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晁留村的太阳(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晁留村的太阳(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74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发表时间:2025-10-14 22:39:51
摘要:此时,不由得让我想起两首歌,《东方红》和《太阳出来照四方》。歌声里的暖意,竟和眼前的阳光这般契合。秋天的太阳,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张开双臂拥抱着万物;秋天的阳光,又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披在大地上,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都被这份温情细细包裹着。

太阳出来了。断断续续下了一个多月的连阴雨,终于雨过天晴——昨晚上星星布满天空,今早太阳便从东方冉冉升起,把柔和的光一点点铺向大地。
   此时,不由得让我想起两首歌,《东方红》和《太阳出来照四方》。歌声里的暖意,竟和眼前的阳光这般契合。秋天的太阳,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张开双臂拥抱着万物;秋天的阳光,又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披在大地上,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都被这份温情细细包裹着。
   晁留村也和周边的村子一样,被阳光一照,顿时变得格外清晰好看。连日阴雨中,房瓦上冒出的绿苔、院子一角滋生的绿霉、门前路边疯长的野草,此刻都安安静静地晒着太阳,像是刚洗过澡的孩子,带着湿漉漉的水汽,享受着秋雨洗礼后的惬意。就连墙角那几株被雨水压弯的狗尾草,也慢慢挺直了腰杆。
   农人们乐了,一个个喜笑颜开地站在地头上,沐浴着阳光。瞅着大地在阳光下舒展,地里的水汽像农妇蒸馍时冒的热气,一缕缕向上蒸腾,村头那几棵老槐树上,几只麻雀也叽叽喳喳的晒着太阳,村旁不远处的苹果园里,不知谁家的果子,在雨后的阳光下红扑扑的,像少女羞红的脸庞。苹果的香味随着一丝丝微风飘上了天空,洒向村子的角角落落。
   “照今天这太阳,一会儿就能种麦了!今年雨多,可再不敢等了。”农人们凑在一起,三句话不离本行,张口闭口都是种麦的事。
   隔壁的三爸已经七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却精神饱满,挤在人群里,眼睛盯着地里的水汽说:“麦种不到地里,我吃饭都不香,连胃口都没有。前天晚上,我做梦都在地里种麦呢!”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今年虽说地墒好,可总的来说还是迟了,麦子分孽肯定少。我看啊,每亩地得多种五六斤种子。”三爷捋着他那把心爱的长胡子,一板一眼的说得认真。三爷种了一辈子地,经验比谁都多。
   太阳越升越高,村口那条水泥公路早就被晒得干干爽爽。路旁草丛里的野草,叶子上还顶着银珠似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几朵白里透红的小野花藏在草丛里。
   我抬头望着天空,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有种说不出的舒服——暖中有情,情中有意。再看远处一望无际的田块,大多还没来得及种。只有村头偶尔有两三户人家抢先种了,绿油油的麦苗一行行铺在地里,仿佛是心灵手巧的农妇织出的彩布,轻轻覆盖上。
   其实,前半个月农人们就把种麦的东西准备好了:麦种拌了药,化肥装了袋。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可谁能想到,一场连阴雨下了一个多月,把大家的计划全打乱了。现在太阳终于出来,总算能下地了。
   只是,雨前拌好的麦种,被这一个月的阴雨闷得有些受潮。我心里清楚,受潮的麦种下地会播种不畅,还得重新晾晒。我更清楚,拌过药的麦种晒干后要赶紧播种。
   说起来,从去年开始,我种的麦子就不多了,还没过去的一个零头。可就算少,这也是一份庄稼。“民以食为天”,人总得吃饭,再说了,农民就是种地的。
   把麦种摊在水泥路上,让阳光好好晒着,我又忍不住抬头看着太阳。这阳光撒向大地,撒向晁留村,撒向村子周围的沟沟壑壑,也撒向远处的山川沟峁。
   三哥从旁边走过,笑着说:“这雨把地彻底下透了,赶明年二三月不下雨都够了。现在种麦,刚好!”
   上午的地头上,站满了人。能干活的、不能干活的都来了,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蹦蹦跳跳的孩子。他们不图别的,就是想站在地头,晒晒晁留村的太阳,看看自家的田地,闻闻泥土的味道。老话说:“谷黄糜黄,绣女下床”。
   我看见门份里的大哥,快八十岁了,也拄着拐杖来地里凑热闹。他说:“在家里待久了,闷得慌,来太阳底下晒晒,把霉气赶走。”大哥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腿不太方便,可一说起过去种地的事,眼睛就亮了。
   他望着地里轰鸣的大型拖拉机,感慨地说:“现在这世道真好啊!你看这拖拉机,跑得多快,一天能种几十亩地。我们那时候,全靠牛拉犁。生产队牛多了,就多套几头;牛少了,就少套几头。一年种麦,没有二十多天根本种不完。有时候,前面种的麦子都冒芽了,后面的还没种完呢!”
   说着说着,大哥的眼圈红了。他接着说:“那年队里买了个牛犊,没人会教它犁地——就是咱们说的‘跳牛’。队长看我年轻,就让我去。还派了个学生娃帮忙,结果犁了没一会儿,那牛就不愿意了,挣脱缰绳就跑,把犁都拉成了两半截。我抱着坏犁,追了快一里路,最后还是路人帮忙,才把牛牵回来。我的腿,也被犁上的铧划了个大口子,鲜血直流,最后还缝了好几针呢!”
