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收获】爱的方向(小说)
爱的方向
李春丽从小就出生在锡林郭勒盟南部的马莲沟村,在她六岁的时候,邻居奶奶家突然来了一个小哥哥,虽然小哥哥只比她大三个多月,妈妈还是让她喊哥哥。
彭雪松是在六岁的时候回到马莲沟村的,他的父母也都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只是早年就去锡林浩特市打工了,后来他妹妹出生了,父母忙于生计,顾不过来,就他把送回到奶奶家,从此他就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
彭雪松的爷爷奶奶家就住李春丽家隔壁,李春丽一家和彭雪松的爷爷奶奶相处很融洽,李春丽的父母和彭雪松的父母也是发小,所以,李春丽的父母对彭雪松也很照顾。
小孩子熟得快,彭雪松刚回到村里,和村子里的小朋友还都不认识,每天就和李春丽在一起玩。两个孩子,在谁家玩,一到饭点也不顾及,就一起在谁家吃饭,两个孩子每天也是形影不离。甚至是两个孩子谁先起床,看到身边没有彼此,都会跑到隔壁找对方。
“这两个孩子的缘分也太深了,除了睡觉,一刻都离不开!”两家的长辈也这样取笑两个孩子。
上小学了,彭雪松每天都是牵着李春丽手一同到学校,放学也是一同牵手回家,回到家也是,谁家先做好饭就在谁家吃饭。
“彭雪松要娶李春丽当媳妇了!”小学校园里,同学们都这样拿他们俩开玩笑,童言无忌,不懂情爱,更不懂什么是娶媳妇,所以,彭雪松和李春丽更不在意同学们的笑话,依然是牵着手上学放学,就这样,过完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
直到他们上了小学四年级,开始懂得了一些男女有别,他们才不再牵手上学,但是还是一同上学,放学后,还是在一起写作业,一起玩。那时候,彭雪松的父母给他带回来很多市里有村里却玩不到的玩具,他们一起玩的从跳棋、军棋、象棋升级到了积木、拼图等,彭雪松的母亲还给李春丽专门买回来两个芭比娃娃,李春丽装在书包拿到学校,引来众多同学的羡慕。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转眼彭雪松和李春丽以优异的成绩靠上了初中,不过不是分配到一个班级,他们俩平日里的交集就少了。
周六日都要从学校回家,彭雪松开始和男同学相跟着回家、上学了,李春丽也和女同学一道走路了,青春期的他们也懂得避嫌了。只是遇到风霜雨雪天气,彭雪松还是会等着李春丽一起回家,他们家距离乡中学有十五里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下雨天有泥泞,下雪天也是厚厚的积雪,风大了走路都不敢抬头,风沙随时会穿进眼眸,那个时候,彭雪松才会再次牵起李春丽的手,拉着李春丽一起走。
只是寒暑假,因为彭雪松的妹妹在市里参加了一个舞蹈学习班,还有英语补习班,所以他的父母也无暇来村里看他,这时,彭雪松就会和爷爷奶奶去到市里和父母待一段时间。李春丽只好在家里,每天数着日子,等着彭雪松回来。
风雨有情,滋润了大地,吹绿了原野。春去秋来十载光阴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过去了,彭雪松和李春丽的感情也在慢慢底气了变化,只是他们彼此还不知道。
初中毕业,李春丽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彭雪松却随着父母到了市里上高中了。李春丽在县里上高中,不再是每周能能回家了,也只是一两个月回家一次,但是寒暑假还是会回家。彭雪松就不一样了,在市里上高中,他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可是英语却和城里的学生拉开了差距,他小学没学过英语,初中刚接触英语,上了高中他的英语成绩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所以寒暑假,他都是在补习班里度过的,三年高中有五个假期都是在补习英语中。成绩上去了,回老家的机会却没有了,为此他和父母争吵了好几次,却也无果,最后还是乖乖地去了英语补习班,语法、口语等等每天填充着他的日子,偶尔想起李春丽,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只是通过书信了解一些彼此的近况。这中间,每年都是彭雪松的爷爷奶奶趁着寒假不忙的时候去市里住一段时间,看看他们的大孙子。当然,每次回家,彭雪松都会让爷爷奶奶给李春丽带回一些复习资料和试题,这在李春丽他们学校是没有的。
有彭雪松这些复习资料和题集的帮助,李春丽高中毕业顺利考进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在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校区,她也听彭雪松的奶奶说,彭雪松考进了内蒙古大学。
刚开学就是军训,每天累的多站一会儿腿都哆嗦,终于军训完了,李春丽在一个周六上午,坐车去了市里,她几经倒车,来到了内蒙古大学的校园。真是巧合,偌大校园里,她没走多久就看到了彭雪松,只是看到彭雪松身边跟着一位小姑娘,看不出是多大年龄,两个人却很亲密,李春丽想去和彭雪松打个招呼,腿却很沉,几乎迈不动步子,她只是远远地看着,彭雪松一头蓬松的短发,穿着米白色的半袖,一条浅蓝色牛仔裤,很有朝气,很阳光,很帅气,依然是她心目中的小哥哥。只是身边的那个女孩却让李春丽望而退却了。
那天,李春丽是含着泪离开内蒙古大学的校园的,够了,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就够了,回到学校,李春丽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青春靓丽的李春丽在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很多青春萌动的男孩子追求她,都被她拒绝了,因为她的心底还珍藏着对彭雪松的一份懵懂的初恋,在彭雪松还未彻底离开她心里的时候,她知道,没有哪个男孩子能走进她的心里。
