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醉在中秋月圆夜(散文)
今年的中秋佳节又如期而至,家家户户都从菜市场,买回各种美味食材。什么三黄鸡、野黄鳝、生猪肉、大鲫鱼等等各种食材。前一天晚上,丈母娘又打电话给我的老婆,让我老婆按照以前习惯,买一些新鲜稀有的食材。每年都是一样,丈母娘一直把买菜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小女儿陈燕。也就是我的老婆。因为丈母娘一直生活在农村,一般没事,也很少来我们街道上。如今,由于上了年纪,腿脚也不灵便了。每次,就把任务交给了陈燕,让陈燕帮她选好上等的食材,并在中秋节前送到她家。
丈母娘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前几年,还在门口的小院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什么青菜、大蒜、韭菜、豆角、茄子等等蔬菜。一来方便了自己出门买菜的问题,二来就节省了一日三餐的买菜钱。而且是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每次到中秋节,我们四个女婿,带上全家,一起去给丈母娘过中秋佳节。在我们四个女婿中,大姐夫是个性格温和开朗的汉子。酒量只能喝到半斤的程度,过了半斤,就会脸红话多,会把生活中的琐碎的事情,都搬上桌面,说给大家品头论足。每次说到尽兴的时候,两眼发光,神采飞扬,嘴角全是泡沫和口水。我们几个妹夫都离他远远的,生怕唾沫溅到了脸上。但大姐夫却不以为然,依然想靠近我们,把生活中想不通看不透的问题,一一倾诉一遍。让我们几个评论一下,是否像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有一次,也是在中秋节的晚餐上,我们几个姐妹夫都聚在一起。相互喝酒聊天,这时,大姐夫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有一家人,老父亲生病住院了,非得要开刀做手术。但手术费高达30万元,老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最富有,是个包工头。就站出来说,老父亲的30万元手术费,我们几个儿子平摊,每人出10万。这时,老二、老三都睁大了眼睛抗议道:“其一,我们没有存款,其二,孩子还在上大学,需要大额学费。你让我们如何凑够这10万元手术费?这件事,只能按照每个人的收入条件,来尽量凑一些费用,不能一刀切,每人都出10万是不合理的。”于是,三个兄弟闹得不欢而散。这时,大姐夫就问我们三个妹夫,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时候,二姐夫评论道:“作为老人的大儿子,生活富裕,收入颇丰,应该为父亲的手术费多付出一些。而作为老二老三,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在生活上多付出一些,尽力陪护在医院,多照顾一点老父亲的生活起居。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了合理承担责任的方法。”但三姐夫却巧妙地移开了话题。首先,三姐夫举起酒杯,看看窗外的明月,便即兴诵诗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表达月亮和故乡的诗作,每人都得诵诗一首,来表达明月和故乡的情调。如果谁没有诵出这种诗,谁就惩罚一杯酒。直到喝倒为止。三姐夫放下满满一杯酒,伸出手掌,示意让大姐夫跟着诵出古诗。大姐夫在头脑中酝酿了一下,转动了一下眼珠,便随口背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姐夫一气呵成,把苏轼的水调歌头背诵了一遍,也稳稳当当放下了一杯酒。把手势又对准了二姐夫,示意二姐夫接出下文。二姐夫不甘示弱,直言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又顺利诵出了一首诗词,也心满意足放下了一杯酒。此时,二姐夫知道三姐夫开了头,已诵过诗作了,便用指势指向我,示意我接下文,我一时竟理屈词穷,怎么发挥脑筋,也想不出一首关于明月故乡的诗作。那个时候,我也感觉奇怪,怎么就回答不上来呢?估计已经喝多了不成?最后,我又比他们多喝了两杯酒。这两杯酒,真的难以下咽,肚子里已翻江脑海,却还得再灌两杯酒下去。迫于男人之间的角斗,为了男人的气魄,我闭着眼睛。喝下了这两杯让我醉倒的酒。喝完,就怎么也睁不起眼皮了,耷拉着脑袋,趴在了餐桌上。只感觉头晕目眩,胸口的酒水就像要呕吐出来,让我难受之极。还没等我起身去室外,喉咙一时控制不住,全把胃里的酒水和食物呕吐了一地。自己也被姐夫们扶进了卧室,迷迷糊糊中又睡过去了。直到第二天早晨,口腔里全是酒味,头还是晕晕的,就像害了一场病似的,浑身无力。这时,我内心不断责怪自己,太贪杯了,下次打死我也不喝了。
谁知,到了第二年的中秋佳节。我们几个女婿又聚到了丈母娘家,我不但把醉酒的丑态,忘得一干二净。还忘了自己醉酒时发下的誓言,今后会滴酒不沾了。当大姐夫又把我们几个酒杯倒满后,继续鼓励夸奖我们说:“男人在外,全靠朋友帮扶,男人不喝一点酒,岂不是白来世间走一回。”我看到二姐夫和三姐夫也喝完了,喝完了第一杯酒,他们面不改色,从容应对。我觉得在男人面前,就算喝趴下,也不能丢下面子,做个缩头乌龟。便把以前的戒酒誓言,抛在了脑后。就端起酒杯一口闷。喝下了一杯酒,那股强劲的酒气,直冲天灵盖。这杯烈酒如同利刃一般,割裂着喉咙,让人有撕裂的疼痛。这时,大姐夫看到哥们几个都状态不错。便又突发奇想道:“我们来个猜谜语的游戏吧,谁答上来,就少喝一杯酒,谁答错了,依然惩罚一杯酒。”说完,大姐夫首先问二姐夫说:“打一城市名,两个胖子?”二姐夫是个木匠,头脑也灵活够用,眼珠一转便回答道:“合肥。”大姐夫便微笑着点头道:“对对对。”二姐夫便满意地放下了酒杯,轮到二姐夫出题的时候,二姐夫不慌不忙,稍稍在头脑中酝酿了一下,就问三姐夫道:“拆信?打一城市名。”三姐夫是个老师,自然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便想了一会儿,就直接回答道:“开封。”二姐夫点头回应道:“对了。”这时,轮到三姐夫考我了,我看着三姐夫的脸色,心里有些胆怯了。三姐夫却没偏袒照顾我,依然把谜题报出来问道:“过双节?打一城市名。”我却真的难到了,怎么也想不到一丝谜底答案,我却心有不甘地问道:“谜底是啥呀?这也太难了。”三姐夫却一脸笑容道:“一点都不难,同时过两个节日,就是重庆呀。”我一时恍然大悟,竟意外没想出来。那一天,我硬着头皮,又多喝了两杯酒,而那个最先醉倒的人依然是我。
想到这几年,在丈母娘家过中秋节的日子。每次,都让我喜笑颜开,而且,酒足饭饱,尽管我次次被灌醉,但心里踏实知足,能为家人带来快乐和喜庆,就算再醉一次,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