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遇】有个女孩叫梅朵(诗歌)
一
她的名字是经幡抖落的碎音——
唐古拉的风刚舔过冰川,就裹着这两个字
往转经道飘。沾了雪粒的凉,却没冻透
是阿妈揉酥油时,指缝漏下的那点温
凝在她编红头绳的指节,绕三圈
就成了藏袍襟角的结。
有人说像格桑,太野了——
格桑敢往石缝里钻,她只守着转经筒旁的草坡
转经人推第三圈筒时,风就卷着她的名字
贴在玛尼堆的刻字上,像粒没敢落地的星子
不晃眼,却亮着。
酥油茶在铜壶里咕嘟时,她的名字就融了
混着奶皮的香,漫过帐篷的毡帘
喝的人咂咂嘴,没说什么
只觉得远道而来的慌,被这两个字
焐得软乎乎的,像揣了团刚融的雪。
二
她的红是高原烧得最烈的焰——
从藏袍领口漫出来,漫过腰间的银饰
叮当作响,是没说透的心事在跳。
夜里坐在帐篷前,月光漫上来
红就软了,软成刚化的雪水
顺着指尖往下淌,滴在草叶上
是带香的露,沾了她的体温。
别说是冷的——
这红裹着的暖,是火塘里烧到一半的柴
是给晚归牧人递奶茶时,杯沿蹭过的热
是她低头理藏袍时,耳根漫开的晕。
风一吹,这红就往星空飘
不是要飞,是把高原的夜
染成了浅红,像她藏在心里的话
没说,却亮着。
三
她的歌从雪山深处流出来——
没谱子,没实字,就像溪水流过石头
清凌凌的,带着雪的凉,又裹着草的嫩。
唱给早起的牛羊,它们停在坡上嚼草
唱给天边的鹰,它盘着圈不肯走
唱给转经道上脚步沉的人,转经筒忘了转
歌里有阿爸说的海,蓝得像天倒过来
有牧人指的路,往南走就有花开
有她没见过的城,灯火比星星密。
风把调子吹得漫过山谷时
听的人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地方
被这歌填得软软的——
不是满了,是像刚喝了口酥油茶
烫了舌尖,却暖了心口,连风里的沙
都变得软乎乎的。
四
转经筒转第三圈时,他撞进她的影子里——
靴上沾着异地的土,眼里带着山外的光
像她歌里没唱过的亮。他说“你的歌好听”
她的脸就红了,像藏袍上的红漫到耳根
手里的转经筒没停,铜环却碰着他的袖口
叮铃响,像转了千次的经筒
终于把他的脚步,转到了她的路上。
他们坐在玛尼堆旁,风把话吹得轻轻的——
他说山外的桥,跨着比草原还宽的河
她说坡上的草,开春时能没过脚踝
没说爱,没说等,只说“下次转经,还在这里”。
他走时,她把刚摘的格桑花别在他衣襟
像把自己的心事系在了他的靴底
花谢了,可那点香跟着他走了很远
远到他夜里想起,鼻尖还留着
高原的暖,和她没说透的慌。
五
她的帐篷是高原上的小窝——
火塘里的柴烧得旺,火星子跳着
溅在铺着毡子的地上,像碎星。
酥油茶在铜壶里咕嘟,奶香漫着
阿妈教她揉糌粑,掌心要圆,力道要匀
教她听风里的消息:风往南吹,牧人要归了
风带着雨味,就该收青稞了。
她把帐篷收拾得妥帖——
墙上挂着她绣的格桑花,针脚细细的
像她的心思,软而密。夜里缝藏袍的扣
火塘的光映着她的脸,暖融融的
想着转经道上的遇见,嘴角就弯了
针脚歪了两针,她笑着拆了重缝
帐篷外的风再冷,也吹不进这烟火气
只把她的笑,吹得轻轻的
飘在帐篷顶上,像朵软云
裹着酥油茶的香,和没说出口的盼。
六
她不只是唱歌的姑娘——
她把草原上的羊毛,捻成线
织成毯子,织成藏袍,织成带着高原温度的物件。
羊毛是刚剪的,带着草的味
线是她亲手捻的,绕着指尖转
织的时候,她把草原的绿、雪山的白
藏袍的红,都织进布里
像把高原的美,绣在了日子里。
她教村里的姑娘织——
教她们看羊毛的软,辨线的韧
教她们把心里的盼,织进针脚里。
织好的毯子被山外的人买走
带着高原的风,带着她的手温
去到遥远的地方。有人说
“这毯子暖,像裹着雪山的光”
她听了就笑,像听到自己的歌被人喜欢
没说等,却把日子过成了等的模样——
织毯子时,想着他会不会看见毯上的梅朵
唱歌时,想着他会不会听见风里的调
转经时,指尖划过经筒的刻字
就像碰着他当初说“好听”时的声线
她不慌,像高原的雪,慢慢落,慢慢融
等风把他的消息带来,等月光把他的影子
映在她的身旁,等转经筒转够千圈
等她的歌,终于唱到他的耳边
轻轻的,像最初遇见时
风里裹着的,那点没说透的爱。
原创首发。2008年6月于酒泉,选入诗集《神识慧根》,2008年10月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