   仰首时,云漫过信号塔尖,像截未拧干的蓝绸,搭在钢筋骨节上。风掠得绸角颤,抖落几缕絮——不是棉软,是女娲补天时指尖漏的石浆凝的轻,裹着星子碎光,落在掌心,凉得像三千年未化透的雪,一捻,就化在指缝里,只留些微的凉,像谁在耳边轻呵的气。
   远处烟囱吐的烟,是共工撞断的天柱遗骨,在时光里烧得半透,每缕都缠着上古的风。摸出手机,未读消息的亮屏映着云:一朵像陶潜东篱菊瓣,被WiFi信号揉得发碎;一朵像王维画中山影,淡得透得出后面的蓝,山尖沾着点暗黄——是昨夜月落时,天打翻的杯底残渍,沉着些没说透的:田埂上农人望云时眯起的眼,睫毛上沾着的稻芒;写字楼窗后托腮人的指尖,指甲缝里嵌着的墨;屏幕里弹出的陌生地名,后缀着未读的天气预警,都被云兜着,在风里慢慢晾成薄影,风一动,就晃出些细碎的光。
   指尖碰云絮,触到布纹般的糙——像被无数目光磨过许多年。踮脚伸手,碰不到云,却攥住缕透明的风。风里藏着另个自己,顺着云缝往上去,想摸那布纹的另一面:是不是也沾着某双望过来的眼的温度,或是某片未被信号染过的蓝,蓝里浮着些没被惊扰的星子,正慢慢滚过绸面。
  
   二、看地
   蹲下来,草叶尖挑着晨露,露水里裹着小块天,还有我低头时晃进去的影子,影子边缘沾着草叶的绿。蚂蚁拖着比身子大的面包渣,渣上沾着星子碎光——不是天上掉的,是地在土缝里酿的,发酵了整个冬天,把去年的霜、陶潜种菊时掉的种子壳、快递盒碎片上的墨印,都酿成了微小的亮,亮得能映出蚂蚁的触须,触须上沾着的土粒,土粒里裹着的光。
   指尖按进土,凉湿气顺着指缝爬,像地的呼吸,带着腐叶的腥和草根的甜。想起大禹踏过的泥,鞋印里还留着水痕;屈原行吟时沾过的露,叶尖还坠着诗的韵,都藏在这土下——不是化石,是活痕:一株草钻出来,带泥腥气,也带千年前稻禾的香,叶尖的露滚下去,砸在土粒上,溅起些微的雾;蚯蚓爬过,翻出的土粒里,裹着古驿道马蹄踏碎的月光,裹着留守儿童掉的面包屑“屑上还留着牙印”,裹着老农用皱手捏过的菜籽——那菜籽上的温度,正往土里渗,像要给什么东西暖着芽,暖得土都微微发潮。
   耳朵贴在地上,没听见远古的雷,却听见透明的自己顺着根须往下钻,钻过蚯蚓的通道,钻过种子的眠床。土粒在指尖碎开,触到纸页般的软——像被无数脚印磨过,磨得土都带着些温。想摸那软的深处:是不是所有落下的东西,都在悄悄攒着劲,等着某阵风来,就顶破土层,把藏着的光,漏给风看。
  
   三、看风景
   站在桥边,风把河面吹成皱纸——不是平整的皱,是被指腹反复摩挲过的软皱,桥影、树影、我举手机的影子叠在上面,像给旧纸贴了片半透的薄胶,风一吹,胶边就跟着颤。镜头框住的那片水绿山青,匀得像调出来的色,却少了点活气:是风掠树叶时裹着的蝉鸣,不是录进手机的扁平声,是翅翼振着风的糙;是水鸟掠过时翅尖带的凉,不是指尖触到的冰,是沾着水腥的润;是桥栏杆木纹里嵌着的痕:挑夫歇脚磨出的包浆浸着汗咸,孩子骑栏留的掌印沾着糖黏,老人拄拐蹭过的凹痕带着木的钝,都在纹里藏着,风过就飘出点没说透的气。
   远处山半浸在雾里,像宣纸上晕开的淡墨,不是浓淡均匀的晕,是边儿沾着纸纤维的毛糙晕,透出后面的天——那蓝比镜头里浅,像被雾滤过的软。山脚下的路缠在雾里,露一段,藏一段:扛锄头的人走着,手机屏幕亮着刚拍的山,那山在屏里缩成小块,像他揣了半辈子的远方,雾从屏里漫出来,和眼前的雾缠在他鞋边;拎快递的小伙子跑过,背包带蹭过桥栏,带下几粒土,落在蹲坐的孩子发间——孩子正用树枝画山,画里的太阳比天上的扎眼,边缘描得歪歪扭扭,影子却把画里的路铺得很长,雾正往那路上爬。
   把手机塞进兜,风裹来水腥气、树的青气,还有远处飘来的饭香——不是笼统的香,是米煮透的甜混着菜的鲜。桥影在水里晃成碎影,树影在风里摇成虚影,人的影子在路上挪成淡影,所有没说透的都藏在这流动里:像雾漫过山腰,藏住山的骨,露着山的软;像水漫过石缝,润着石的冷,浸着石的糙。透明的自己顺着风往下淌,淌过桥面木纹的凹处,淌过河面皱纸的软处,想摸那流动的边——是不是连着某段被时光磨软的路,路尽头,有人望云时睫毛沾着稻芒,有人埋种子时指尖带着土温,有人画太阳时影子叠在画的路上,雾正漫过他们的鞋尖。

共 34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云水禅心曲》以“云、水、禅心、琴音”为核心意象,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诗意观照,探讨了现代人在喧嚣世界中的精神追寻与内心安顿。作者将云的自由、水的流动、禅的静默与琴音的空灵串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最终以“像日出一样,每天都回来”的顿悟,传递出在日常中发现永恒、在有限中感知无限的禅意哲思。文章较好地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共工触山、大禹治水、达摩面壁、庄周梦蝶等,将古老传说与现代地铁、房价、手机、消毒水等生活场景并置,形成时空碰撞的张力。散文《天地三章》通过“看天”“看地”“看风景”三部分,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万物与人文记忆、现代生活交织在一起,探讨了“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平凡事物中蕴藏的生命力”。作者以“触摸”为线索,在云的“凉”、土的“温”、风景的“流动”中,揭示了自然万物承载的历史温度与生命韧性,表达了对平凡中蕴藏的诗意与力量的礼赞。两篇语言凝练空灵,兼具哲思与抒情,短句与长句交错,节奏如诗,留白处引人遐想,余韵悠长。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10-02 09:19:40
  两篇散文意境唯美,哲思深刻,语言兼具散文的自由与诗歌的凝练,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制造陌生化美感,在细腻观察中提炼对生命、时光、存在的思考,留白处引人回味。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10-02 09:21:50
  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诗意观照,探讨了现代人在喧嚣世界中的精神追寻与内心安顿。短句与长句交错,节奏如诗,留白处引人遐想,余韵悠长。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10-03 10:04:17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