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访古索城址(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访古索城址(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45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发表时间:2025-10-18 09:05:07


   10月7号上午,我与大巴车上的常德市鼎城网宣协会会员一样,怀着激动又在急切的期盼中下了车,紧随久候的镇领导,迈向满是神秘色彩的索县城址。
   古索城址,位于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1983年被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入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常德府志记载:“汉寿本名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俗名崆咙城。”索县地名的由来,有学者认为取自于屈原的《离骚》:“矫菌贵以纫蕙兮,索胡绳之丽丽!”“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句意。索县作为楚国属地,当地屈原文化早已融入肌理,这个说法虽有几分的道理,但也还得进一步考证。
   如今的城址村共763户,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60人,总面积8.2平方公里。这里主产稻谷、湘莲、鲜鱼,是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和淡水鱼苗养殖基地。城址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索县古城更是名震三湘,2020年获省级“文明村”称号,也是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随着索县城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址将打造以“索县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索县特色文旅小镇”相配套的国家级5A景区,最终形成与张家界、桃花源、柳叶湖等自然风光相融合的湘西北精品旅游走廊和旅游目的地,成为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索县城址离常德市大概五十多里,是迄今为止全国历史最为久远、保存最完整的汉代以前的郡县城址,它历经战国至隋的多个朝代,见证了多个朝代更迭,是了解和研究中南地区屈原文化、荆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的活化石和珍贵的实体物证。
  
   二
   刚走几步,我们便来到门前挂有“索县汉代城址”匾额的屋子,古朴的历史气息瞬间扑面而来。因为时间紧凑,当天所去的地方不仅多且还相距甚远,负责人不停地催促大家尽量先拍照保存,日后再慢慢细品、慢慢琢磨。一时间,相机声“卡擦卡擦”声,不绝于耳。我出门尽管手机的电充足,却也想省着点用——行程才起步,后面还有几个点要拍。再者,我也带着侥幸,猜想会有热心人往群里分享内容。我只选择性地拍了几张带有文字说明的牌匾和标有朝代的历史文物图片,如战国时期的“铜戈”、“谷纹玉块”、“车軎”、“双系铜矛”、“云纹玉环”、“铜马衔”、“铜箭簇”,西汉时期的“星云纹镜”、滑石镜“、滑石圆壶”、“滑石勳炉”等等。还有在索县城址发现的留有古老花纹的石碑、砌墙的汉砖和石块、秦简,以及2016年省考古所在索县城址外围进行小规模试掘,出土的钱币、陶瓷、瓦片等器物,也都被镜头定格。大家“啧啧”声不断,于我这个见识浅薄、很少远行的人来说,更是大开眼界,既长知识又增见闻。
   随后,镇领导领着我们来到一处大堤。大堤绵长宽阔,上面有零星的小草点缀,大堤的正下方,沿着长条沟壑新动工的围城墙基已具雏形,沟的另一面便是湖——也可以说成是河,远处深绿色的残荷随风轻舞,几幢民房错落其间,别有一番景致。同行的知情人说,这条河以前与澧水相通,最终汇入沅江。我对这里的地理位置全然陌生,哪怕离家不远,也给我绕得稀里糊涂,分不清东南西北。阴沉的天色里,薄雾萦绕四周,给湖面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我们现在所站的是北城墙的位置,以前的城墙都已垮塌,如今正准备重新动工修建。”镇领导指着下面的墙基说道,“护城河周边还有一些居民没有搬迁,待这批人全部搬迁后便正式动工。”说着,他指向前方的湖岸高处,说:“前面的这个长满高大巴毛草的地方,就是传说中金鸡落脚之处,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为了能听得更清,连忙凑近了些,点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怕记不住,回家了好慢慢“补课”。镇领导缓缓道来:“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黄昏,一只金鸡从洞庭湖的芦苇丛中腾空飞出,向着天边火红的晚霞向西飞去,飞累了,便在一处叫做‘古索’的高岸上歇脚,彼时,天边的落日余晖消失,一轮圆月挂在湖水上空。金鸡放眼四周,见皓月将不远处的湖水照耀的波光粼粼,波光中但见许多鱼群和水鸟跃出水面追逐,而脚下又是绿色青青,十分美丽。晚风拂过,舒畅无比,于是,金鸡便隐身于这‘古索’地的夜色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年很快过去。在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这只金鸡忽然从城堡底下钻出,拍拍尘土,悄悄飞到湖边洗澡。这时他遇见一位白胡子老头,便问:‘老头,这是什么湖?’老人说:‘这是七里湖。’‘什么,吃我湖?’‘那东边的呢,’‘鹰湖。’‘什么?阴斗吃我?’(湖南常德地方口音,‘吃’与‘七’、‘你’与‘里’、‘鹰’与‘阴’同音)金鸡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如惊弓之鸟,‘唿’的一声向西飞去,他一口气飞了四五十里,最后落到了现在的常德。金鸡飞走后,城池也塌了,慢慢地便成了一座千年城廓。”这个镇领导年龄不大,说话时带着几分羞涩,却也难掩几分骄傲和自豪,显然,他进入了神话传说的意境了。
   大家边听边议论。有的说,还是这里的地势“轻”了,不然就成了现在的常德市。也有人打趣,地势“轻”的原因,恰是为了成就这里的鱼米之乡。还有人说,那夜黑星稀的夜、那白胡子老头分明是天意催金鸡西行,七里湖容不下真龙凤凰,唯有常德地脉厚重,才能镇住这千年灵气。说话间,远处湖面微光闪动,仿佛金羽掠波,余韵悠长。
   我觉得这个传说十分有趣,随后写下了几句拙诗助兴:“古索落金鸡,波光映月迷。千年沉寂梦,几语怎回题?‘七吃’难分辨,‘鹰阴’胡乱携。鸟惊西展翅,宝地已然低。”
  
