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走过的教书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走过的教书岁月(散文)


作者:忆生 布衣,12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发表时间:2025-10-08 05:34:56

九几年江西师大毕业,我分配到吉安一中教书,那时候师范大学生,倘若没有特殊的社会关系或人脉,无一例外都是分配到学校当老师,专业十分对口。
   世界很魔幻,在如今无数人想拥有一个教师编制的时代,当年却是出奇的冷落,大学毕业生并没多少人愿意做老师,包括我,也不过是迫于无奈。因为那时企业的待遇远远高于教师行业,我们市里的赣新彩电、制药厂、有限电厂、线材厂这些大型企业,在当时都是所有人眼里的香饽饽,能分配到这些企业工作绝对会让人羡慕不已。我就有一个高中同学技校毕业,不知道怎么就进了赣新彩电,听说他光年终奖就有一千多,可我那时候每个月工资才一百六十多,真是让人眼红得要死。
   不要说我被金钱引路,在那样的时代,多一分钱,生活就多了一条缝隙,我们可以去憧憬。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虽然老师这个不起眼的职业在当时并不那么热门,但确实一点都不显得卑贱,尤其在我今天回想起来,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教的并不是主科,但家长无论在哪个老师面前,都会表现得异常尊重,反而是他们显得很卑微,他们那种跟老师说话的语气、表情,足以让我们觉得有一种“高贵”的地位。
   这,是不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无论孩子们的前途怎样,无论家长对老师背后有多少微词和说辞,但大家在共同的目标上,总能和谐相处,一起努力,尽管家长也知道,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恭维,根本不能改变什么,但这种文化姿态,还是没有丢掉。
   时日,有些家庭条件较好或者跟某个任课老师关系较好的家长,也会时不时请老师吃个饭,并要叫齐所有学科的老师参加。因此,每逢有家长请吃饭,班主任就会一个个传达到每门学科的老师,偶有来不了的,班主任也会在饭桌上说明,以使家长不至于感到忽视某个老师。饭后,家长往往还会再给每个老师分发一包香烟,一般是比较有档次的那种阿诗玛或者红塔山之类,不管男老师女老师抽烟的不抽烟的,都有。家长和班主任这种做人做事平整和到位的往事,直到今天都在我的记忆里难以磨灭。
   我至今无法说出这样的聚餐排场,到底对不对,但反映了一个问题——彼此都认为,这是对孩子重视的一种仪式感。
   当时我们班有个学生,吵着要跟我练体育,我便带了他。他们家在学校附近的桥头开大排档,父母都比较忙,我住在学校的时候,他晚上就到我房间里来做作业,我偶尔也辅导一下他。那段时间他父母对我极尽感谢,就是由衷的那种,时不时叫我去大排档吃饭,我总不好意思常去,有时就到学校来拉着去,某个时刻还恭恭敬敬硬塞个红包给我,这在今天看来我真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这样的红包,同样烫手。我至今都觉得,这种“红”,非正色。
   时代终于给理想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现在很多人羡慕老师这个职业了,甚至挤破头要考教师编制,这一方面是因为稳定,另外一方面待遇也不可同日而语,人嘛,都是趋利避害,这是完全可以让人理解的。当然,也有年轻人起了嫉妒愤懑之心,固执地认为老师待遇太好,又轻松,心里上便有极不平衡的看法,而他们却没有看到当初我们老师如何走过的贫穷和平凡,因为拮据,在我们那里老师常常被社会上的人冠以“刮皮师佬”的“称号”,因为某些不能苟同于别人言行的话,别人张口就会来一句“亏你还是老师”。这种极其尴尬无力的场面曾经司空见惯。
   后面由于生活的压力,我在1996年离开了吉安一中,辗转过多个学校,待遇和薪资也逐年提高,直到2003年考调落定深圳。而在后来那么多年的光阴里,尽管待遇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却很少感受到记忆里的那种身为人师的某些温馨。当然,在我的心里,生活还是最重要的,如果说要我回到当初,我肯定不愿意。
   当老师,总让人五味杂陈。回不去的时光,我倒是常常试着回去,并非我的功利心很重,只要养家糊口够了,我不会不满足。教育,是一种需要多种关系支撑的行业,不管怎样,教师这个行业,需要尊重和支持,给点阳光就灿烂,可能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共 15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九十年代大学毕业以后当了吉安一中的老师,但却和许多毕业生一样,非常羡慕那些进入大型企业的同学,源于工资待遇的巨大落差。当然,话说回来,学生家长对老师的异常尊重,常常给作者们带来“高贵”的享受。因此,存在有的家长会时不时地请老师吃饭,饭后塞包香烟的现象。时代终于给理想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现在反过来了,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羡慕登峰造极。一是工作相对稳定,二是工资待遇相对较好。后来,作者03年考调落定深圳。虽然个人收入越来越高,但却很少感受到那种身为人师的某些温馨。但在作者心中,生活比荣誉更重要,那些走过的岁月,只能用来怀念。作者以简洁的文笔,讲述了自己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从家乡吉安辗转落户深圳的心路历程。真情流露,感悟独到,好文,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08 05:38:23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面临很多抉择,有时的选择,自己甚至左右不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必然都和身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至于对错,很难定论。但那段岁月毕竟过去了,过去的,就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双节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忆生        2025-10-08 08:59:17
  是啊,人生难以捉摸,如果当初我有关系进了企业,二十年前就下岗了,现在未必不是在自谋出路。如今想起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我不可选择的熬到了最后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窃喜得跟走了狗屎运一样。谢谢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08 10:29:26
  一个行业,在一个时代的样子,总是过去时,我感觉,教育是需要多种关系支撑的,看似封闭在校园,但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尊重教育的力量,是社会文明的必然。怀才抱器拜读,谨祝忆生老师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忆生        2025-10-08 17:30:35
  谢谢社长点评
3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10-08 12:51:48
  老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特别值得尊重的职业,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当然了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也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忆生        2025-10-08 17:31:00
  谢谢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08 16:17:51
  现在整个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比以前浓厚多了,教师这个职业从之前的落魄到如今待遇的提高,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作者从吉安到了深圳,生活越来越好,却少了当初的温馨,或许是乡愁无处安放!好文,笔风质朴,情感真挚,问候忆生老师,秋安!
回复4 楼        文友:忆生        2025-10-08 17:31:37
  谢谢罗老师
5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10-11 16:56:05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有些难以忘怀的老师,但是这篇文章却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最初的毕业,到后来去了深圳,但是印象最深的却还是初为人师的记忆,可见段记忆对作者的影响,特别讲了收红包一事,我觉得至少作者是个称职 的老师,而且是个清白的老师,中国的人情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老师这个群体,社会其实是寄予了厚望,而且要求很高,一旦有事可能会影响到一个群体的形象。不管怎么样,作者还是守住了初心。好文学习了,祝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