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小事】学语言的乐趣(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学语言的乐趣(随笔)


作者:如歌四季 布衣,38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发表时间:2025-10-17 16:20:08

我们小时候物资匮乏,生活、学习条件很不好。我们小学据说是一座古庙改造而成的,虽然是一所市级完全小学,却也没条件在小学就学英语。当时,有些条件不好的小学甚至还没条件学习汉语拼音。
   小学开始学汉语拼音时我就觉得有趣,从“a”到“z”的拼音字母,从韵母到声母,从前鼻音到后鼻音,我学得很认真,也掌握得很好。我曾惊叹拼音拼出的文字,能有那么多的音和意,汉语有那么多的象形字、象声词、形声词、多音字、同音字、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等等,无怪乎让外国人学习汉语是很困难的事。也许是继承了在报社当过记者的父亲的基因吧,小学写作文时我就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初中到高中语文都是我较好的学科,作文是我的强项。那时老师布置写日记、周记,我展开想象,天马行空地写了很多,有的还在地方杂志上发表,到高中还发表过一篇科幻小说《神秘的海底世界》,受到家人和同学老师的好评。直到现在我一直对我们的汉语依旧充满喜爱,闲暇时学着写诗填词、写散文等,感觉想用更多的美言记录并赞美这美丽而多彩的世界。后来机缘巧合在江山文学网写文投稿,得到何叶社长的赏识和鼓励,就更加有动力写作了。以至于几个同学兼好友都惊奇地问我:“你不是学英语专业的嘛!咋转行搞中文了?”我笑答:“业余爱好!”
   从初一开始学英语的第一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因为英语老师是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帅哥,他的教学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更多是因为英语这门语言与我们小学一直学习的母语语文截然不同,从拼写、读音到语法、句法都是不同的。虽然二十六个字母与拼音字母相似,但只要掌握好,也能分清楚。特别是通过学习英语,可以了解国外的历史、文化等等。它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每天回家,我把白天学过的单词,用粉笔默写在我家院子的地上、墙上。上厕所时,嘴里都在滔滔不绝地背单词、课文。当然语文的古诗词、古文等,也是我喜欢背诵的。可能是天生记忆力好,课文熟读两三遍就能背,每天背诵课文,都是我第一个找老师背,听写单词几乎都是满分。到了高中,英语老师常常搞单词拼写竞赛、写作比赛等等,让我的英语得到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到高考时,同学都建议我报英语专业,父母也觉得不错。高考分数出来时,我的英语果真是最高的,然后就报了英语为第一志愿。本来我也想报中文专业,以后学父亲当记者,搞写作,结果那年高考规定报了英语专业就不能报其他专业,只好作罢。
   大学主修英语教育,开设了精读、范读、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翻译、写作、英美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学校聘请的外教带我们在校园搞了“英语角”,通过大量训练,让我们的英语口语得到很大的提高,原来一直不敢开口的学生到毕业时都能开口讲流利的英语了。那时候,对英语越来越着迷,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我喜欢去图书馆借阅英语原著来看。最喜欢的莫过于到处找资料抄英文歌曲,足足抄了厚厚的一大本,直到现在还珍藏在我的书柜里,并学会唱其中大部分经典的歌曲。只是那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手机、电脑、网络,只能如饥似渴地到处找纸质资料、书籍、杂志来抄,抄完还会在每首歌的歌名及旁边画上精美的花边或贴上应景的贴画等,抄完了就学唱。曾经为了参加学院举行的英语卡拉OK比赛,还满大街小巷地去找参赛歌曲《LoveStory》的伴奏磁带,后来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因为我性格开朗,和男生女生都能打成一片,歌又唱得好,还参加了校合唱团、小合唱队,并担任领唱,同学们送了“百灵鸟”、“画眉鸟”的绰号,我也乐得接受。
   我最喜欢一位外教教的写作方法,是给出一句话,让我们自由发挥想象,续写作文。比如:“夜晚,在一片寂静的森林,一片白光闪过......”我就续写道:“这片白光是一个UFO发出的。它就停在森林中间,耀眼的白光照亮了夜空和森林。我躲在树丛后,紧张地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的一切。一阵奇怪的声音响过后,只见UFO的门打开了,一个外形细长、怪模怪样的外星人飘了出来......”后来,这篇文章得了A+,这也算作是我的第一篇英语科幻作品吧。可能源于从小喜欢幻想,也得益于当记者从事写作的父亲的教导,我从小学作文常常作为班里的范文宣读。所以,英文写作也常得高分。
   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宿舍,那是我们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大家肆无忌惮地高谈阔论、打打闹闹开玩笑、用录音机放歌、练普通话等等,被其他专业的同学私底下称为“疯癫的英语班女生宿舍”,常常闹到熄灯后还不停歇,直到被宿管老师(男老师,不能上女生宿舍)在楼底下大声点名批评。但我们还是会压低声音继续聊天八卦,有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打毛衣或背单词、看书,或者吃零食等,也有人练口语及普通话,甚至躺到床上还有“卧谈会”。那时同学们都来自各州县市,都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对学英语有一定的阻碍,有的n,l不分,有的口齿不清,有的发音不准,还有人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初中才开始学语文,学英语就更困难了。加之我们是师范类院校,普通话是必考科目,所以讲话时常常混杂各种语言,还因此闹出一些误解和笑话来。
   尤记得,有一段时间因为要考口语和普通话,大家在睡觉前都要练习。有一个来自腾冲的同学在练普通话,因腾冲口音有点特殊,说普通话时混杂着方言,“国家”她瘪着嘴念成“guejia”;“生活”她念成“shenhe”,听起来不伦不类,我们听得哄堂大笑。她也不生气,听完我们的正确发音又继续苦练。有人练口语“Doctor,doctor!Canyouhelpme?”(医生,你能救救我吗?),错念成“Doctor,doctor!CanIhelpyou?”(医生,我能救救你吗?)。有人讲方言别人听不懂,她就用蹩脚普通话再讲一遍,还是听不懂,就用英语又说一遍,最后不知别人听懂了没有,反正旁人又是一阵大笑。还有人练绕口令,因为练普通话有练绕口令的要求,什么《山前有个崔腿粗》、《麂皮补皮裤》、《粉红墙上画凤凰》、《八百标兵奔北坡》等等,绕来绕去,舌头都打结了,我们在旁听着笑得前仰后合。大家笑完后,纷纷比试起绕口令来,又是许多笑点。有同学悄悄用录音机把这一切录下来,放给我们听,我们直笑得肚子疼,有人笑得在床上打滚,不免又招来宿管老师的一顿吼骂。
   我们几个同学还跟着一位法国外教免费学了半年的法语。当时已经到了会简单口语和一些语法的程度。读到大三时,要选修第二外语,我纠结要不要继续学法语,最后想着多学一门语言就选修了日语。那时,天天练英语、日语,练得舌头都僵硬了,但也兴致勃勃、兴趣盎然,晚上宿舍有人说梦话都在练着英语或二外呢!其他专业的同学还打击我们:吃着面疙瘩饭,硬要说馒头腔!(意为:就是一普通中国人,还硬要学那洋人的语言)毕业后,和好友通信,都是用英语或日语写,持续了一两年。多年后,我还后悔自己心花,当时没有继续专门学法语。一般规律是:无论何种语言,在生活工作中用不着,没有语言环境,就会慢慢退化了。所以,人不能心太大,什么都想学,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好,最终泛而不精,半瓶醋也。
   毕业后,我到一家企业做翻译。经过多年的语言学习,我发现语言要经常练,还要有环境,否则,也会慢慢忘记。所以,刚工作那几年,我发动喜欢英语的同事一起练,还曾经在单位办过“英语角”,聚集了一群英语爱好者,练了一段时间。有人练出来了,后来还把英语用到工作中了。曾经一位翻译社的老师给过我忠告:要做好翻译,必须先学好中文。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深以为然。如果中文不好,你翻译的东西别人也看不大懂,难以理解。我遇到过有些技术人员,汉语表达不准确,让我费心思先弄清其准确意思,才能正确翻译成英文。有一次,来了一份德语资料,领导让我想办法简单翻译了解一下,我借来德语词典,硬着头皮大概翻译出来应付了事,当时,还恨自己怎么不多学一门德语。后来,有其他外语资料需要翻译,就只能去找翻译公司了。
   工作中,因工作需要,我接触过很多外国人。有一次客户来自西班牙,我想向他们学西班牙语,结果发音需要弹舌,像俄语一样难,就作罢。后来遇到印度客户,也想学印度语,但发音也要弹舌。印度当地人讲的英语都会弹一下舌,让我听得一头雾水,还好那个帅气的印度中间人的口语是标准的英式英语,可以给我把印度语或印式英语翻译成英语。其实我从小一直喜欢印度歌舞,还模仿唱印度歌。印度歌旋律很动听,但其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发音,我只能靠听到的音来模仿,同学还喜欢听我唱呢。曾经在大学选修二外时我还去问老师,有没有教印度语,她们奇怪地看着我说没有,从来没有过。
   虽然学习一门外语很困难,但我闲暇时也学会模仿,虽然不明白其意,也能感受其旋律的美妙,比如模仿唱法语歌曲:《Hélène》,意大利语歌曲:《Timetosaygood-bye》,西班牙语歌曲:《DondeVoy》,还有曾经流行的日语电视剧《血凝》主题歌《ありがとうあなた》、歌曲《レッドトンボ》、《北国の春》等以及诸如《大篷车》、《感情来自心灵相通》、《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等等的一些印度歌曲,聊以自娱自乐一下,姑且满足我想学其他语言的愿望。
   嘻嘻,这就是我学习语言的经历和总结,是不是挺有趣呀?