彭雪松是在寒假的时候才知道李春丽考进了师范大学,和他在同一座城市。假期里,他想回老家看望李春丽,可是爷爷奶奶都已来到了市里,他也不好回去了。每日里度日如年,数着日子等待开学。
春节过后又到了开学季,彭雪松提前两天就去了学校,打听到师范大学开学的日子,他也坐公交车来到了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几经打听,他知道了李春丽的宿舍。就在他准备去找李春丽的时候,就看到李春丽扎着马尾辫,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一条蓝色的牛仔裤往宿舍走去,在她身边,还有一位年轻人,高高的个子,背着一个红色的背包,一看就是李春丽的背包,那个男孩一路上和李春丽有说有笑,时不时还抚摸着李春丽的秀发。
还是迟到了!彭雪松看着朝气蓬勃的李春丽,眼睛有些湿润,那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姑娘长大了,身边还有男孩子保护了,他这些年一直想着去守护李春丽,可是还是来晚了。什么是爱?爱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爱人幸福,还有就是,远远地欣赏心爱的人幸福。何必一定要拥有了才是爱?不打扰也是一种爱!彭雪松目送着李春丽和那个男孩进入了宿舍楼,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师范学校。
四年的时光,在短暂的人生里算得上漫长岁月,但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是短暂的一瞬!尤其是在刚刚认识社会的大学生生活中,四年过得太快了,好似还没来得及欣赏朝霞绚烂,就已迎来了旭日东升。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们,还没厌倦从教室到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就开始步入社会迎风沐雨了。
四年大学,李春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通过校招,回到了锡林浩特市里的一所中学教书。终于有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李春丽的父亲在家里收秋,母亲抽时间来到市里和她租了房子,又把房子收拾干净,看着李春丽安定下之后就匆匆回去了,原本还想着和彭雪松的爷爷奶奶在市里见一面,由于家里正忙,也没来得及。
彭雪松也是通过校招,进了锡林浩特市的一家设计院,他原本想考研,可是他学的设计专业,有人说经验比学历更重要,所以他犹豫再三还是回到了市里,以后有机会再考在职研究生。
凡事总有巧合,元旦时节,市工会在展览馆大厅举办的一次乒乓球友谊赛中,彭雪松和李春丽不期而遇了。
四年大学,在同一座城市,竟然没能见上一面,彭雪松见到李春丽的时候内心很是激动,他把李春丽拉到一边问长问短,既然来到了市里为什么不去找他,以前他把她家当成自己的家,现在她也可以把他家当成自己的家。
聊赖聊去,就撩到了为什么四年不想见的实质。
“那个女孩是我妹妹,他在呼市的艺术学校上课,你既然看见我了,就不能多问一句?”彭雪松有点生气地说道。
“你还不一样?你见到的是我表哥,那年过了年我们一同呼市,他送我去学校。当时他在伊利上班,后来也经常去学校看我。”李春丽很委屈地说道。
一场乌龙!彭雪松眼睛再次湿润,把李春丽拥在怀里,三年高中生活,四年大学生活,虽然他们都在彼此心里扎了根,却没有这么亲近过。
“你别这样,小心被同事们看到!”李春丽很享受地依偎在彭雪松的怀里,还是偷眼看着四周,生怕被别人看过。
“小时候我都没在意过别人的眼光,现在更不会在意了!”彭雪松说着还是松开了李春丽,“你去你们单位的团队吧,我也回我们单位的团队,一会儿比赛结束你和我回家,爷爷奶奶经常念叨你呢。”彭雪松双手抚着李春丽的双肩说道。
“嗯!”李春丽说完脸就红了,满含羞涩离开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大家有些不知道怎么接受。彭雪松的爷爷奶奶见到李春丽也是异常地高兴,尤其是奶奶抓着李春丽的手,问长问短,一直抓着不放。
这就是儿子心心念念的女孩?彭雪松的父母还是在李春丽很小的时候见过她,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跟在儿子身后娇羞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两家大人知根知底,让这个不娘做她家儿媳妇,他们也十分的称心。
彭雪松的父亲这些年在市里包一些小工程,当初还用工程费用抵回一处别墅,原想着他们和老人住进别墅,现在看未来的亲家来市里也没处住,就把别墅给了儿子,让他们结婚后就住进别墅了,李春丽的父母随时来市里都可以和李春丽住在一起。
从童年时的两小无猜,到成年后的相见恨晚,彭雪松和李春丽珍惜着相聚后的每一刻时光,彭雪松还是那位包容李春丽一切的大哥哥,李春丽还是那位对彭雪松事事依赖的小妹妹,虽然他们出生只差了几个月。两家老人更是乐得看到他们你侬我侬得黏黏糊糊,只要彼此珍惜,日子永远会没有苦只有甜!
只有误解,没有背叛,幸好没有错过!爱情从萌芽到结果,一切都是不知不觉、顺其自然。一生的岁月,一世的情缘,彭雪松已然长大,不再是小小少年,顶天立地,为一个家遮风挡雨,而李春丽,在彭雪松的羽翼下,成了那位永远长不大的女孩,在彭雪松的呵护下,越来越温柔靓丽,越来越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