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晓荷·小事】江湖(小说)

精品 【晓荷·小事】江湖(小说)


作者:王家钰 童生,73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发表时间:2025-10-09 08:52:39

双洎河由溱水和洧水交汇形成,河水浑浊,俗名小黄河,是条古老的河流。《诗经•郑风•溱洧》开篇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在郑国形成的双洎河,最终汇入贾鲁河,曾长期承担航运水利功能,运粮,运煤,搭载乘客,非常便利。流经途中有一古镇,名叫古桥,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有桥跨河通南北。古桥偏东北方向是洧川古镇,再往前是开封,曾经的省会,国都。无论是入仕为官,谈交易做生意,还是得闲了外出游玩,谁不想去河那边儿领略一下都市的昌盛和繁华呢。
   古桥当地有一地主,姓古名定贤,住着大宅院,不但有几犋牲口耕种数顷良田,还趁着交通便利做各种买卖。老地主已经逐步交出了当家大全,古定贤是古家新任掌舵人,他的背后是庞大的家族,他的决策和方向将直接影响整个古家的荣辱盛衰。
   1937年,古家大小姐九岁,长得端庄清秀,肤白貌美。玩耍时不小心把左脚崴了,又红又肿,疼得走不成了。她的母亲气急败坏地骂道,女孩子家咋疯疯癫癫的,上蹿下跳,一刻都不得安生。赶上这年头不让裹脚,缠了脚哪儿还迈得了大叉步,捅这种娄子。她的父亲心疼闺女,吩咐下人准备骡车,明天一早去洧川找大夫。真是添乱,老爷子老来得子,为了庆贺十弟的到来,家里正宰鸡鸭杀猪筹备酒席,派谁去合适呢。
   古老爷晚上在院里转悠时,听到有人正在讲述集市上的见闻。有个江湖郎中号称李半仙,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前一阵子在许田会上活动。百闻不如一见,神奇得很。有个老头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也是听赶会的人回去说的,今天追到古桥会上来找他。老头说孙子性急,一个不留神没看住,掀开蒸笼捏了一片肥瘦相间带皮的猪肉塞嘴里吞了,肉不熟,半生,但是足够热,又烫又皮劲,噎住了,过后就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喝口水都咽不下去,吃牵牛喝巴豆揉肚子各种法子都试了,现在勉强能咽点儿稀汤,几天功夫就瘦得脱了相。郎中轻松地说,吹吹胃嘴儿就好了,看起来有十足把握。父老乡亲们呐,往这儿走往这儿看,今天有机会现场教大家一套推拿手法。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你捧个人场。家里有人吃着了,积食了,肚子胀,吐酸水,跑肚拉稀,面黄肌瘦,吃饭不香睡觉不稳,你都用得上。咱不卖艺不卖身,保住家人的健康最安心。他按揉了几处穴位,用拳头顶住孩子肚脐上面,扒开嘴捏住鼻子呼呼吹了三口气,陡然拎起两腿凌空抖擞,孩子哇哇吐了一滩黄水粘痰,还有那片肉!那孩子得了鸡瘟似的蜷缩在地,好久不见动静,不会是断气了吧?凑热闹看稀奇的人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看你咋收场。不料,那孩子慢悠悠地吐了一口气,气若游丝,眼都没睁开,直喊饿。老头赶紧去买了一个烧饼,有人给端了一碗水,这娃坐起来狼吞虎咽一口气可吃完啦。
   快去把他找来。古老爷听闻眼前一亮,大小姐脚脖子扭了,这种小伤他理当能治。省得去洧川跑了,正忙。
   江湖郎中来了,见过老爷、夫人,看了大小姐的伤势,说了需要多长时间能治好,中途换几次药,报上费用。古老爷看这郎中长得清癯矍铄,仙风道骨,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有条不紊,完全不像那种巧舌如簧油腔滑调啥病都能治的江湖骗子,当即许了三倍工钱,这几天俯上办酒席,客人比较多,给来客也顺道看看,你另外再各自收费。以后就搬过来住,等大小姐的腿好了再走。郎中自是欣然应允。郎中瘦骨如竹的手在大小姐受伤部位推揉按刮,上了药,包扎好。大小姐当即露出了笑脸,说不憋不胀不那么疼了。
