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为那片红焰请画师(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为那片红焰请画师(散文)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发表时间:2025-10-04 21:45:50
摘要:从新添乡太阳村插队回城已54年了,有时难免要怀念那儿的村民的。尤其钟爱的枇杷茶花更是怀念极了,我也曾想:约当年一块在太阳村插队的知青一块去那儿看看.那儿风景秀美,于是我想到原文化馆馆长,知名画家赵文川先生,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太阳村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真是美哉,妙哉.我想了想,就前去上门请他.就了了这桩心思。

从新添乡太阳村插队回城已54年了,有时难免要怀念那儿的村民的。尤其钟爱的枇杷茶花更是怀念极了,我也曾想:约当年一块在太阳村插队的知青一块去那儿看看.那儿风景秀美,于是我想到原文化馆馆长,知名画家赵文川先生,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太阳村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真是美哉,妙哉.我想了想,就前去上门请他.就了了这桩心思。
   今年中秋,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荥经县城,,心都醉了。刚修成的若水古镇,气势恢弘,论季节,正是金秋桂花飘香,香满古镇家乡荥经的秋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云峰寺。一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身儿虽过时,可她那一片姿色啊,比起秋开的群花还美得耀眼,令人心颤!。
   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秋色。如你一到太阳村,山秀水清,花香醉人,就连山间路边野草也异香扑鼻,当年在我住的知青房,周围,我种的枇杷茶也高与屋齐,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枇杷茶花。不见枇杷茶花,你是不容易读懂古代大诗人的“秋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想看茶花,正是金秋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一次去大理采风听当地诗人说:“大理茶花如海,一望无际连天接,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波涛汹涌,令人心旷神怡。”
   可大理花需多如大海,茶花也是最美的。可是这种美比起太阳村却逊色多了,我在那儿五年多,与茶花相依相偎.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我同村民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培养出绝色的枇杷茶花可以说在"花谱"中名列前茅。
   太阳村石华芳就是这样一位种茶高手,当年我在房屋背后,山间田野,常会遇到他。一把锄头,一把铲,两把剪刀,两水桶,太阳村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从太阳村延伸到宝峰乡,上坝村,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天边。石华方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还有翠花蕊,……名目花色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一次有个外国佬伏在茶花丛中,一拍就两小时。”
   石华方对我讲:“人们常说:看花容易栽花难,管理护花难上难.”
   我说道:“不很难,也不容易。我翻"花谱"对他又讲:"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就像古人写诗有婉约又有豪放。这儿山不高而幽,水不深而秀,可美中不足竹林太密,会滋生顶讨厌的是偷心虫。又叫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为捉它不知操了多少心呢。”
   我说打农药把它赶尽杀绝!"
   石华方摆手说:“干不得,毁花不美是小事,可茶之味不香不纯,口感受损,农药残留对人体危害更令人担忧,再说传了出去,茶无卖价,进不了市场,咱农民吃"铲铲"!”
   我不觉噢了一声:"是啊!现人得怪病多,癌症不少,都喜欢吃纯天然无公害食品,味道好又安全"。
   这时画家赵文川大驾光临,他脱下外套,把画架一撑,手舞画笔,在瓷盘中将红,黄,蓝,白,青绿调在盘中,吐掉口中刚点燃的"大重九"香烟,用他那书卷气的神来之笔一支笔在宣纸上舞动,色彩随着笔尖翻飞,不到五分钟,勾勒出一幅幅枇杷茶花如诗还倾含花香,画中意境深远,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将他心境与情感融入其中,让我们在场28个知青感到惊讶,沉浸在这美妙的艺术世界中,久久不愿离去,一会,石华方大声惊叫起来,跑到坝中找到正在喝茶的我们:"蜜蜂!蜜蜂!"我问他怎么啦?"他又比又说:“一群蜜蜂飞在那幅茶花图上不走了."说着他伸出两臂,搂抱住赵文川先生大声说:"神笔马良,神笔马良"!。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爱茶如命的50多年的种茶人。如果要他离开这茶园,除非刀架在他脖子上,他刚立一会儿,又匆匆进入枇杷茶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这茶,不仅为村民创收,还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村上幼儿园赵阿姨老师领着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赵文川愣了愣,立刻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他的脑子,他立即掏出包内数码相机"咔嚓嚓"地拍下这令人兴奋的画面,又拿起画板描了起来.今天有幸得到这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中秋过后去加拿大找那位丹青能手卓娅,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模仿为我再画一幅茶花画儿吧。

共 22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十四年光阴流转,插队岁月的记忆却在时光里愈发清晰。太阳村的山水、村民的笑颜,尤其是那艳若火焰的枇杷茶花,成了作者心中难以释怀的牵挂。为将这份惦念定格,作者邀知名画家赵文川前往故地,用笔墨勾勒太阳村的独特风貌。文中,从荥经县城的金秋盛景,到云峰寺的雅致花事,再到太阳村枇杷茶花的惊艳,字里行间满是对故土的热爱。种茶人石华芳的坚守、画家笔下茶花引蜂的奇趣、孩童们与“童子面”茶花相映的纯真,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既有对插队岁月的温情回望,也藏着对劳动之美、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的深深赞颂,让一段尘封的记忆在文字与想象的笔墨中,焕发出鲜活的光彩。推荐阅读【编辑:清风一缕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10-04 21:49:39
  文字饱含知青情怀,以枇杷茶花为线,融乡情、画意与劳动之美,质朴真挚,于细节中彰显生活本真与创造之美。
2 楼        文友:闰土        2025-10-04 22:19:41
  文章层次分明,有立体感,写意深刻,把插队的点滴生活真正写活了。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语言接地气。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