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听雨随想曲(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听雨随想曲(散文) ——时过境迁的心境


作者:叔洪 童生,95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发表时间:2025-10-06 20:45:42
摘要:一次偶然,静观着雨滴击打树叶,不禁联想起在南方看到的雨打芭蕉的景象,思绪翩翩,浮想联翩……

我听雨的这个地方有点特殊,是在卫生间。你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卫生间是方便盥洗的地方,在这么个地方听雨,能听出什么好心境。我说的卫生间不是大众眼里的那种单元式楼房里私密的卫生间,是在外跨的楼梯休息台上,面积很大,墙和地均有瓷砖,干净舒适。后面有大窗户,开窗看到后院,有树和绿地,还有一块开垦不大的菜地,菜地和绿地的尽头是人家养鱼的水塘,有鸡鸭鹅。每每春风乍起,春姑娘脚步姗姗,冰还没完全溶解时,鸭鹅却已在上面蹒跚舞蹈了。每当看到这番景象,不禁感叹,知水暖的不仅是鸭,还有鹅,蛙也应排列其中。
   打开后门,通向水塘通道两边栽了树,水塘边是我亲手栽的香椿树。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把香椿树上钻出的嫩芽摘下来,洗净切碎,打上鸡蛋调后,或炒或煎,绝对是下酒下饭的佳肴。在时时害怕农药污染的年代,这种原生态,无污染,纯绿色的有机食品,不仅受到家人的喜爱,邻居和亲朋也会享受到这种特殊的待遇。
   卫生间装有对拉门,宽近三米。楼梯旁栽有三十年的大树,浓绿婆娑,遮荫蔽日,炎炎夏日,前门后窗打开,凉风飘过,是纳凉休闲的极好地方,绝佳的避暑胜地。闲暇时,放一小桌,泡杯香茗,打开录音机,坐在靠椅上,手持书卷,品着茶,听着音乐,蛙鸣蝉声相伴,思绪在想象的天际遨游,书中美好的语句在美妙音乐的烘托下回荡,让你联想翩翩,尽情享受那一份惬意和恬淡。
   什么叫其乐融融,什么叫神仙过的日子?我看不过如此,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份心情,如何去理解,懂不懂得享受,怎样享受。
   在房地产开发大潮的推动下,城市周边的土地早已被蚕食殆尽,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水泥森林”独具风格,裸露土地很难见到,更别说蝉鸣蛙叫了,就连本应经常围绕在人们身边的麻雀和燕子都很少见到。在水泥钢筋组成森林中,这弹丸之地还保留着二十几年前的模样,盛夏入伏后听到绿蝉鸣叫着“伏天儿伏凉儿”独特的悦耳音乐,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享受,可谓得天独厚。
   我到卫生间抽烟,外面突然下起了雨,挡在了卫生间。雨大风小,打开卫生间后窗,一边抽烟,一边欣赏外面的风景,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雨滴落下打在树叶上发出的嘀嗒声,不由得冒出“雨打芭蕉”的情景。
   雨打芭蕉只在南方才能看到,北方绝对难见真面目。北方有雨,无芭蕉,欣赏不到,令人叹息,一丝遗憾在心头回荡。如果北方有芭蕉,下雪时落在芭蕉叶子上,美的景色一定令人赞叹不已,可惜这种北国风光南方人同样无法欣赏。
   外面的雨时急时缓,雨滴砸到树叶上,一下子低落了下来,作用力消失后又突然弹起。在雨滴的作用下,树叶上下不停跳跃,我的思绪飞到了芭蕾舞台,树叶的起降就好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竖一收,伴随着天真烂漫小天鹅竞相跳跃,在曼妙的音乐下翩翩起舞,动作之优雅,身段之秀美,情不自禁犹如置身南方,感触天鹅在芭蕉林中游弋。置身这美仑美的情景中,真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雨滴有急有缓,树叶时上时下,如同波动琴弦的柔指,上下翻飞,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嗒……富有节奏感,让你如醉如痴。雨缓急快慢滴落在树叶上,形成错落有致的敲击,就像音乐的轻重缓急。一排排的树叶,犹如钢琴的箭,上下跳跃,此起彼伏,富有节奏的奏出和谐的音符,流淌出动人的乐曲,美妙动听,其乐无穷。我情不自禁地被这一切带入无尽的想象之中,产生了置身音乐殿堂的幻觉,似乎正在享受一场音乐大餐,不得不令你陶醉。
   胡思乱想的我突然想到,当初制造钢琴的第一人,是不是受到了这雨滴击打树叶或芭蕉叶的启发,树叶时上时下,诱发出琴键快慢轻重,错落有致,才有了音乐弛缓顿挫的美妙变化,形成钢琴特有的万千气象。
   大自然气象万千,都是人类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观察就是艺术的启蒙,是创作的素材,孕育的源泉,感染力所在。钢琴的快慢受雨滴打树叶的缓急启发,写作同样在生活中吸取养分,生活提供素材,启发闪现灵感。没有苹果的坠落,也许就发生不了地球引力学说。生活基础是想象力的原始动力或原始诱因,善于观察是诱发想象力的助产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有心,就可创造出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
   听雨在很多的地方都可以,既有有意者,也有无意人,既可在行进中随时聆听,也可停步驻足,静下心慢慢欣赏。那种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静下心仔细品味。如果雅兴大发,静坐在雨中的凉亭,沏上一壶粗茶,备上两个凉菜,斟上一杯浊酒,手握诗稿,评茶品酒,欣赏诗文,在深奥粗浅中享受那种或浓,或淡,或丰富多彩,或恬淡多情的意境。
   听雨还会在雨声的大小中听出变化节奏,在雨的急缓中听出意境,乃至因雨的变化而促使情绪变化,让你领悟到在平时难以领悟的情怀,让你心境变得时而激昂,时而恬淡,情绪随着雨的缓急起伏跌宕。