   古老爷和郎中这么一搭话,遇到了知音一般,越说越投机,相见恨晚,说到半夜才散开。郎中姓李名济生,山西洪洞县人,自幼聪敏好学,中过秀才,无奈家道中落,当过教书先生,如今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靠祖传的医术四处诊疗卖药,混口饭吃。古定贤身为古家长子长孙,自然也被家人重点培养过,读过几年私塾,因时局动荡,改结婚生子,继承家业。缘份啊,两人一见如故,定贤叫郎中李先生,郎中则称他老弟。你家哪里住?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南人正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过来的,这也算是老家来客啦。
   随后的日子,李先生除了在古府当差,白天得空了也去附近村寨行医,晚上回古家住。一回去,古老爷就要他过去说话,有时候还要摆上菜倒上酒,反正酒宴过后剩的有酒有肉。和别人谈诗论词、说孔孟之道、论家国情怀那是对牛弹琴,和李先生说那才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李先生云游四方见多识广,说国家大事,政治风云,各地财阀,重要领军人物,分析时局看形式,借古喻今,引经据典,那是头头是道。战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开来,国共合作,同仇敌忾,老百姓何去何从,东家该如何自持,纸币谁不会印?你手里的钱其价几何?还算钱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古老爷没有意识到、也没想过的问题,李先生经历了并总结了经验发表了看法。李先生的学识和阅历令古老爷崇拜、羡慕不已,他郑重许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以后来古桥,这儿就是你的落脚地,别弄得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了。跑江湖也挺好的,自由随性,来去自由,没那么多羁绊,关键是得有吃饭的本事。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李先生来辞行。大小姐的腿好了,已经能正常走动,只是落地那一瞬还会疼一下,不是非常利索。他带的药也用得所剩无几了,看样子要大变天,拿上钱回家是正经。
   古老爷后悔了,当时一时兴起许了三倍的工钱,现在一个子儿都不想给了。李先生与人为善,碰上一贫如洗的人家能分文不取,住我这里好酒好菜招待着,再给他钱,我岂不是吃亏了?
   李先生说:“江湖人要讲规矩,不能言而无信。”
   “我不是江湖中人啊。请教一下李先生,你乐善好施,为啥就不能对老弟网开一面呢?”
   “大江南北,皆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战争,疾病,饥饿,让越来越多的人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知足才能常乐,你已经丰衣足食,做人不可太贪。我又不是平白无故要你的钱,这是你应该给的。”
   “这年头,你在哪儿还能喝到酒吃到肉?”
   “对啊,除了在你这儿,我还能在哪儿挣到钱呐。”
   “那,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看来,这钱你是不打算给了。”身份立场不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对。”
   “你,确定?”
   “确定。”
   “你会遭报应的。”
   “哈哈,我信你个鬼。你还要赈济苍生,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呢,就凭你?那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李济生沉默片刻,冷静地说,“让大小姐过来吧。再上最后一次药,明天一早就开拔啦。”
   最后,李先生跟大家一一告别,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大小姐福贵相,娘娘命,一辈子都会记得我的好。”
   后夜,天色将晓,大小姐闺房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接着便是被砍被刺似的鬼哭狼嚎。被惊醒的人赶紧过来查看,大小姐疼得满床打滚,浑身是汗,敷的药已被扯掉,左脚踝变得青紫绿红。“快,快去请李先生。”
   下人回话,“李先生昨夜从上房回去就收拾行李匆匆离开了。他说是忽然想起曾答应给一个患者复诊,人不可言而无信。”
   古老爷脸色大变,“这是被人下了降头啦,追!”
