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桃源诗岛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桃源】蓝的构建(外三首)

编辑推荐 【桃源】蓝的构建(外三首)


作者:蒋玉龙 秀才,183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发表时间:2025-10-03 23:49:58

⊙蓝的构建
  
   无法摒弃自己
   像天空无法摒弃
   那些蓝。世间万物应默许
   一个抒情方式
   对一滴小水珠来说,亦如此
   一种事物的出现
   将预示着另一种事物的消失
   可蓝,会消失吗
   若消失,又将如何
   对一个过于宏大主题的深度思考
   通常我们将它交给时间
   问题在于,时间真实性的质疑
   由此,空间可能一再错乱
   精神病院治疗的不都是精神患者
   可能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天才
   在蓝消失前,每个关乎未来的念想
   都将受制于贪婪的秉性
  
   ⊙释义
  
   雨不是一下子落下来的
   风知道,从哪一面去区分
   水的存在形式
   无疑烟花的存在
   只为刹那的美,璀璨
   绽放后
   一切终将趋于宁静
   黑夜是为白昼而生的
   蜡烛焚烧自己
   不为看清一生
   只在点亮黑夜
   正如那些空腹的呐喊,不为叫醒
   只在释放内心
   那只斑斓猛虎
  
   ⊙动容
  
   开启老屋的一盏灯
   是否,要比开启一扇窗
   难一些?时光已老
   在尘灰落满灶台的记忆里
   那些从熟悉变得陌生的老物件
   瞬间没了应有的色彩
   我已不愿动用意象的描绘
   重返过去的时光
  
   一栋屋子的老去
   比我的老去更令人动容
   时间已不敢借助空间的阔大
   来诠释活的真义
   我要打破这陈年的坛罐
   在墙角霉菌
   吐出第一根银丝之前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
   开灯的绳
  
   ⊙在一座城寻找一个人
  
   在一种状态里艰难得久了
   我也成了这种状态
   多年前的那个
   写出一个人一座城的诗人
   不知道,阳光肆虐的城市里
   还有另一个自己
   往事一般蛰伏在伤口
  
   灯光是后来降临的
   窗外的黑
   仿佛突如袭来的一阵寒流
   从一颗心的距离出发
   去潜移另一颗类似空了的心
   除了一等再等的等
   多少人都无法拒绝寻找的残忍
   由此,这一指可量的距离
   让我们用尽了一生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共 8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组诗以《蓝的构建》为引领,通过四个相互关联的乐章,完成了从宇宙宏大到个体存在的诗意勘探。整组作品在哲学思辨与生活具象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呈现出深邃而克制的抒情风格。《蓝的构建》以“蓝”这一意象开启了对存在本质的追问。诗人通过“天空无法摒弃那些蓝”的隐喻,探讨了个体与本质的不可分割性。随后将“小水珠”与“过于宏大的主题”并置,在微观与宏观的张力中展开对时间真实性的质疑。结尾处“精神病院”与“天才”的辩证,更是对认知界限的深刻洞察。《释义》则转向对存在价值的探讨。诗人以“烟花”“蜡烛”等易逝之物,揭示瞬间与永恒的辩证关系。“空腹的呐喊”与“斑斓猛虎”的意象转换,尤其精妙地表现了内心能量的压抑与释放。《动容》通过“老屋”这一记忆载体,处理时间对空间的侵蚀。诗人将屋子的老去与自我的老去并置,在“开灯的绳”这一日常细节中,找到了对抗遗忘的微小胜利。《在一座城寻找一个人》将视角转向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从一颗心的距离出发/去潜移另一颗类似空了的心”等诗句,精准捕捉了都市生活中的疏离感与寻找的徒劳。整组诗最可贵的是其思辨的深度与诗意的密度达到了和谐统一。诗人善于在寻常物象中开掘哲学意蕴,让“蓝”“老屋”“蜡烛”等意象承载起超越本身的思考。四首诗看似独立,实则构成了从宇宙到个体、从存在到记忆的完整探索链条。语言方面,诗人摒弃了直白的抒情,转而采用克制而富有张力的表达,使诗意在留白处悄然生长。这种将抽象哲思与具体意象完美融合的能力,正是这组诗最动人的品质。上乘佳作,推荐赏阅!【桃源编辑:冰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泉        2025-10-03 23:52:41
  感谢蒋老师赐稿桃源诗社!欣赏佳作,韵味无穷!祝您双节快乐,秋祺文美!
以文会友,与诗同行;让生命之花,盛开在文字的海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