   情绪的变换,改变着不同的心境,听出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感悟,得到不同的收获。既然会有变化中的雨,必然会在变化中悟出不同感觉的心境。不要让过于纷繁的世界干扰太多情绪,更不要让无谓的情绪变化改变心境,静下心来便会心旷神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认为正确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要被外界干扰所左右。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才会使自己的脚步踏实而沉稳。
   听雨并不是南方人的专利,雨点更不是非芭蕉叶子不打。悲伤忧郁的情绪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主基调,就好比炒菜时的酱油,只是一种调味儿品,是咸淡的附属,绝不能代替盐,成为烹饪的主角。不管什么事,也不管大小轻重,主次总要分明,主次不分,那别的一切都是盲从。
   我虽是北方人,生长在北方,还真就听过和看过雨打芭蕉。那是我在南方服役时的一个深秋,当时被战友误会,心情很糟糕。外面下着雨,我独自一人来到一空房,面对窗外的湿地,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凄苦的秋雨,听着雨滴无情击打着因秋霜侵袭,凋谢枯萎,凄惨的芭蕉叶。看着被雨滴无情敲打的芭蕉枯叶,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欣赏荡然无存。
   三十年后,看着雨滴击打树叶,怎么也找不到雨打残蕉叶时那种翻江倒海般的伤感,再也生发不出当时的心境和感受。面对的都是雨,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这如此不同的反差来自哪里?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人生中经历了太多的事,一切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同样的场景会给你不同感受。
   站在北方的土地上,听着雨打树叶发出的声音,与乐曲中描绘的雨打芭蕉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同小异,感受却不同。当初聆听雨打芭蕉的声响,不像音乐中所描绘的那样销魂,更不像音乐中的如诉如泣,那是因为不同心境产生的不同感受罢了。听过雨打芭蕉乐曲的人,都会被那些所谓的乐曲或文人的过敏神经所感染,把一副本来很好的心情,生生的就给拖入了无尽的悲伤和落魄之中,让音乐把自己的情绪囿于之中而又不能自拔,最后不得不把自己一步一步拖入抑郁的境地,想来也的确有些可悲。
   对于一个人来讲,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经过深刻思考才会产生独到的观点,所有的事只要从客观现实出发,就不会使自己的脚步离着平坦宽畅的路太远。在些事情出现后感到困惑时,只需冷静下来思考,采取换位的方式应对,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事情,原来再简单不过了,不必费尽周折,也会迎刃而解。站在自己的角度,死抱着自己的观点不放,往往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让脚下的路越走越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把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做一比较,便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在,豁然开朗,找到最适合的解决办法。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会越走越宽。
   有人说观雨不如听雨。闭着眼听雨虽不那么直接,却可以唤起无尽的想象,效果更好。有人则说观雨的优势超于听雨,观字当头听也就在其中了,既有直观又有想象。孰好孰次莫衷一是。其实没必要做这种无谓的比较,听雨与观雨各有不同,各有所长,可听可观,互为补充,听觉不会产生视觉效果,视觉却不会把听觉排斥,在观的同时听必定渗透其中。听觉视觉共用,相互作用,双重效果远大于单方,更能引发投入,产生丰富想象。对于不大不小、不急不缓的雨,不注意听似乎无声,观却会真切看到雨天一色,飘飘洒洒,漫山遍野。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缥缈迷幻,更能把人的想象力呼唤出来。
   遇事不能太固执,不管正确与否,一条道跑的黑是不可取的,一旦错上加错会把自己陷入无尽的被动中。固执己见往往会把自己陷入困境,老人早就教导我们遇事不要死钻牛角尖,遇事要冷静思考,多方求证,充分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最有效,最正确的解决方式方法,是解决棘手问题的最佳途径。
  
  

共 34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 “卫生间听雨” 为独特切入点,视角新颖别致。作者细腻描摹卫生间周边的自然景致与生活场景,从鸭鹅戏水、香椿炒蛋到纳凉读书,日常细节充满生活烟火气,为听雨的感悟铺垫了生动底色。​行文由听雨的感官体验延伸,将雨滴打叶比作芭蕾舞姿、钢琴演奏,联想巧妙且富有画面感,更由此生发对自然与创作关系、生活观察意义的思考,兼具情趣与哲思。同时,作者穿插南方雨打芭蕉的回忆与今时北方听雨的对比,在心境变化中传递出对人生主次、处事方式的通透感悟,情感真挚且有深度。​文字语言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却在平淡中见真味,是一篇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的佳作,尽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敏锐的感知力。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10-06 20:47:26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的佳作,尽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敏锐的感知力。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