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开】水晶饼(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开】水晶饼(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69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发表时间:2025-10-03 21:43:43
摘要:一年一度中秋节到了,农村人喜欢把中秋节叫八月十五,就好像把母亲叫妈一样。我就喜欢叫八月十五,这样既感到亲切,更觉得农村人实在。

一年一度中秋节到了,农村人喜欢把中秋节叫八月十五,就好像把母亲叫妈一样。我就喜欢叫八月十五,这样既感到亲切,更觉得农村人实在。
   记得有一年,村里一个上大学的学生回村,正赶上过节,他口口声声把八月十五叫中秋节。他爸实在听不惯,就说:“你狗吃麦青呢?还装羊?念了两天半书,就把八月十五忘了?一口一个中秋节,把这话拿到学校去说吧!”到现在,人们还把这事儿当笑话讲。
   八十年代初,农村还没实行生产责任制,一切都是大锅饭,农民生活没有保障,吃的是粗粮野菜,一年到头分的粮食连半年都不够,人们日子过得很艰难。从我小的时候起,每到八月十五献月亮,奶奶早早地就犯愁:拿什么当贡品呢?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奶奶会提前把捂好的熟柿子,跟村上关系好的人家换些枣儿;有的人家有石榴,就摘几个给奶奶。记得有一年实在没什么贡品,奶奶在一个大土塄上,用竹竿打了一碗红红的酸枣,也把这酸枣当成了贡品。奶奶说:“贡品不管是什么,总得凑够五样,这样才吉利。”
   有一年,生活稍微好了些,父亲上街赶集,奶奶让他回来时买一斤点心。农村好多人把这种点心叫水晶饼,按奶奶的话说,这就是月饼。月饼、月饼,本就是给月亮吃的。
   我们这儿原来就有个乡俗,八月十五供给月亮的食物,包括水果、点心、月饼之类,得看好了,稍不留神就会被一群小孩偷吃。这在当时也见怪不怪,有些孩子从这个村“偷”到那个村,还有的是你偷我的、我偷你的。
   那年,奶奶提着小凳子在院子里守着贡品。狗娃和毛蛋早就惦记着要偷奶奶给月亮的贡品,见奶奶在看着,就在门外瞅着,想等奶奶进房子或厨房的机会下手。他俩等了好久,见奶奶没动,正准备起身走时,看见奶奶站起来了——她老人家坐久了,起身揉了揉腰,迈着小脚慢慢往自己房间走去。她觉得都晚上快十点了,该没人偷了。
   奶奶前脚刚踏进房门,狗娃和毛蛋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到院中间的贡桌前,偷走了两个石榴和几个水晶饼。等奶奶从房间出来,一看贡桌上一片狼藉,就知道有人动了手脚。没过一会儿,我从外面回来,奶奶一说,我就知道是狗娃和毛蛋干的。第二天上学时,我一问他俩,他俩都笑嘻嘻地点了点头。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谚语:“贼不打三年自招。”
   那晚献完月亮,我向奶奶要水晶饼,奶奶说:“你还想吃呢?不知道哪个千刀刮的偷走了,没了。”我一听特别气愤,偷别的都行,怎么偏偏偷我最爱吃的水晶饼!说实话,那晚我也偷了两家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柿子、红枣,有一家还有一串葡萄,就是没偷到我爱吃的水晶饼。
   水晶饼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我常常记得,一咬开,里面的青红丝、冰糖,那甜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我从小就爱吃甜食,有一年春节,奶奶和母亲蒸了甜米饭,我一口气吃了两碗,最后连奶奶都怕了,怕我吃太多不消化。
   奶奶疼我,我爱奶奶。奶奶就算有只虱子,都要想着给我留条腿。因为我跟奶奶睡,她常给我讲故事、讲笑话,还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有时候会想,奶奶一个小脚女人,肚子里怎么能装下那么多东西?又想着,什么时候我能像奶奶一样,肚子里多装些学问。说实话,我小时候不怎么黏母亲,就黏奶奶,因为奶奶最疼我,就算我做错事,她也舍不得打我。奶奶知道我嘴馋,总把好东西留着给我吃。
   记得还有一次,奶奶去姑姑家前,告诉我她箱子里有三四个水晶饼,是特意给我留的。我一听内心十分高兴。那天是星期六,我就馋得不行,马上翻箱倒柜地找,终于找到了。我吃了两块,然后去地里拔草,剩下的两块装进书包,准备星期一带到学校吃。
