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迎接检查(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迎接检查(散文) ——疫情防控的“点长”记忆之二


作者:明镜亦非台 进士,8381.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发表时间:2025-10-15 08:38:13

入驻隔离点第一天,本就已是晚上,又因无接收隔离对象任务,所以以熟悉业务和环境为主,一晚无话。
   次日一早,我和联络员先期碰了一下头,把隔离点承担管理服务任务的人员组成的大致架构和工作职责作了一个系统梳理。联络员悟性很高,很能干,再加上本就承担着整个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业务上轻车熟路,很快就形成了简明扼要的文字。梳理完毕后,我们又根据县防控办安排的隔离点的人员配备,和综合组、数据组、医务组、后勤组、安保组的组长作了一次简单碰面。工作人员中,除了后勤组由酒店服务员组成以及安保组由酒店保安作骨干外,其余人员均从有关部门抽调。其中,综合组由联络员兼任,数据组、医务组由卫健机构从各家医院抽调医生、护士组成,安保组由辖区派出所安排民警负责。从架构上看,就是一个妥妥的临时组建的班子。随后,我和联络员又在酒店内部和周边转了转,算是详细了解隔离点的内外环境了。很显然,这次启用隔离点在时间上是比较仓促的,除了酒店内部的“三区两通道”(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像回事情外,外围的跟进配置距离隔离点的标准要求相去甚远。这里既没有用于存放隔离人员所产生垃圾的专用场所,也没有专用的排水管道,就连酒店周边的隔离也只是用了几条绳子象征性地围了围,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反正就这个现状,我们除了把有关情况跟防控办作反映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边做边像了。
   下午,根据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酒店开始接收涉及县城周边的零星隔离人员。由于这个酒店已经开办多年,整体的设施设备已经趋于老化,所以接收的都是隔离周期为7天的次密接人员。
   总体看,隔离点正式启用第一天的情况有条不紊,算是正常运转了。于是,在用完统一配送的晚餐之后,我和联络员又在酒店周边的警戒线内转了几圈权当健身,随后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总以为这一天会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不料,就在我准备熄灯休息时,手机却突兀地响起来。我一看,是“8”字开头的,显然是市里的电话,再一看时间,已接近晚上11点。我不敢怠慢,赶紧接起来。甫一接通,对方就自报家门,是市防控办的,随后就直奔主题,询问目前隔离点已接收人员数、已用房间数、空余房间数。虽然晚餐前作过一次数据报送,但其后可能还会有所变化。为稳妥起见,我告诉对方等详细了解之后再回复。放下手机,我先拨了数据组负责人的电话,没有接通。又转拨联络员的电话,很快接通。在得知我所要的数据后,联络员又去和具体负责隔离人员接收的医护人员联系,随后告诉了我当下的数据。印象中,是接收了30来个隔离人员,尚空余房间150来间。我把情况反馈给市防控办之后,总感觉这个时间段这种越级指挥有点不对劲,却又想不起哪里不对劲。后来想想,不管迟不迟,还是给县防控办的负责人打了个电话。县防控办的负责人一听,立马揣摩出了意图,市里很可能想从其他区县市安排隔离人员过来。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县里自己临机处置疫情的空间就小了。于是,他赶紧让我再跟市防控办补充报告,就说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很快将安排一批隔离人员,隔离点实际空房已经不多。再度反馈之后约莫半小时,该负责人发了个短信给我“兄弟,好险,市里刚准备开隔离人员安置调度单”。有了这个小插曲之后,被驱走睡意的我又被迫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手机,才在凌晨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三天,除了按县里统一调配继续接收隔离人员外,我们迎来了好几拨的检查:
   第一波是身着制服的两人,细细一看,分别是市场监管局食安办和卫健局卫生监督所的两位科长。先是食安办的向我们了解隔离点被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保障情况,着重强调了外卖食品的管理办法和消毒要求,要我们严守食品安全的红线,防患于未然。接着卫生监督所的又从落实隔离点卫生环境以及用水排水等方面要求的角度,用很专业的术语给我们作了一次科普。说实在的,他们的语气有些居高临下甚至不食人间烟火,但我也知道是位置使然,也不去辩解。两位科长检查完毕,还拿出单子让我们签字“立此存照”。
   第一波刚刚结束,第二波又紧随而至。这次来的是防控专班的几位专家。他们按照各自分工,有的了解数据报送,有的查看外围环境,有的检查隔离人员接收流程。我们依据各组的分工,分头陪同检查。果然,他们对外围隔离设置、专用垃圾存放点安排等表示不满,认为有很大隐患,严肃要求我们整改。因为这些问题前一天我们已经自行发现,并通过一定方式向防控办作过报告。所以,我们正好顺梯上爬,和专班诉苦,表示依靠酒店自行整改需要另行增加投入,目前并不现实,渴望专班从全县层面来牵头统筹,协调住建、城管等部门帮助我们解决,否则这个很大的隐患会一直悬在头上。专班的专家显然听进去了,我看到其中一位专家就掏出本子记录了几句。事后证明,我们的这个反映相当及时,在这波检查的次日,住建部门就从其他工地上拖来了数车的隔离挡板,把我们酒店紧紧地包裹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硬隔离,这个时候才可以说真的已经是“隔离重地,闲人莫入”了,而专用垃圾存放地也通过拉来两个闲置集装箱而得到了解决。
   第二波还在接待中,第三波又翩然而至。这次来的是县纪委以及下属业务科室的领导。他们挂着工作证,很严肃地向我们了解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到位和履职情况,并询问了隔离点的相关数据。正在汇报的时候,派驻卫健的纪检组长又到了我们隔离点。于是,他们一同听取了我们的情况介绍,随后从提高站位、强化统筹、落实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
   纪委的这波领导离开后不久,第四波检查的又到我们隔离点。这波检查的重点是消防和安保,来的是公安和消防的领导。他们首先去消控室了解全天候值守的落实情况,然后查看监控的清晰度和有效性。由于该项工作的主体责任在酒店,由酒店的保安兼任,所以在业务的问答上并不娴熟有时还夹杂着对待遇不满的牢骚,而且监控设施也比较老旧,清晰度不敢恭维,这让陪同的我和联络员都感到了尴尬。接着,他们又来到酒店大门,和辖区派出所派出的民警就安保组的工作分工、职责落实等作了交流。毕竟是体制内的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他的回答显然要高出一个档次,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比较符合要求。当然,他们也还是理解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的,除了让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好整改加强外,倒也没有提其他过于苛刻的教条式要求,这让我们松了一口气。
   第五波严格说来不算检查,是医护人员派出单位的领导来看望慰问,表达组织关心的,这个就轻松了许多。
   一轮轮的迎送完毕,我不禁暗想:“这咋回事啊,不是典型的一人干三人看六人管么?”正要吐槽,立马觉得站位有点低,遂正向思考曰:隔离点才刚刚运转,就有如此多的关注,有如此多的要求,看来这个活不是太好干啊,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方可。
  