   三
   我一路跟着人群,听着、看着,其中有人对这里比较熟悉,不时地相互介绍。我是第一次听闻,插不上话,只能一路赞叹。
   古索是块风水宝地,不少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了足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和精神食粮。作为汉代常德地区的政治中心,索县城址还曾留有古人访古的记载——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来过此地,并留有《汉寿城春望》的诗:“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字里行间,满是思古讽今、心忧天下的情怀。
   我们同行的一位退休大姐,曾在韩公渡工作过几年,也听过不少关于索县的传闻。她说伍子胥在古索有一些较为真切的历史传说。伍子胥本为楚国椒邑(今湖北监利,一说安徽椒县)人,春秋末期为吴国大夫,军事家。父亲伍奢,时为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因直谏楚平王,与其长子伍尚遭奸臣费无忌谗言诬陷,后被楚平王所害。伍子胥历经艰险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吴王阖闾即位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公元506年,吴王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军攻打楚国,连战连胜,一直打到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传说中葬于古索。伍子胥对楚平王恨之入骨,便在此刨了他的坟并鞭尸三百。据传说,此地曾有鞭尸台,以及楚平王被五马分尸后葬尸之处。因葬有五处坟地,亦名为五岭坡。现在的五岭坡,也就是五个小山凹,仍留有伍子胥活动和居住的痕迹。另外考证显示,唐大夫刘禹锡在游历索县遗址时曾亲眼目睹过楚平王坟和子胥亭。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此外,汉寿亭候关羽与索县也有过一段不解之缘。索县建于战国后期,公园134年更名为汉寿。据《三国志·关羽传》所载:公元200年,关羽在一次战役中为保护刘备家眷而暂降曹操。关羽为了急于脱身与大哥刘备重逢,在曹操营中力求表现自己,屡屡建功,在一次战役中斩杀敌方大将颜良。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封其为“汉寿亭候”。而关羽一心向往刘备,归心似箭,最终将汉寿亭候金印置于堂上,毅然离去,留下一段与汉寿城的未谋之憾。虽然关羽未到汉寿受封,但原在刘备向东吴借荆州时,为荆州的镇守大将,在临沅(今常德市)留下不少传说和痕迹。不过,真实的历史是严谨的、要有确凿证据。因此,关羽是否曾到访过汉寿,也有待考证。
  
   四
   随后,我又随着人流看了看索县汉城址的保护规划项目分期实施的内容。近期规划(2021-2025年)、中期规划(2026-2030年)和远期规划(2031-2035年)都标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在这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行走,追忆往日索县的荣光,展望今日城址的建设,我想,用不了多久,一座满含汉代气息的全新索县城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工作人员不停地催促大家脚步加快脚步,大巴车已经发动,上午还有一站要去。我们依依不舍、忍不住一步三回头,望着那片承载着千年故事的土地,上车离去。
  

