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怀念学校图书馆(诗歌) ——给陈老师的两封信
一、第一封信
敬爱的陈老师
一晃别来八年有余
请您宽恕
我一直没和您通过信息
可是我永远不能忘记
在图书馆的那些日子
1
刚来到中学
什么都感到新奇
学校的一切设备
我那母校都无法相比
我真感到幸福啊
能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学习
然而最吸引我的
还是那琳琅满目的图书室
我第一次走到那里
望着里面不敢进去
“来吧,来看书吧!”
您热情地向我招呼
从此就在阅览室里
消磨我的课余时间
可惜我读书无有计划
不求甚解,只有贪婪
“爱护书吧,
它是知识的源泉!”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
写过这样的一句名言
我在这里读了些书
深感到这句话的正确
和同学们比起来
就像站在高山上一样眼阔
当然这样说显得骄傲
不过当时我的确有这种感觉
2
这真是我梦中盼想的事!
我当上了图书管理员
您亲手交给我一把钥匙
接过来我把它掂了又掂
它象征着您的高度信任啊
我将怎样行使这个“特权”
我每天准时来到这里
擦擦玻璃,扫扫屋地
同学们来了
我关照大家遵守纪律
同学们走了
我把翻乱的书报重新摆齐
有的同学说这不算“官”
但我喜爱这项工作
我把这里当家一样
所有余暇都在这里度过
我在这里休息,吃饭
我在这里复习功课
3
光阴荏苒,毕业临近
我们开始了总复习
您为我的学业着想
要我和图书馆脱离关系
我解下带了二年多的钥匙
又把它掂了又掂
如同您交给我那样郑重
我又把它交给了您
心里禁不住一阵悲酸
我还是常到那个地方去
总是不自觉地去掏钥匙
当醒悟自己已经开不了门
只好扒向那玻璃窗户
里面的一切是那么熟悉
使我久久地不愿离去
在这里我练出了熬夜的本领
在这里我忍住了多少次饥饿
在这里我享受了崇高的乐趣
在这里也铸就了我孤僻的性格
4
我们终于离开了母校
奔向各自的战线
想起那朝夕相处的三年
都掩饰不住内心的留恋
我到您那去告别
有话万千说不出口
您要我没事来玩有事来求
我仅是激动地点了点头
毕业后我想到学校借书
听说您的工作已经调离
我真感到万分遗憾
从此后就同您断了联系
在兴隆沟的桥梁工地上
我听到了图书馆被抢的消息
当时的打砸抢各地都有
我只能在心里为之叹息
值此毕业八周年
我回想起那难忘的往事
通过这封短短的书信
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
——1972年7月30日写于四平
二、第二封信
敬爱的陈老师
我给您写第二封信
昨天我在一个学生那里
听到了一个特大喜讯
听说学校又开办图书馆
您又恢复了先前的工作
我怀着欢快的心情
向您表达最最热烈的祝贺
不知已买进了多少图书
是否还向同学开放
我多么想回校再当管理员哪
我心里竟产生了这样的幻想
可惜我在校的那几年
功课太重,作业太多
图书馆有多少好书
我甚至连摸都没摸
毕业后我没能继续上学
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
我想一边劳动一边读书
学一学古代的王冕
可是我却无处借书
这里是庄稼院不是书苑
加之您的工作一调离
我更失去了“自修”的条件
上街时我必到新华书店
每进去都使我眼花缭乱
可叹我家里头穷得掉底
进书店也只能翻翻看看
我家里也有一小箱书
这箱书积攒得可真不易
其中的每一本书
都有它的不凡来历
曾有过几个人向我借书
但是都没如意借去
他们不是真正的看书人
而且到手就坏,毫不爱惜
可没想到这点事情
引起了他们的忌恨
借着大破四旧的名义
将这箱书化成灰烬
这对我无疑是最大打击
使我害了一场大病
每当我看见那个空箱
心里就像刀扎般绞痛
其实我那箱书
在政治上并不犯禁
还有几本是主席著作
以及教科书和征文奖品
为此事我苦恼了不少日子
心里头真感到十分委屈
在校时您叫我管理图书
在家里是否还有看书的权力
为纪念延安讲话三十周年
又有工农兵的作品大量出版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还出版了几部长篇古典
我又买了几本文学书籍
但保守着严格的秘密
(要说严格也不严格
向您我就透露了一笔)
从前我也爱互相传看
现在只能偷享书中的乐趣
这些年多少次因书罹祸
我却不想改掉这个毛病
我为书多少次伤情恸感
书是我心中的半个生命
我在闲暇的时候读它
它使我忘掉了无聊和孤独
我在劳累的时候读它
它能为我宽松筋骨
我在高兴的时候读它
它为我增添乐趣
我在烦闷的时候读它
它为我减轻痛苦
我视书为良师益友
我依书为贤良内助
我靠书找知己知音
我宁愿为书遭受打击报复
多少次我徘徊在学校门前
我多想进母校走走看看
可是有一种羞涩的感情
又使我不愿同熟人相见
倘若是您能够借书给我
那么我还能够再瞻母校
有关借书的一切规矩
我保证能够全部做到
敬爱的陈老师
衷情无限,纸张太小
今天就到此打住,最后
谨向您和老师们问好!
——197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