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村民的暖意(小说)
一
金秋十月,江南宜兴某乡村的稻田呈现出一派迷人的丰收景象。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秋风吹过,稻田里掀起层层稻浪,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宛如一幅流动的金色画卷。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那是一种被阳光烘烤后的香甜气息,让人闻之陶醉。
建平妈想着在外读高中儿子周末要回家,特意买了一斤猪肉想犒劳儿子。下午三点多钟,她拎起竹篮子去地里采摘几个茄子,准备晚餐炒肉吃。
走出村口快到自留地时,她忽然发现稻田边的田埂上竟然躺着个人。建平妈胆子小,顿时被吓得转身就往村子里跑。嘴里喊着:“快来人啊,那田边躺着个人,不知是死是活。”
二
这季节田间没啥农活,周敏老汉正在家里和几个乡邻打牌,听到喊声,立刻放下手里的扑克牌,说:“人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就在我家稻田边的田埂上。”建平妈说话时还喘着粗气。
周敏老汉和几个村民跟在建平妈身后,一同来到那躺在田埂上的人身边。周老汉蹲下身子,摸了那人的脉搏说:“人还活着呢,估计是饿的,或者是生病了,先把他背到我家去再说。”
于是,在周敏老汉的招呼下,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把那人背回了周老汉家,安置在他家的床上。周老汉吩咐老伴儿说:“志刚他娘,赶紧炖两个鸡蛋,越嫩越好,这样也好消化。我去医务室把赤脚医生请来,给他看看是不是病了。”
“你去吧,鸡蛋一会儿就炖好。”
志刚娘说着话,已经在往碗里磕鸡蛋了。
建平妈也是非常善良的人,回到家里之后,拿起今天买的肉和十几个鸡蛋,就往周老汉家走去。进门儿便说:“周婶儿,这肉是今天买的等那小伙子醒了,给他补补。”
“鸡蛋和肉,我们家都有,如今分田到户,日子都好起来了,不用您破费。”周婶儿微笑着客气道。
“那也不能光让您一家破费呀!周大哥呢?”建平妈顺口问道。
周婶儿把凳子放到建平妈跟前儿,回话道:“他不放心,已经去医务室请赤脚医生了,想让医生给那人看看是不是生了病。您请坐!”
三
躺在周老汉家床上的小伙子,慢慢苏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不知道来到了哪里。
这时周老汉带着赤脚医生,进了家门。医生见床上的人已经苏醒,便说:“我给你测量一下体温,要是不发热,问题就不大。”
周老汉进门就问妻子:“鸡蛋炖好了吗?”
“我早就炖好了。”志刚娘回答。
赤脚医生看了温度计之后说:“不发热,身体没问题。”
周老汉这才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小伙子,二十七八岁,一米七三左右,白净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高鼻梁,长得非常帅气。他端起炖鸡蛋说:“小伙子你不会是饿坏了吧?把鸡蛋吃了,先养养胃,再吃米饭。”
小伙子眼神里都是忧郁,没言语就接过炖的鸡蛋,几口吃完。赤脚医生走出门外,压低声音和周老汉说:“可能是饿昏了,没病,我回去了。”
“医生辛苦了,您慢走!”周老汉把医生送出门,回头见小伙子喝了一碗炖鸡蛋后精神好了许多,周婶儿又去厨房盛了米饭,中午剩下的炒豆角和炒茄子,还有周老汉的下酒菜,油煎鲫鱼,从碗厨里拿出来,一起放在桌子上说:“小伙子过来坐在桌子前吃饭舒服。”
小伙子走到周老汉夫妇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感动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他帅气的眼角滚落,砸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连声音都带上了哽咽的颤音,他说:“谢谢大叔大妈,这辈子我都会记住你们!”然后就大口吃起米饭,泪水随着米饭吞进肚子里。
周老汉拿起筷子,往他碗里夹了两块煎鱼。周老汉心想对方或许不想多说,也没敢多问,只说:“要是需要帮忙,你尽管开口,别不好意思。”
于是小伙子这才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四
小伙子因为暂时还找不到活干,又拉不下脸来去乞讨。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他是四川某乡镇人,名叫陈震昕,妻子是他的同村人,两人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只因两家长辈结了怨。他们不顾父母强烈反对瞒着家人领了结婚证,执意走到了一起。
婚后婆婆依然容不下媳妇。后来,妻子经表姐介绍,去了江苏宜兴的一家工厂打工。于是妻子写信给老公,叫他来宜兴找她,可是在路途中钱包被偷,妻子的详细地址和工厂名称都在钱包里,他如今想不起来,只记得妻子在江苏宜兴。