   话音刚落,大哥就挽起裤腿。我凑过去一看,他的小腿上果然有一道长长的伤疤。
   “现在多好啊,啥都不用愁。要是把今年这天气放在过去,早就得拿枣杆要饭吃了。”大哥一字一句地说,语气里充满着感慨。周围几位上了年纪的人,也都说大哥说的在理。
   上午的太阳渐渐热了起来,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那些还没旋耕的地,地皮已经隐隐约约有些发白;旋过的地里,一群小麻雀蹦来蹦去,啄食着被翻到地面上的害虫。地里的土粒在阳光下也慢慢变干。已经播种过种的地块,平平整整的,像是一面镜子。
   到了正午,太阳更烈了,晒得晁留村的人都冒出了汗。有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干脆脱掉了上衣,只穿个半截袖子,挽着裤腿在地里忙活。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流,滴在那泥土里。
   大型拖拉机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轰鸣声在田埂上回荡。农人们围着司机,有的递烟,有的问播种的深浅,忙得不亦乐乎。司机师傅也笑着说:“现在啥都先进了,连撒化肥都用机子,撒得又匀又快。地旋完了,化肥也撒好了,一点不耽误事。”
   今天算是正式种麦了,晁留村里几乎没人在家,都去地里帮忙了。偶尔能在村口碰见几位老人,他们搬个小板凳坐在阳光下,眯着眼睛闭目养神,脸上带着笑。
   一台大型拖拉机在前面旋地,后面跟着两台播种机,在田间欢快的跑着,把之前因为阴雨憋在心里的烦恼,全都抛到了脑后。空气里,除了拖拉机的轰鸣声,就是农人们的笑声。
   晁留村地大物博,土地面积广,又靠着北山畔,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最适合种苹果、桃子这些果树。村里的苹果,个大、味甜,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除了果树,小麦也是主要的。晁留村的小麦特别劲道,磨出的面粉又白又香,大部分都被各大面粉厂高价收走。还有些城里人,专门开车远道而来,找农户打些面粉拉回去。
   现在的晁留村,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里的人少了些,可土地一点没少,粮食也没少打。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鼓舞下,农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接到了院里,就连种地都有补贴。说实话,现在的农村,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村干部也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修水渠、建文化广场、帮农户卖农产品,领着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奔。
   前几天,有个在外打工的小伙回村,看到村里的变化,又尝了尝家里的苹果,调皮地说:“咱晁留村真好,人好、水好、土地好。我发现啊,连晁留村的太阳,都好像比别的地方亮呢!”
   我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抬头再看天上的太阳,确实觉得格外的亮、格外暖。它照着晁留村的土地,照着地里的麦苗,也照着农人们的笑脸。
   (原创首发)

共 29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语言,成功呈现了乡村雨过天晴的蓬勃生机与农人的真实状态,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生活气息的佳作,充满乡土气息与生活温度,以“雨过天晴”为线索,描绘了晁留村在连阴雨后迎来阳光的生动景象,并通过农人的活动与对话,展现了农耕文化与自然节律的紧密关联。文章情感真挚,细节鲜活,语言优美,兼具画面感与人文情怀,成功传递了“阳光带来希望与生机”的核心主题。开篇以“太阳冉冉升起,柔和的光铺向大地”奠定明亮基调,随后用“慈祥的母亲”“金色纱幔”等比喻,将秋阳拟人化,赋予温情。对绿苔、绿霉、野草、狗尾草的刻画细致入微,尤其是“雨后压弯的狗尾草挺直腰杆”的细节,生动传递出生命在阳光下的复苏之力。人物刻画鲜活,对话真实传神。主题明确,情感层层递进。语言优美流畅,善用修辞与意象,是一篇优秀作品。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仇育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10-14 22:44:44
  文中的比喻“金色纱幔”显不出乡村气息,如改为“金黄的稻帘”或“秋日的薄毯”是否更能增强地域特色?个人观念,供作者参考。语言是文章的灵魂,精确的比喻可增添文章的可读性。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10-14 23:26:58
  编按写的好,吃透了文章,也挖掘的深,写出了文章的魂,读后打动人心。
2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14 23:13:18
  《晁留村的太阳》作者用夸张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真情实感,把太阳、乡村写活了,闰土老师笔下的场景太真实,农人种麦急的模样,老人讲的故事,都历历在目。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10-14 23:29:29
  武老师留言好,谢谢关注与精彩留评,向武老师学习。
3 楼        文友:武双喜        2025-10-14 23:17:14
  全文没有华丽辞藻,却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把一个土地、农时、人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
4 楼        文友:闰土        2025-10-14 23:31:40
  “ 我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抬头再看天上的太阳,确实觉得格外的亮、格外暖。它照着晁留村的土地,照着地里的麦苗,也照着农人们的笑脸。”文章收尾风趣而幽默,令人回味无穷。
5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0-15 10:20:09
  文章体现出农民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好文欣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