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攀登鸭母关(散文)
攀登鸭母关
2025年元旦过后,农历腊月初六小寒这天,晨阳初升时,江西铅山县作家协会采风创作小分队就从古镇河口出发,第四次踏上“赣闽八大关”闯鸭母关的征程——攀登鸭母关。
走过的都是岁月,路过的都是风景。日出有盼,日落有念,所有的幸运都是不期而遇。这天,上饶市的几位资深作家张宁秋、祝建新、宋亚萍老师等人(这些响亮的姓名,我早有耳闻仰慕已久),也欣然接受姚增华主席邀请,起了个大早从广信区出发,如约赶到篁碧参加了这次的采风活动。
采风小分队在畲乡篁碧汇合,张宁秋老师为全体成员当了一次摄影师,拍摄下一帧高颜值的画面,留下了美好回忆。随后,小车队很想快点到达目的地,却不料欲速则不达——前方被修路的大型机械挡道受堵,需另觅他途。好在文友朱贵良车技娴熟,长距离倒车、转弯调头一气呵成,领先从另一条路迂回前进。于是,我们这本是殿后的车,现在却成了开路先锋。
途中经过一座桥时,看到河水上游坐落着一座古代的石拱桥。这是畲乡篁碧有名的“周公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627~649年。至今已走过千年岁月。当年,一位郎中名称周谨,他从外地来到中村一带行医。后来就在江西入闽必经之路—鸭母关下的吃水坑,搭建茅屋居住行医。在经历一次特大洪涝灾害后,他毅然回乡募集资金,返回来为两岸民众修建起这座石拱桥。
我们上桥拍照打卡后,即上车沿着山区蜿蜒的公路攀爬。这是一条可以通往两省边境,直达福建的山区公路。当车缓缓靠近赣闽边界,远远便能望见那青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山脚下,一条曲折的小径在草丛里若隐若现,四周的景色如诗如画。
不知不觉车过赣闽交界,进入福建境内,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飘浮在空中,似乎触手可及。我们寻关问道,得知下车的地方就是光泽县岱坪村三房自然村。位于司前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10公里,当地人也说不明白鸭母关的路往哪走,我们无奈地又返回到两省交界处停车等候。
中村位于篁碧畲族乡西南2千米处的山垄小溪旁,地势西高东低,小溪自南向北流,与大岩村毗邻。这时,我才注意到:江西境内公路是沥青油路面,福建公路是水泥硬化路面,两种路面在交界连接处泾渭分明。我为四位文友在这“一脚跨两省”的路面打卡留影。
时至中午,姚主席提出先返回篁碧乡吃饭休整。用过午餐后,我们重返赣闽公路,来到福建光泽县司前乡岱坪行政村。这里位于光泽县的东北部,距离光泽县城68公里。泊车后稍作停留,黄建新驿长高举起“星火鹅湖驿”的旗帜,率先领路出发。
我们沿着一条机耕道走进山林。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群山环绕竹林遍布,行走途中,采风小分队的女士们在叠起的毛竹堆上歇息打卡。她们的欢声笑语,使征途充满阳光和活力,让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上山的路越来越窄,越走越陡。迎面来了一位挖竹笋的中年农民,我打过招呼,请教鸭母关还有多远。他说:“不远,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殊不知半小时是他的脚力,我们这些“城里人”哪里能相提并论?
随着攀爬难度加大,眼前出现了一个陡峭的山坡。山坡上铺满大小不同的石块,像似山洪冲刷所致。石块之间缝隙间长有青苔,还有一些长长的枯枝落叶挡道,使得攀登变得有些艰难。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其间,我还险些滑倒,但仍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文友们的相互扶持继续向上向前……不知哪位文友领头哼起红歌,逐渐变成了大合唱。我们在歌声中加油鼓劲奋力攀登,终于成功攀登上丛林中的关隘——鸭母关。
站在关口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层峦叠嶂,在阳光的斜照下,山谷里云雾缭绕,如梦如幻。我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关隘古老而沧桑,似有历史的温度和气息。
在关口的一侧,一座小小的风雨亭,历经四季寒暑岁月轮回。亭子虽然年久失修,一半可见天日,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独特的轮廓和丰富的内容。残破的屋檐和墙砖壁画,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说,让我对这两省关隘有更深的了解。关口立有一块碑,上书“鸭母关”三个大字。我伫足碑前,感受着清凉的山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疲惫一扫而空。此时此刻,之前,时间仿佛静止了,只剩下大自然的美景与静谧。只因远道的客人突然登临造访,才使得平时罕见人迹的关口异常热闹起来。
星火鹅湖驿的旗帜在迎风飘荡。看着文友用手机相互拍照,彼此兴致勃勃地打卡,我想:有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带来遥控飞行器,让它升空定位航拍,记录这巨型“鸭母”的背脊上,一群文学的追梦人不辞辛劳,前来探关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沧桑,该多好啊!
脚下的鹅卵石路面曾经有古人走过,每一段古道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古语云:“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这群人有幸见识到走古驿道的魅力——在自古以来的赣闽交通要道上漫步,寻幽探古接地气。围绕鸭母关石碑,情景交融,众人幽默搞笑仿学鸭母叫的精彩瞬间,被柯援生老师完整地拍摄下来,永远定格在镜头之中。
大家一起分享采风的快乐,登山的疲乏,都在朗朗笑声中烟消云散。至此,第四个赣闽关口的采风活动,已顺利完成。
休息片刻,我们开始沿着福建境内另一条山路下山。下山的路相对轻松,但也应格外小心。沿途的风景与上山时截然不同,从另一个角度展现着鸭母关的美景。这条路上,福建光泽的连绵山脉尽收眼底,起伏的山峦仿佛一幅无边无际的彩色画卷。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零星疏朗,似有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这片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一路走来,回忆着在鸭母关的点点滴滴。这次登鸭母关的经历,不仅让我领略到赣闽边界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也挑战了自我,收获了勇气和毅力。同时,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在这远离城市喧嚷的山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当我们返回到山下公路登车时,太阳已经西斜,天际间被染上了一片绚丽的红色。回首那被山林隐蔽的鸭母关,我心里默默地许下诺言:有机会我一定再次前来,探访它更多的魅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充裕的时间和资金去旅游。因此,旅游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名城、名关以及风情独特的地方,譬如鸭母关——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定会受到大量游人的青睐。
攀登鸭母关,探访一座承载着历史与自然的古老关卡。有待不久的将来,赣闽共同为旅游业双赢而努力,系统开发资源和利用各地关隘基础设施,修旧如旧展现在世人面前,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圈”。届时,古老的景观焕然一新,必将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各个关隘之上,织就崭新的八关通闽旅游网,喜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在八关之上,体验感慨、休闲娱乐,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