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云水】七绝·秋荷塘(古韵外十五首)

精品 【云水】七绝·秋荷塘(古韵外十五首)


作者:詹海林 进士,1116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发表时间:2025-10-11 14:00:28

一:秋荷塘
  
   天意窅茫焉可违,众芳罢舞转稀微。
   千杆兀突迎风雨,且护珠芽明岁馡。
  
   二:野菊
  
   择野裳裳偶遇君,未曾吃酒自先醺。
   布囊裹满秋颜色,可解红尘劫火焚。
  
   三:紫菊
  
   涧边忽现紫衣娘,笑问秋霜何太凉。
   怅忆当年人别后,再无诗酒浸斜阳。
  
   四:黄菊
  
   生就皇天后土容,花开山寺值霜浓。
   与君重九登高日,数缕寒芳入晩钟。
  
   五:雪菊
  
   清秋寒月赐严霜,篱畔新花送暗香。
   释卷倚栏观白玉,灵魂互语又何妨。
  
   六:秋日上观龙岛
  
   艳阳火辣照残秋,江岸芦花多白头。
   池畔佳人何不见,老船一只歇沙鸥。
  
   七:作客拱北
  
   讯报先吾到海涯,飓风天气墨云遮。
   身安所遇无多虑,烟雨长街漫煮茶。
  
   八:宝墨园水上飘色
  
   金凤凌波天后临,嫦娥起舞动谁心。
   古今百戏齐川汇,佳节名园喜气深。
  
   九:观伶仃洋
  
   夕照烟波墨浪平,倚窗望远野鸥鸣。
   宋家丞相今何在,又遇秋风念别情。
  
   十:农历八月十二横琴湾观月
  
   月升沧海未全圆,客至横琴两度缘。
   漫步林堤秋草暗,清辉倒影惜流年。
  
   十一:火烈鸟
  
   毛色鲜红烈火团,相同际运各心安。
   只因折翼难高翥,身困池塘为两餐。
  
   十二:乙巳游海洋动物世界
  
   涨海台风来不停,天涯石洞困精灵。
   鱼鼋已是池中物,惟有涛声梦里听。
  
   十三:中秋(一)
  
   风扫浮云玉宇清,山川湖海共光明。
   花开菊圃团圆日,夜饮新茶赏月盈。
  
   十四:中秋(二)
  
   凉生明月夜朦胧,秋去秋来渐不同。
   人意萧疏诗酒淡,陋斋爱伴菊花丛。
  
   十五:中秋次夜大雨
  
   月隐乌云夜色稠,狂风阵阵撼孤舟。
   若非世上公平少,暴雨何须洗地球。
  
   十六:双节双城记
  
   水色峥嵘宝墨秋,嫦娥歌舞慰君愁。
   海涯明月烟波渺,山下渔村草木幽。
   忽起狂风吹客路,更添骤雨撼江楼。
   惊车无奈归城邑,检点诗囊微觉羞。
  

共 9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以秋为主题的七言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与人文图景,兼具古典意蕴与现代哲思。诗人善用典型秋物构建意境,如“千杆兀突迎风雨”的秋荷、“布囊裹满秋颜色”的野菊,赋予植物以人格化特质。其中“雪菊”与“寒月”“严霜”的并置,形成清冷孤高的美学空间;“火烈鸟”的“折翼难高翥”则暗喻生命困境,拓展了传统咏物诗的象征维度。从秋荷“护珠芽明岁馡”的坚韧,到“中秋次夜大雨”对“公平”的诘问,情感由隐忍渐至激越。而“伶仃洋”怀古、“横琴湾观月”惜时的怅惘,又交织出历史与个体的双重苍凉。整组诗在传统格律中融入现代意识,既延续了唐诗“物我交融”的抒情传统,又以“暴雨何须洗地球”等句展现批判锋芒,形成古今对话的张力。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詹海林老师带来的精美古韵,感谢老师大力支持云水。【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01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0-11 15:28:33
  这组古韵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意象选择:自然与人文的交织‌
   秋景为核心‌:以“秋荷”“野菊”“芦花”“霜月”等典型秋日意象为主,构建萧疏清冷的意境(如“千杆兀突迎风雨”“秋草暗”)。
   人文寄托‌:通过“老船”“沙鸥”“登高”“诗酒”等元素,融入羁旅、怀古、隐逸之情(如“宋家丞相今何在”“陋斋爱伴菊花丛”)。
   二、‌语言风格:凝练与含蓄并存‌
   用词精准‌:动词“兀突”“护”“浸”等赋予静态景物动态感(如“千杆兀突迎风雨”);形容词“稀微”“寒芳”强化秋意氛围。
   典故化用‌:暗引重阳登高、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与君重九登高日”),增强文化厚度。
   三、‌情感表达:隐忍与超脱的平衡‌
   借景抒怀‌:以“秋霜”“劫火”隐喻人生困境(“可解红尘劫火焚”),又以“清辉”“暗香”寄托淡泊之志(“灵魂互语又何妨”)。
   矛盾张力‌:如“艳阳火辣照残秋”的冷暖对比,凸显对时光流逝的复杂心绪。
   四、‌结构技法:起承转合的古典韵律‌
   绝句章法‌:多首七言绝句遵循“起—承—转—合”结构(如《秋荷塘》从“天意窅茫”到“明岁馡”的递进)。
   对仗工稳‌:部分律句运用对仗(“花开菊圃团圆日,夜饮新茶赏月盈”),增强节奏感。
   五、‌哲学意蕴:物我合一的禅意‌
   自然观照‌:通过“雪菊”“火烈鸟”等意象,反思生命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鱼鼋已是池中物,惟有涛声梦里听”)。
   超然境界‌:末句常以“月”“钟”“茶”收束,营造空灵悠远的余韵(“数缕寒芳入晚钟”)。
   总结
  
   这组诗歌以传统古韵为形式,融合写景、抒情、哲理,既延续了唐诗宋词的含蓄之美,又通过现代视角赋予秋日意象新的生命。以简练语言承载丰沛情感,以自然物象折射人文精神‌,形成“清冷中见坚韧,孤寂中含温存”的独特风格。佳作,让人深思回味。
淡淡的云彩
回复1 楼        文友:詹海林        2025-10-11 21:08:15
  谢谢社长高评!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0-11 15:43:55
  此组诗以古典形式为壳,融合自然咏物、羁旅感怀、社会批判,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象丰沛,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律美,又具现代意识的哲思性。祝老师秋安笔丰,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10-11 19:26:41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0-12 10:27:25
  这组古韵意象鲜明,情景交融,平仄规范,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主题深厚,让人回味无穷。恭喜詹海林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向老师学习致敬,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云水,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