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遇】废墟上的花(散文八章)
一、绿芽
基辅的郊外,一片断墙下,有一块弹片,锈得都有一些发暗了。昨天刚下了些雨,今天早上路过时,看见在墙根的泥里冒出了一些绿芽,细得像一根根线,顶着点嫩黄的颜色。
墙的后面是一栋塌了一半的房子,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蹲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块干面包,掰了一小半放在绿芽的旁边。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这些绿芽得吃饱,不然长不成花。风刮过来,她往断墙根里缩了缩,眼睛盯着那些绿芽,亮得很。其实她的外套的袖子都破了个洞,露着冻得发红的胳膊,可她没顾上,就盯着那一点绿,看了又看,好像那是一个什么宝贝似的。
二、窗台
哈尔科夫的老城区,一栋楼的窗户都早被炸没了,只剩下一个空窗框。窗台上摆着个玻璃瓶子,裂了个缝,里面插着几支小野花,紫色的,花瓣上还有些泥。
是一个小男孩放的,他就住在隔壁没塌的半间屋里。每天早上他都会跑过去,给瓶子里添点水——水是从远处的井里提来的,得走二十来分钟。有一次炮弹在远处响,他吓得趴在地上,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往窗台去看,见瓶子没倒,才松了口气。他说这花是给妈妈看的,妈妈去医院当志愿者了,回来能看见这花,妈妈就不会那么累了。
三、残瓦
在顿涅茨克的一片废墟里,残瓦堆得老高了,中间有块小空地。地上用粉笔画了一个房子,烟囱冒着烟,门口画着三个人,手拉手,旁边还画了几朵太阳花,花瓣金灿灿的。
画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画的,她跟着奶奶住近了临时避难所,每一天都会来这儿画画。她的蜡笔就剩三种颜色了,黄色、红色和蓝色,她把黄色都用在了太阳花上。奶奶说她以前最爱院子里种太阳花,现在院子没了,就画在地上。小女孩蹲在画旁边,用手指数落着花瓣,说等战争停了后,就把真花种在这儿,肯定比画里的更好看。
四、种子
利沃夫的火车站,挤满了逃难的人。一个小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角,口袋鼓鼓的。有人问他装了什么,他小心翼翼地掏了出来,是一个小纸包,里面装着很多花的种子。
他说这是爷爷给他的,爷爷以前在院子里种满了花,炮弹来的时候,爷爷把种子塞给他,让他带着走。他每天都会把种子拿出来看看,怕受潮。妈妈说等找到安稳的地方,就把种子种下去。小男孩点点头,把种子重新包好,塞回口袋里,手一直按着,好像那里面装着整个春天。
五、幼苗
敖德萨的临时板房区里,每一间板房的门口都堆着很多杂物。有一间板房的旁边,有人用几块破木板围了一个园子,里面种着几棵小苗,叶子绿油油的。
种小苗的是个叫萨沙的小男孩,他从废墟里捡来破木板,自己搭了这个小园子。他每天放学回来,都会用杯子给它们浇水。板房里的邻居们看见了,有时会把省下来的水送给他。萨沙说这是向日葵,等长高点,就能朝着太阳转了。他蹲在苗的旁边,用手轻轻碰了碰叶子,小声说快点长,等长好了,大家就能看见太阳花了。
六、医院
第聂伯罗的一家医院,病房窗外的空地上,摆着几盆花,是护士们从外面移栽来的。有个腿受伤的小女孩,每天都会让护士把她推到窗边,看着那些花。
小女孩说她以前在家的时候,窗户外面也有很多的花,早上醒来就能看见。现在她腿还不能动,就只能天天看这些花,看着它们开花,心里就不那么疼了。有天早上,一朵粉花绽开了,小女孩高兴得拍手,说这花比家里的还好看。护士笑着说,等她好了,就带她去种更多的花。
七、学校
扎波罗热的一所学校,教学楼塌了一半,操场变成了临时的避难区。在操场的角落,长着一丛丛野花,开得热热闹闹的。
每天下午,都会有几个孩子跑到花丛边玩。他们有的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有的摘一朵小花别在衣服上。有个小女孩说,这些花是在炮弹炸过之后长出来的,比以前的花还结实。孩子们围着花,跑着也闹着,笑声在空旷的操场上飘荡。他们说等学校修好了,就把这些花移到校园里,让大家都能看见。
八、村口
赫尔松的一个村子,村口的田地以前种的是麦子,现在荒了,却长出了一片野花。每到傍晚,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跑到花田边,追着蝴蝶跑。
村里的老人说,这花是风刮来种子,才长出来的,没人管,却长得那么好。孩子们把花摘下来,编成了一个个小花环,戴在了头上。有个小男孩说,等战争停了,就让爸爸妈妈把田地都多种上些花,要比现在的还多。夕阳照在花上,把花瓣染得红红的,孩子们的笑声和花影混在一起,好像和平已经离这儿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