   几条官道,小道,水路上下游,都派了人马,对路人逐个儿盘问,方圆十里的村寨也都派人去查询,忙到天大亮,连根毛都没找到。大小姐被紧急送到朱仙镇,找专治骨伤的名家。大夫看了倒吸一口冷气,又把了脉,邪毒侵袭,治不了,另请高明吧。
   据说洛阳孟津平乐郭氏正骨久负盛名,腰疼腿疼胳膊疼,跌打损伤,没有他治不好的。古家人又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过去。
   大夫看了看,又问了些情况,也是直摇头。无药可治,只能活血化瘀消炎止疼。解铃还需系铃人,若能找到施药人,或许还有希望。否则,贵小姐怕是要落下终身残疾。
   大小姐日啼夜哭,凄凄惨惨,明明自己家不缺钱,这一生反倒毁在了几吊钱上。古家人不死心,到处张贴悬赏告示,找到者,提供线索者都有赏,而且数目惊人。黑道白道都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见过李郎中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到各地集会上打探。有人兴师动众要去山西明察暗访,无奈烽火不断,战事吃紧,乱世中能保住性命就算烧高香了,其它的都是奢望。
   古老爷悔不当初,人心隔肚皮,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自己太大意了。思前想后,他也逐渐醒悟,感觉李济生这名字都是假的,家庭情况、住址也真不了,历史上数次移民大迁徙都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出发,你说中原人还有谁他妈的不是他老乡?比起秀才,自己的思维到底是慢了一拍。如果有选择他更愿意相信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李先生只是想给自己一个教训,回家途中却遭遇不测,再也不能重出江湖。医者仁心,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咋会有那么高深的造诣。如今兵荒马乱,朝不保夕,李先生没有田产,将何以为生呢。
   不知是受了李济生的蛊惑,还是被日本烧杀抢掠赶尽杀绝的侵略行径烙疼了神经,那么爱财的古定贤从此变了样,一提抗日他就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不但鼓动大家要积极行动,甚至私募了一队人马操练起来。在民族大义面前更是不退缩不含糊,在家人不舍的泪光中,他把家里的粮食一车一车捐出去抗日,把家里的财物捐出去抗日,不出大家所料,最后把自己也捐了出去。1944年的春天,在国军阻止日军打通平汉铁路的许昌保卫战中,古定贤自发带领一支敢死队去支援吕公良,这与当初嘲讽李济生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又有什么两样呢。吕公良率领三千官兵去对抗日军的八万精壮兵力,并没有等来援军,纯粹是拼气节,拼血性,他本人也正在这次战役中英勇殉国。激战过后,无人认领的尸体、残肢断臂被沿途的老百姓匆匆清理后集中就地掩埋,行大礼烧纸钱。附近的村民每到鬼节,心里烦,事不顺,孩子夜啼都会给这些无家可归的孤魂游魄送几份纸钱,祷告一番,我不认识你,但是我由衷地感恩你,敬重你。被家人找到的古定贤,遗体同样是残缺不全,再也感觉不到痛,大女儿的腿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古大小姐果真对李济生念记了一辈子,走一步,颠一下,一瘸一拐,下雨天,沉闷麻木,隐隐作疼,大晴天,脚脖子痒,痒得钻心。凭你是祖传秘方还是现代医学博士、院士,看了都束手无策,治不了。脚脖子就像有千万株韭菜根,源源不断地拱出芽儿来,表皮脱落了一层又一层,一定要和它的宿主同生死,共存亡。她从来不扎绑腿,穿裙子,穿阔腿裤,方便涂药,挠,而且是越挠越痒,越挠波及的面积越大。还真如娘娘一般,因下不了田,每天梳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清爽整洁,从来不染指粗活重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人的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是非对错都是人生体验。古家人说起往事,不自觉就会把古定贤和李济生放在一起,看来人死了喝碗孟婆汤忘却前世恩怨是非常有道理的,否则,在阴间古定贤和李济生碰上了,那不得天崩地裂一场恶战,打架,打官司,我都饶不了你。1937年那个冬天,两人就差义结金兰了,常常密谈至深夜,到底都说了些啥?
   古家后人,人才济济,各行各业都不乏翘楚。每隔几年,在外面的古家人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回古桥老家,参加古家举办的大型祭祖活动,背诵传世家训,续写家谱,记录重大事件。大家公认,没有被计入,但最具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的就是这件,大姑奶奶的腿。
  

共 4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桥古镇,溱洧交汇,一条双洎河承载千年郑风,也映照人心暗涌。1937 年的冬日,江湖郎中李济生以术载道,以信立身;地主古定贤由悭吝一念,滑向失信失义。三倍诊金终成宿债,大小姐终身残疾,古家由盛转衰。故事以“脚伤”为引,写“心残”为核:医者最后一口“补气”既救稚童,也反噬成人;主人公省悟之后毁家纾难,以血偿愿,完成自我救赎,却难补亲情之憾。作品借个人恩怨折射民族大义,以微观恩仇映照宏观抗战,提示“信用”与“大义”同为社会最后骨骼。今日重述,既为打捞民间记忆,更为警示:一念之私,可毁骨肉;一念之公,可铸山河。大姑奶奶的瘸腿,是古氏家史里无法合页的残章,也是国人面对历史时无法回避的隐痛——唯有时时自检,方能不负苍生,不负自己。读者在叹惋之余,更见“守信”“担当”之重。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09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09 08:53:50
  故事以“小伤”写“大信”,江湖郎中妙手仁心,地主一念失信,终以血偿愿。瘸腿成镜,照出民族大义与个人救赎,余味冷峻苍凉。一篇构思精妙的小说,值得细细品读!
回复1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10-09 21:26:31
  感谢芹芹森老师精彩解读编按,遥祝安好,敬茶献花!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09 08:54:19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10-09 21:24:04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被所处的那个时代裹挟着前进,总会有些地方身不由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