陈震昕说完自己的遭遇又说:“明天我出去找活干,不能在这里白吃白住。”
周老汉寻思了一会儿说:“眼下你首要的不是打工挣钱,而是想把办法找到你妻子才对,宜兴那么多大小厂家,晚上我约村民们在一起商议一下,都来出出主意这事儿该咋办。”
陈震昕满脸歉疚的说:“我给您和乡亲们添麻烦了。”
周敏老汉为人善良、热情、乐意助人,在大集体时,他一直担任生产队长。村子里有谁遇见难事儿,都是请他去想方设法去解决。所以在村子里有一定的威望。
晚饭过后,周老汉就召集乡亲们说:“父老乡亲们,今晚都到我家来坐坐有事儿和大伙商议。”七点钟不到,周老汉家已经聚满了乡邻。四川小伙子陈震昕已经恢复了体力,他过意不去,便主动帮周婶儿喂猪、打理家务。见村民都来到周老汉家。他放下手里的活。深深地给相亲们鞠了一躬说:“感谢父老乡亲的热心帮助。”
周老汉见乡亲们都来了说:“我请各位乡邻来,就是想让大伙给出出主意。”于是周老汉就把四川小伙的遭遇说了一遍。
有的乡民说:“我有个亲戚就在宜兴广播站做播音员,我让他广播一下情况,说不定能解决问题。”
也有人说:“到乡政府通报一下,每个村广播喇叭里都广播一下。”
周老汉说:“先这样试试吧!等几天看看情况再说吧。”
于是乡亲们慢慢散去。
五
表姐听说表妹夏丽萍虽然已经结婚领证,却依然不受婆婆待见,便介绍她来宜兴徐舍镇的电子厂打工。这家工厂里有不少小夫妻在上班,他们大多在附近村庄租房住,费用也不算贵——自从改革开放后,很多村民都去了县级或市级城市,村里空出了不少房子。所以夏丽萍才想到叫老公来这里一起上班。
这天在一起上班的宜兴本地人,和夏丽萍说:“你是四川人吗?好像我们村广播喇叭里在广播,从四川来宜兴找妻子的小伙,在路途中钱包被人偷了,详细地址就在钱包里,他光记得宜兴,不记清详细地址了。”
夏丽萍一听,估计就是丈夫陈震昕,立刻跟厂长请了假,挨村打听丈夫的下落。
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庄,走进村支部。村支书见夏丽萍的到来,热情得接待了她说:“你就是那位四川妹子吧?”
“是的,我就是四川来的小伙的妻子,请问他在哪里?”
“别急,我也不清楚你老公在哪个村住着。我也得一个村一个村地打电话问,才能确定他在哪。你先坐坐。”村支书一边说话,一边从净水器里接了一杯水递给她。
夏丽萍心情激动等待着消息。
村支书挨个村打电话,打到了陈震昕住的村子时,是村长接的电话村长说:“那小伙子就在我们村周敏老汉家住着呢!我这就过去,把他妻子接到周老汉家。”
“好,好,震昕妻子就在我们村部办公室里呢。”
支书放下电话和夏丽萍说:“你老公住那个村的村长马上就到。”
这时,夏丽萍高兴地连声道谢。
不一会儿,村长骑着自行车来到这里说:“您就是陈震昕妻子吧?”
“是的,是的。您辛苦了。”
“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您坐稳了,一会儿就到。”临别时夏丽萍握着村支书的手连声道谢。
村长直接把夏丽萍送到了周敏老汉家。还没进门,村长声音先到了:“周大叔,我把人帮您找到了,而且已经带来了。”
周老汉夫妇听到是村长的声音,立马出来迎接。
陈震昕为了报答周老汉的恩情,这会儿在稻田里帮着拔草。周老汉赶紧去田间把陈震昕拽上来说:“你说谁让你来地里拔草来着,快跟我回去,一准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您帮找到我媳妇了?”他惊喜的反问道。
周老汉带有开玩笑地说:“去看看就知道了,先到水沟边把你的手洗干净,别见了你媳妇一激动,忘了洗手就拥抱,别弄得人家浑身是泥。”
陈震昕似乎很听话的在稻田边洗了洗手。走出一段路,他远远已经看到了妻子,站在周老汉家门口。他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来到妻子夏丽萍身边,他眼里溢满泪水,不顾周围的人,与妻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六
村长开玩笑说:“我把人送到,任务完成,我也该回去了。”
周婶儿从厨房追出来说:“中午就在我们家一起吃顿饭,不会犯错误的!”
“支书这几天不在家,村里有不少事儿要办,等我有空一定来陪周叔喝几盅。”说话间已经骑上自行车朝村部方向出发。
周婶儿见陈震昕妻子来了,就在下乡卖熟食车上又买了猪头肉,又加了一个菜。
陈震昕和妻子讲述了钱包被偷,举目无亲,找不到活干,被饿昏在稻田的路边,周老汉待自己像亲人一般,不是遇见村里的好心人,真不知如何是好。
妻子听到这里拉着丈夫的手,一起跪在周老汉夫妇跟前说:“以后也许我们回四川,也许我们在这里安家,无论将来在哪里,您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定会经常来看望亲人。”
周老汉夫妇赶紧把他们俩扶起来说:“这点小事儿,不用放在心上,这下我们也就放心了。”
午饭后小夫妻俩准备去厂里看看能否让震昕上班。临走时建平妈和村民们都来送行,小夫妻俩深深的朝父老乡亲鞠了三个躬。
从那以后,小夫妻俩在宜兴徐舍镇上班,在徐舍镇附近租了房子,每年节假日都会来看望周老汉和建平妈。有时节日放假,小夫妻俩都来周老汉家帮忙干农活,像是亲戚关系一样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