共 33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的土地,不管是哪,都是有历史的厚土,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作者笔下的古城遗址最为完整清晰的索县,就是如此。我中华历史的早起,这里的文化相当繁荣,从地名的命名看,还带着屈原诗句的痕迹。这里是鱼米之乡,在现代,更不落伍,成为文明的先锋。可以使,索县,保留了湖北丰富的地域文化。作者“走马”汉代城址,目不暇接,看似写了一个闲笔,待同伴照相分享,也从一个角度看出,城址的遗存很多。从考古发现看,也是十分丰富,堪称深厚。作者随陪同的镇领导走上大坝,分享了将来的重建整理规划,也分享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故事。这些都是文化旅游的潜在资源。古索地区,也曾是温柔墨客的流连之地,像唐诗人刘禹锡就曾留下墨宝。更有关于历史名人伍子胥的故事,据说,古索曾是伍子胥的安葬之地。有名的汉寿亭关羽也和古索有着故事。这些,都是历史的毛坯,需要挖掘整理,完善,作者的期待之心,兴奋而饱满。这是一趟古城问候之旅,尽管索县的历史尚在开掘整理中,作者已经给我们描绘了雏形,让我们感受到这里的历史之丰富多彩。作者写这个古城一览,尽管是未成型的样子,但已经再现了古貌,特别是表达索县今人的复原古城遗址的规划,都有着时代的鲜明意义。这类游记,是跟着走的方式,往往很难留下深刻记忆,但作者精于表达,将自己的角色贯穿进去,文章有了生动之趣,仿佛我们也与之随同,产生美感和羡慕之情的同时,迫切期待这座古城马上焕发新生。文字流畅,承转自然,很好地完成了一次访古之旅。【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8 09:15:05
  中华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有历史,哪怕有的地方没做过开发,历史也在地上刻印着。作者寻访古城遗址,向我们推出了一个历史的古索之城,但愿有一天能够复原,成为著名的景观。文章寻访挖掘,感受朦胧而沧桑的历史古城风貌,和一般的游记不同,请欣赏。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0:54:55
  老师编辑辛苦了,编辑很美,令文增色。这次随人流到古城走一遭,收获还是不少的,让我开了眼界,增了知识。谢谢老师润笔,祝老师健康快乐!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10-18 10:20:25
  湘西,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景观太吸引人了。芬芳四月,我去一趟张家界,被那里的砂岩峰林地貌所震撼,深刻地印在脑海里不能忘怀。读老师的《仿古索城址》,更是令人向往。索县,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景点众多,历史厚重,随老师的脚步,饱了眼福。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2:03:21
  对湘西的了解,我可能还不如老师你,张家界,凤凰古城,索溪峪,等等很多迷人的景观,我也是途听道说,没有亲眼见过。这次随协会会员一道去索县古城,也是机会难得,放下家中事情,抽空去长见识的。谢谢老师留言鼓励!
3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8 10:31:45
  在古城里能发掘出秦简,实在是令人兴奋的事情!解读历史,让古城充满了神秘感!老师的游记另具特色,以事实为依据,展开了视角,更具说服力!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2:10:37
  古索城址里,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不看文字说明,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真的是开了眼界。谢谢老师留言鼓励,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18 10:36:38
  常德大地,人杰地灵,尚未挖掘完毕的“索县汉代城址”就是一例,刘禹锡来过,伍子胥的故事,都将给索城增添魅力和神秘感。老师的游记,有自己的特色,轻松而不失严谨,“闲聊”中带我们在古城走了一遭。非常精彩,大赞!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2:14:27
  其实不不止是屈原,刘禹锡,伍子胥,关羽等有故事,还有荆州刺史刘表等也有故事,有的内容我没得到真正的证据,我不能杜撰,也就无从用文字表达出来。谢谢老师留言鼓励,祝老师健康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18 17:55:51
  常德真是好地方!这里写满了故事,流淌着传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作者寻访古索城址,这里有诗人刘禹锡的墨宝,有伍子胥的故事,还是伍子胥的安葬之地。关羽也和古索有着关联。此行是文化之旅,是心灵之旅。索县复原古城遗址的规划,很有意义,极富价值。作者游之观之思之,感悟深邃,意蕴饱满,令读者身临其境。精彩游记,给人以美的享受,盛赞笔力,问候红花老师,秋祺!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8:34:48
  谢谢罗老师留言鼓励,常德只是以前的荆楚之地,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很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来看来游玩。欢迎老师来常德做客。感恩!
6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18 18:06:27
  在现实与历史的交错中游览,体会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跨越。为古城的未来画像。点赞学习,祝秋安!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18:35:42
  多谢老师留言鼓励,老师说的真好,祝老师健康快乐Q!
7 楼        文友:简柔        2025-10-18 19:42:30
  湘西是个迷人而神秘的地方,湘西吊脚楼别具风情。千年的索县古城,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城,多少文人英雄到来过这里,故事描写精彩,历史深厚,写得引人入胜。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8 21:16:09
  湖南常德,是湘北,湘北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谢谢简肉老师留言鼓励,祝老师健康快乐!
8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10-18 23:03:53
  好文!好城!学习了!感动了!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9 09:07:55
  多谢老师鼓励支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