   星期一早晨,我去拿书包,大吃一惊,不知道什么时候老鼠把书包咬了个洞,那两块水晶饼被吃得干干净净,好在老鼠没咬我的书。我哭着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吃惊,这书包是她刚从县城给我买的呀!母亲连忙说:“时候不早了,妈给你找原来的书包凑合用,下次再给你买新的。”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想,奶奶疼我,却也“害”了我,好好一个书包被老鼠咬了。这都怪我呀?我越想越恨老鼠,心里盘算着下次买包老鼠药,把它们全部毒死;又想着让奶奶养只大花猫,把家里的老鼠都吃光,再也不让它们害人。
   日月如梭,时间过得飞快,村子的面貌变了,村里的一切好像都变了。我中学毕业后回生产队劳动,后来又在一家乡镇企业工作。每到八月十五前,厂里会发一份水晶饼、一份月饼。那时奶奶已经去世了,献月亮的事就由母亲来办。她会把我带回来的水晶饼和月饼都拿出来,再配上些别的贡品,反正凑够五样就行。
   现在八月十五,献月亮的水晶饼、月饼再也没人偷了,家里也没有老鼠了。母亲通常到半夜才把贡品收起来,有时候忘了,第二天收起也没事。后来,我媳妇也跟着母亲学献月亮的规矩,每到八月十五也会摆上几样东西,听母亲说有些是嫦娥喜欢吃的。
   我也从一个年轻小伙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但几十年来吃水晶饼的习惯没变。那裹在饼里的青红丝和冰糖,咬下去时冰糖会发出脆响,软中带硬的口感,还是让我口水直流。有一年儿子、女儿回家过八月十五,儿子特意叮嘱媳妇:“记得给爸买一盒水晶饼,那是爸最爱吃的。”平时我赶集或者去超市,碰到水晶饼,总要称上一斤左右。
   水晶饼也好,点心也罢,都是我最爱吃的。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不习惯吃月饼,再高档的月饼,到我口里都觉得变味了。
   那水晶饼,在我心里永远是美好的味道。
   (原创首发)

共 2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水晶饼”为情感纽带,串联起农村八月十五的民俗记忆与个人成长故事。作者用质朴鲜活的语言,从村民对“中秋节”与“八月十五”的称呼差异切入,勾勒出八九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图景——物质匮乏时,奶奶为凑齐五样贡品的奔波、孩童偷食贡品的趣事,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晶饼不仅是味蕾的记忆,更承载着奶奶的疼爱与亲情的温度:奶奶特意留存的水晶饼、因贪吃水晶饼被老鼠咬坏书包的插曲,让寻常点心成为情感的寄托。随着时代变迁,农村面貌与生活条件改善,偷贡品、闹老鼠的场景不再,奶奶也已离世,但水晶饼的味道始终未变,成为作者联结过去与现在的精神符号,蕴含着对乡土岁月、至亲之人的深深眷恋。推荐阅读【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10-03 21:46:38
  本文以“水晶饼”为线,串起乡土记忆与亲情暖意。从物质匮乏时的偷食趣事,到奶奶藏饼的疼爱,质朴文字间满是生活气息。水晶饼既是味觉符号,更是岁月载体——它见证农村变迁,承载对奶奶的思念。作者对水晶饼的偏爱,实则是对纯粹过往的眷恋,平淡叙事中藏着最动人的情感力量。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3 21:54:31
  编辑的挺不错,编按写的实在,也写出了新的水平,把文章也挖掘的深,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3 21:57:42
  把“水晶饼”叫月饼,写出了那个峥嵘岁月的年代,人们生活的不易,写出了自已的感慨,字字句句打动人心。
3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3 21:59:31
  “水晶饼也好,点心也罢,都是我最爱吃的。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不习惯吃月饼,再高档的月饼,到我口里都觉得变味了。那水晶饼,在我心里永远是美好的味道。”文章收尾也好,令人回味无穷。
4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3 22:45:12
  这篇文满是烟火气!狗娃毛蛋偷水晶饼的机灵、“我”丢饼后的气愤,像极了小时候的我们。最动人的是奶奶的疼惜,留饼、讲故事,连“有虱子都要留条腿”的比喻,直白又戳心。水晶饼早不是简单的点心,是藏在岁月里的爱与乡愁,读着让人鼻头发酸又心头发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