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拜谒延川路遥故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拜谒延川路遥故居(散文) ——延川郭家沟纪行


作者:李长新 童生,58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发表时间:2025-10-10 15:14:01
摘要:红色圣地行,拜访延川郭家沟作家路遥故里。

【晓荷】拜谒延川路遥故居(散文) 今年中秋节,友人提议去革命圣地延安旅行,感受红色文化熏陶,也想去看看路遥故居。
   秋雨连绵,经呼北高速至山西临汾转道兰青线,越过晋陕黄河大峡谷,进入宜川,在岳口枢纽转道延长高速,从延安西枣园下站,至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夜宿王家坪对面一个宾馆。吃了羊杂揪面片,休息。
   次日晨起,冒雨走过王家坪延河大桥。延河水不大,虽然秋雨连绵,水呈黄色。大桥栏杆上插了两排红旗。当地老乡说,过桥,进杨家岭隧道,是新建的延安新区,削平几座山头,填平沟壑,花了几十个亿造的新城。延安地处黄土原上的一条山沟中,车都是单行道,延河东路和延河西路,东侧稍宽,西侧紧临坡根。
   先到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参观,广场中心,有毛泽东巨大雕像,他风华正茂,双手叉腰,直视远方。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指挥中国革命,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击败了胡宗南围剿,开啟解放战争序幕。他和中共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十三年,直到一九四七年三月,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一九五三年,二00九年进行改扩建。纪念馆通过雕塑、图片、实物等形式再现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延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艰苦卓绝,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奋斗历程。
   出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又到相邻的王家坪八路军总部参观。秋雨淅沥,大家兴致高昂。接着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中央大礼堂和中央军委办公厅旧址。因阴雨湿滑关系,毛周朱旧居关闭。杨家岭是毛泽东居住时间较长的地方,因为紧邻王家坪军委总部。在中央大礼堂这座西式建筑里,召开了七大,确立毛主席领导地位。在军委办公厅,还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枣园在延安西北方向5公里处,原为地主庄园,毛周朱和张闻天任弼时等五大书记住在台地上的几排窑洞,毛周朱相邻。下面是广场和中央机要局和会议室的几栋房子。中央广场有毛周朱张任五大书记铜像。在延安,到处响彻着军民大生产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歌声,浓浓的红色氛围。
   依依不舍,告别圣地,下午四时,又赶到延川县文安驿,参观红色爱国主义基地。我们走进村史馆,瞻仰知青旧址。下午5时,即将闭园,电动公交就要停运,我们匆匆离开。
   又听说路遥故居在大禹郭家沟,离此地仅十余公里,就立即决定拜谒。抵达郭家沟,路遥故居在国道南侧郭家沟口台畔上。因雨天已无人值守,院里有几株枣树,枣子已熟透裂口,落了一地,捡了几颗尝一下,算是吃了路遥家的枣子,传承点基因。
   院中老榆树下,有路遥雕像,手敲是铜音,不过经过风雨侵蚀,已发灰了。有两块石刻,是路遥的名言。迎面墙上,有路遥《平凡的世界》一段话,用红笔写的: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细蒙蒙的雨丝夹着雪花......
   院外还有一排窑洞,应该是堆放农具的,靠南的小院,黑色大门上锁,见院内还有一盘石磨和一辆旧大架自行车,应该是遗物。
   院子下面,还有路遥的大事记、宗亲图及作品的广告牌。院里积水湿滑,不小心,我还滑倒摔了一跤。
   同行的文友开玩笑说,你今天来看师傅了,师傅问候你了。
   路遥就是不屈的战士,就在这座小院里,生活了二十年,度过他童年少年时期。他是七岁就父亲从清涧县王家堡子老家,过继给大伯。在艰苦的青少年时代,他在这所小院完成了学业,高中毕业,老中青三结合,他还被结合进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当上了县官。不过,几个月后就被组织安排下乡当知识青年了。
   他办的《山花》诗刊,一度发行几十万份,引起很大反响,使延川县成为作家县,仅中国作协和陕西作协会员就达十几位。命运垂青这位多才的贫困农民儿子,路遥被爱才的县委书记推荐上了延安大学,摆脱农民身份,从编辑一步步通过写《人生》小说,登上了省文联主席位子,成为正厅级干部。
   路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家身份,耗尽生命,写出如枕头一般煌煌巨著《平凡的世界》,奠定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可撼动的文学大师地位。但是,他依然没有摆脱贫困和病魔,爱人和他离婚后,又被疾病困扰。43岁的路遥,就走完了惨淡而又充满光辉的人生历程。
   路遥深深感恩生他养他的故乡,在这个平常不过的陕北农家小院,深山独居户,完成了他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文学创作的原始积累。哭咽河和东拉河就是村边交汇的两条小河流。
   暮色四合,秋雨淅淅沥沥中,我告别了陕北之旅。
   夜宿延川,次日返程,过壶口又下高速,感受一下咆哮的黄河的激越和亘古不变的力量!
  
  
   2025年寒露节后一日于豫西虢国山居

共 18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次追寻精神原乡的朝圣之旅。作者循着革命足迹走进延安,在王家坪、杨家岭的秋雨中触摸历史脉动,在枣园窑洞里感受运筹帷幄的峥嵘岁月。更动人的是专程拜谒路遥故居,那个坐落在郭家沟的农家院落里,枣树依旧结果,老榆树下铜像默立,仿佛仍能听见《平凡的世界》开篇的雨雪声。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将红色基因与文学血脉相连,让我们看见黄土地如何孕育出既植根人民又仰望星空的灵魂。当延河水与哭咽河在记忆里交汇,便织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谱。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0 15:14:1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0 15:16:51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11 17:43:45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们那时的精神食粮。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4 楼        文友:李长新        2025-10-12 00:43:00
  感谢陌小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