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咏荆楚大地(古韵十六首)
其一
楚泽秋光接大荒,天低水阔雁成行。
寒芦映月摇霜影,宿雁鸣沙带露烟。
沧桑易改湖山貌,唯有涛声伴客眠。
兴衰莫问千年事,且看鸥鹭点沧浪。
其二
沉酣数载隐鸿猷,荆楚初兴势未遒。
问鼎中原彰霸气,怀贤殿上解私仇。
绝缨宴上容臣过,邶风鉴史警君途。
若非慧眼识才俊,焉得雄图霸九州。
其三
楚水汤汤咽国殇,骚辞千载有余芳。
离骚愤写忧时意,九辩悲吟失路殇
丹心一片昭日月,浩气千秋贯昊苍。
宁抱清贞投汨水,不随浊世染衣裳。
其四
楚苑辞章万古芳,灵均椽笔写沧桑。
汉水汤汤载恨长,骚魂千载绕潇湘。
纫兰抱璞心犹赤,问天哀郢意何长。
沅芷澧兰今尚在,千年谁解此中香。
其五
楚地青铜蕴古魂,架列层叠势若城。
叩处琳琅摇北斗,鸣时清越彻云程。
曾侯墓里藏韶乐,含商咀徵绕层云。
今日重鸣风雅调,文明弦上续新辰。
其六
楚地荆乡岁月悠,城墙屹立诉风流。
名列九州自古闻,水连吴蜀共春秋。
古今兴替皆成史,郢邑沉浮未肯休。
文化传承千代续,盛世新篇耀神州。
其七
汉祚倾颓乱虏狂,南阳龙卧隐茅堂。
诸葛睿谋安蜀地,三顾筹谋定荆襄。
沧桑岁月留勋处,千古英名永未央。
至今古径苔痕在,犹忆当年论兴亡。
其八
虎牙滩险荆门峻,眺望西山峡涧稠。
峡口风回咽旧秋,兵家要塞锁咽喉。
夷陵蜀众烟烽笼,白帝扶孤备怅愁。
争名夺利皆虚幻,唯见长江天际流。
其九
武昌城头炮声隆,划破长夜启鸿蒙。
新军振臂摧专制,义士挥戈破帝梦。
一夜烽烟开纪元,万里山河始焕容。
共和星火燎原势,敢教赤县换新踪。
其十
大江横空起巨龙,龟蛇对峙护长虹。
钢梁叠翠凌涛立,铁索牵云映日红。
一桥飞架南北岸,天堑通途震苍穹。
丰碑铸入山河史,犹记当年建梁功。
其十一
九曲长江扼楚荆,荆江险段多障碍。
狂澜欲撼千村屋,浊浪将吞万亩苔。
众志成城排隐患,从此川原免涝灾。
移家为国千秋志,化作安澜利万代。
其十二
汉江千里锁雄关,巨坝凌云接碧天。
涡轮激浪输光热,六机功济九州川。
南水北调滋华夏,西电东输暖水乡。
功在千秋昭日月,丰碑永铸水为笺。
其十三
浩渺洪湖浪拍舷,渔歌一曲今犹唱。
荡舟烟水旗操舵,犁浪雷池功闪光。
荷叶擎天鸿雁舞,金风拂面海鸥翔。
荆州儿女豪情迈,赤卫雄兵美名扬。
其十四
截断巫山云雨收,长龙卧波镇洪流。
葛坝开基酬夙愿,三峡续业壮千秋。
平湖百亿安澜固,巨电千亿绿野稠。
利民伟业垂青史,碧水汤汤向海流。
其十五
珞珈山麓翠镶红,曲径幽深宛郁葱。
三月春风拂绛帐,四时甘露润青峰。
十里东湖烟霭罩,半山西舍柳樱濛。
更见英才承校训,弦歌不辍向穹苍。
其十六
长夏寻芳湖畔行,繁阴匝地暑初轻。
秋日东湖半似春,清波荡漾待游人。
山青映水镜中画,烟碧迎霞沧海滨。
最怜向晚风徐起,莲唱清和应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