   (2025年10月)

共 27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迎接检查》以作者入驻疫情隔离点的工作经历为叙事主线,生动展现了隔离点从启用初期到正常运转的全过程,作者入驻隔离点首日以熟悉环境和业务为主,次日与联络员梳理人员架构,并发现隔离点存在硬件短板——外围配置不达标。随后按调度接收7天周期的次密接人员,首日运转整体有序,但夜间因市防控办突发数据查询,引发一场关于隔离房间资源分配的“紧急应对”,凸显基层防疫工作中上下级沟通与资源统筹的复杂性。第三天作者先后接待五波来访——市场监管局与卫健局检查食品安全、卫生规范;防控专班专家指出外围隔离隐患,推动住建部门后续用挡板实现“硬隔离”、用集装箱解决垃圾存放;县纪委核查人员履职与数据;公安消防检查消防安保;医护单位领导慰问。多波检查既体现各部门对隔离点工作的监督,也展现基层在应对检查中“借力解决实际问题” 的工作智慧。检查结束后,作者先产生“一人干三人看六人管”的直观吐槽,随即转为“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的正向思考。本文写作叙事视角真实细腻,以“亲历者”增强代入感;细节描写暗藏深意,折射基层工作现状;语言风格平实通俗,兼具口语化与纪实性,使人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10-15 08:45:35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老百        2025-10-15 08:57:57
  文中无华丽辞藻,多使用生活化、工作场景化的语言,如描述隔离设施“防君子不防小人”,吐槽检查现状“一人干三人看六人管”,以及记录数据组电话 “没接通”、保安回答“夹杂牢骚”等细节,均采用直白的口语化表达,贴合基层工作人员的说话风格。同时,对人员架构、检查流程、整改措施的表述(如 “三区两通道”“硬隔离”)又具备纪实性,准确反映疫情防控工作的专业场景。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10-15 09:56:3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