共 36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深情回顾了作者与语言结缘的成长历程。从童年对汉语拼音的着迷,到中学与英语的意外邂逅;从大学时代在“疯癫宿舍”里苦练外语的青春记忆,到工作中与多国语言打交道的职业体验。作者以灵动笔触勾勒出对汉语的天然亲近与对异国语言的好奇探索,两种热爱始终交织并行。文中既有抄写英文歌曲的质朴执着,也有模仿各国歌曲的自得其乐,更悟出“学好中文方能做好翻译”的深刻体会。这段跨越数十年的语言之旅,既是个人成长的温暖印记,也折射出时代变迁中普通人对知识最本真的渴求。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7 16:20:2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7 16:20:3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5-10-17 17:04:05
  感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敬茶,献花!!!
3 楼        文友:暗夜百合        2025-10-18 19:58:35
  学语言的经历满是鲜活乐趣,从小学着迷汉语拼音、写作文获赞,到初中被英语吸引,在地上墙上默写单词,再到大学泡图书馆抄英文歌、办英语角,甚至宿舍卧谈练口语、闹笑话的场景,都特别真实。工作后悟得 “学好中文才做好翻译” 的道理,还模仿多国语言歌曲自娱,既见对语言的热爱,也藏着成长的通透。文字里满是对知识的热忱,读来像听一段温暖的成长故事,让人也感受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
   拜读老师好文,祝创作愉快。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回复3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5-10-20 08:22:12
  感谢老师的赏评和鼓励,敬茶,献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