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世说(杂文)
◎“四大”
“回笼的瞌睡,腊汁肉,二房的老婆,头淋子的醋”,这是“四大香”。
“庙上的门,杀猪的盆,猴子的屁股,火烧云”,这是“四大红”。
“敲寡妇门,挖绝户坟,偷病人的钱,欺盲哑人”,“四大缺德”。“挖地道,蹲小号,戴绿帽子,写材料”,这叫“四大憋屈”。
俗,且形象得生动。
民间从来流传“四大”,什么四大红,四大绿,四大黑,四大软,四大硬,四大累,四大显摆,四大磕碜,什么四大舍不得,什么四大戒不了……
咱老百姓就这么有才。
便有网友问我:“那么,金莲的药,东萍的笑,浅浅的尿,永信的庙。这,应该叫四大什么呢?”(注1,2)
竟这样?我不知道该怎样定义,却觉得这应该是一类的故事。什么故事呢?邪性。《管子·五辅》"若民有淫行邪性……其刑死流。"邪性,邪恶的心性,如是,在古代就该“刑”。
网友呢,总会用调侃戏谑邪恶。这时候啊,就有网友说了,“拜了永信的庙,闻了浅浅的尿,迷了东萍的笑,喝了金莲的药。”
另一位网友又接上了,“用浅浅的尿,熬了金莲的药,冬萍喝了,笑着进了永信的庙。”
我说,当文坛接住了贾浅浅的尿,并高呼“好喝“的时候,文坛,它就是个尿壶,虽然,镶了金边;当燕东萍在法庭上鬼魅的那一笑,歹毒和邪恶,就写在了脸上,虽然,她是个女人;当释永信那个方丈,被警察带出少林寺的那一刻,他就是个花和尚。那庙,便塌了。虽然,他曾被称为“大师”。
注1:燕冬萍在离婚庭审中,指控丈夫盛祖宝长期不顾家庭,所有开支均由她一人承担。但在庭审结束前,丈夫指出自己在北京打工五年,每月都转给她8000元(总计约48万元,想想看,在外打工的男人,是怎样的努力和节省,五年,才能攒下这多的钱来),而燕冬萍对此只字未提。最终法院判决离婚,孩子、房产、车辆及存款均判给燕冬萍,丈夫净身出户。庭审中燕冬萍在听到判决后露出的一抹微笑,被网友认为诡异且胜券在握,引发了“冬萍一笑,诛心”等大量负面评论。
燕东萍前脚离婚,后脚就和另一个男人结婚了。
注2:贾浅浅写诗《雪天》:“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人们说,这是挑战审美底线。多位专家,如北大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称其诗“像朝圣者望着恒河”,认为其开创了“日常生活的诗意解构”。
◎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歌手李春波演唱《小芳》这歌,当年真得很火,那种舒缓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曾流传在大街小巷,哼唱在年轻小伙的心里。那个年代,农村姑娘“小芳”朴实纯真的身影,成为当年返城潮中,下乡知识青年们停下回城的匆忙脚步,对村口最后的回望。“小芳”,也就成了引发一代人对青春岁月的集体回忆,成为怀旧符号。
谁知,近半个世纪后,当我们几乎忘记“小芳”的时候,今天,村里姑娘小芳再一次来到我们的面前,带着某种标签,赋予社会以“哲学”、“逻辑学”或“性学”的意义,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什么是无知?什么是愚昧?
——无知,就是没出过村口,就一直以为,村里小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愚昧,就是出了村口,看到了王祖贤和莫妮卡之后,还依然认为,小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我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什么是真情?真情呢,就是没有出过村口,就一直以为啊,村里的小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什么是深情?深情呢,就是出了村口,看到了王祖贤和莫妮卡之后,依然认为小芳啊,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一句话提炼洞见:无知的外衣,可能是真情;愚昧的外衣,可能是深情。
一场关于“无知”和“愚昧”的讨论,引发了争论。在互联网上:
或,情人眼里出西施?
或,也有一种偏见,就是村里的小芳确实美于王祖贤与莫妮卡,只是一听到"村里”两字,就认定她不如王与莫?要知道,褒姒与西施皆出自于村里。
或,我老师曾经作诗说:“虽然他乡大米更醇香,更爱家乡的小米饭;虽然他乡少女更多情,更爱家乡村姑娘……”。
或,对于无产阶级无产者来说,小芳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姑娘。王祖贤,莫妮卡,她们再漂亮,不是我们的,我们不稀罕。
或……
我说,小芳,只是一个时代,一个女人,一个含苞待放的姑娘和一个男人,一个情窦初开的知青,在一场自然而然的热恋后的无可奈何的分手,互望时的惆怅……既视的场景,而已。无它。
你们想多了,“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小芳,并没有那么多的意义。比如,维特根斯坦的那句已经烂了大街的经典:“语言即世界”。我想,这话是对的。
2025。10。10。浐灞半岛云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