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与一位00后小伙子对话(散文)
好似刚刚在说80后90后,转眼间00后都在讲自己不年轻了。上车,落座,与一年轻后生对桌而谈。他是2000年的兔,跟龙年侄儿同年。我说你们正是好时节,青春年少。他竟说已经不年少啦。那天看成都足球赛揭幕,队员们刚刚十八岁,那才是正青春。唉,现在的孩子们这么老成持重了吗?好久没跟这么年轻的人讲过话了,跟他聊了几个小时,很解饥渴。
他从乌鲁木齐读完大学,分别在新疆、四川实习,考察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最后选择在成都落地。
“新疆不是挺好就业,公务员也好考,收入也高,咋不留下?”记得上次回家在兰州转车遇到一位河南老乡,带着刚毕业的孙女走新疆,说就是去看看能不能找个工作。那小姑娘水灵灵的,爷爷介绍,让叫爷爷,她腼腆地掩口一笑,脆生生地喊爷爷。大半年过去了,那孩子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吧!以河南老乡那股有土地就能牢牢扎根的精神,她一定会在新疆那片广阔的沃土上找到人生的康庄大道。
“新疆啊,太舒坦,过于安闲了。要是三四十岁拖家带口了,或许还能待得住。现在,还想闯一闯,探寻一下更有挑战的环境。”他很笃定地说。如此清醒的00后让我吃了一惊。不啃老,不躺平,有志向,有行动。继而明白,“新新人类”有这样的认知一点也不奇怪。他们生活在一个万事万物充盈丰盛的时代。生理发育,智力成长上不缺营养;知识汇集,信息爆炸,一天接收的信息强于我们曾经好些年得到的一爪半鳞。国家持续强化教育的成果也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也能了解自己,这样的00后,令我肃然起敬。
“怎么就选择在成都扎根了呢?”带着好奇,期待听到他特别的评说。
“成都是刚好适合我目标的地方。机会很多,有一定的压力。但这个压力较之上海南京等沿海地区又要安逸得多。假如将来我在这里干下去,房价、生活成本还能够接受,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他的语气淡定,浓眉下的大眼睛远望前方。
“成都心胸广阔,不排外,所有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嗯,这一点是许多人的共识。小区里来自山东、湖北的老大哥,都这样说。我的感受也如此。
“嗯,很有道理。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在哪里上班?”“刚刚好”。这是一种最舒服、最人文的生存形态。确实,每个新成都人来成都都有各自的缘由,但能坚持下去,一定有这种刚刚好的缘由。环境气温刚刚好。房价物价刚刚好。兼容包纳刚刚好。拼搏安闲的生活态度刚刚好。发展前景刚刚好。吃得丰富玩得开心刚刚好……这些刚刚好被一个刚到成都的西北小伙子敏锐地发现并抓住,就成了他青春年谱上很有色彩的一页。
“电子,化工行业,在高新区,离金融城不远。”
“噢,那边房价高一点,如买房,得到附近的双流去,那里便宜些,地铁也方便。”对成都房价了解一点。老城区,高新,都要贵一些,双流、温江等周边要实惠一些。成都虽然车流密集道路常常“成堵”,但是地铁发展不错,方便大众出行。
“倒是。”
“还没找好女朋友?差不多该提上议事日程了,不然父母还不总在操心?”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换位思考的结果。家里摆下个大晃晃的儿子或者姑娘,没有不着急的。
“还没有呢。才工作两年多,没来得及考虑。”仍然云淡风轻,成熟稳重的样子,能把他当作更大年龄的人。想来问的人多,他早有这个话题的免疫力了。
“家里都有谁,有兄弟姊妹吗,还有地吗?”
“就父母在家,有地租出去了。爸妈只种些菜蔬,养些鸡。有个姐姐结婚出家了。”
“噢,条件不错。你爸妈年纪不大,很会生活。你们家除了你要娶个媳妇外,别无负担,很轻松啊。所以你得抓紧,争取30岁之前解决。趁你爸妈年轻精神好帮着带娃,你也精力足,不至于管带孩子累着。”仍然是切身体会。儿子二十七八才找朋友,谈了四五年才成婚,婚后四年才要孩子。他们从二十几拖进了三十多,我也从刚退休时精力还好,被拖累得带一天娃娃躺下连一页书都不想翻。
“别耽误事啊!”不知道有没效果,还是把肺腑之言毫无保留地全掏给他。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确定下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在猝然遇到一个看上去俊朗有为的年轻人时,又一次轻率而无法隐瞒地暴露无遗。这让我想起在苏轼《留侯论》中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的情节。芸芸众生,相遇是缘,顺眼还是缘。愿意把部分人生经验分享给后辈,便是一种缘上之善。
“嗯,我明白了。”至少从神态言语间,他接住了这份来自陌生长者的善。孺子可教也!显然不是印象与传说中跋扈飞扬,放肆不羁的青春少年。理得齐整的黑发,干净整洁的肌肤,也与时常可见染着红黄蓝绿长发、臂上刺青的顽皮青年大不相同。哦,另类从来是少数。只是因为他们打眼,才让人误以为普遍。即使一些人表面上另类,内心也是向善。刚上车时对坐一位红发青年,商量换个铺位,他没犹豫就同意了,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对新一代有了更多的认识。有太多年轻人奋斗在实现理想的路上,身心健康是这一代年少者的主流青春色调,撑起了一个年代的使命天空。
他介绍起在乡下的父母,说起家里的养殖种植,眸子里带着期待与憧憬。从这种目光里似乎看见四十年前的自己,在每个节日里想方设法奔波在回家的路上,等待父母温暖目光的抚慰,等待妹妹弟弟的热切拥簇。热爱家乡、不忘父母的人,绝大多数是这个社会中的优等生。曾经在平凡岗位上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过奉献的我是这样,相信一路同行的00后小伙子在新时代的新岗位上也会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恰逢国庆,与00后小年轻的一段对话让我对国泰民安,繁荣富强又有了新的理解:有理想有能力有精神有传承的年轻一代,不就是江山永固、人民安康的坚实保障么!
2025年10月1日于列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