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洗澡(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洗澡(散文)


作者:江南小溪 进士,6109.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发表时间:2025-10-20 13:58:53

睡到半夜三更,突然被外面的吵架声惊醒,吵架声持续了好长时间,心里很是不爽。第二天一早,我在电梯里遇到邻居老黄,向他问起此事,老黄跟我说,昨晚吵架的,是对面23号楼里的4位外来妹,在附近的一家电子厂工作,她们合租在501室。之所以吵架,是为洗澡一事,其中有一位女孩,因洗澡时间特长,给其他人上厕所带来不便,于是发生了争吵。这些女孩的争吵,后来是如何平息的?我不想多问,但为洗澡发生争吵,我感觉有些不值,因为洗澡,本身就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临睡前洗一把澡,睡觉也舒服,可这样一吵闹,心情都变坏了,恐怕睡觉都不得安宁。
   洗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的需要。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得洗澡。洗澡时间的长短与次数,取决于一个人的习惯,取决于环境,也取决于条件。人这一辈子,免不了要洗澡,从洗澡中来,再从洗澡中去,谁也避免不了这种安排。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很多动物都爱洗澡,大到大象,小到飞鸟,很少有不洗澡的,只不过,动物的洗澡场所与方式,与人类不同。我小时候,最喜欢看一只乌鸦,飞到我们石库门楼里来洗澡。因为下雨,晒台上一只废弃的水槽里常年有积水,这只乌鸦就会飞进这只水槽里洗澡,扑棱着翅膀,将水溅得到处都是。时间一久,它被楼里的大妈们发现了,为了防备水槽里的积水招引蚊虫,大妈们便把槽里的积水倒了,并且将水槽倒扣。这样一来,这只乌鸦没办法洗澡了,于是,它隔三岔五地在晒台上狂叫,骂骂咧咧的,并且将粪便屙在晾晒的衣物上,以此来报复大妈们。
   洗澡的好处不用解释,都懂,我以为区别在于过程,所谓过程,就是随心洗与享受型洗的区别。应该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属于随心洗,累了,脏了,用热水洗一洗,或者泡一泡,便算完事。而享受型的人不同,他(她)们对洗澡很讲究,不仅体现在器具上和用品上,与众不同,而且还体现在方式上,譬如水温不达标不洗,没桑拿房不洗,没人侍候不洗等等,尽显奢侈。九十年代,我在某日化厂工作时,有一位姓鲍的副厂长,对洗澡就非常讲究。他从不在单位职工浴室洗澡,自己特地花了六千多美元,从美国买回来一只镀金的浴缸,每次洗澡,他都要让家人事先消毒,再放进一些中药材。洗腻了,再换换其他方式,譬如往浴缸里倒些牛奶,放些玫瑰花瓣和柠檬之类的东西,美其名曰:改善皮肤,永葆青春。后来这位副厂长因贪污受贿等问题被抓,蹲了七年班房。前几年,我在与了解他的同事聊天时,同事对我说,这位姓鲍的前副厂长挺有意思,刑满释放后,还经常在别人面前诉苦,说监狱里洗澡,是如何如何的受罪,而且入狱第一天,就有人扔给他一块臭肥皂,让他洗冷水澡,他为此得了重感冒。我暗自感到好笑,心想,一个有罪之人,法律没有要了你的命,已经算宽恕你了,还念念不忘过去的一套洗澡方式,真是恬不知耻。
   说起洗澡方式,老百姓的最简单,没啥讲究。我记得小时候,因住的房子非常简陋,没有洗澡的地方,母亲就在门外放置一只大铅桶,里面倒些冷热水,让我们兄妹轮流坐在里面洗。夏天可以这样,冬天不行,母亲只能在家里,挂起棉帘,用捡来的橡胶垫,围着木桶四周和顶,给我们兄妹洗澡。这种办法,一直持续到我们搬到石库门为止。我们兄妹一直以为,搬到石库门后,洗澡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没想到洗澡更困难,因为我们住在二楼,地板隙缝很大,如果洗澡,免不了水要渗到底楼人家里,所以根本不能洗澡。怎么办?多亏我们楼的楼组长陈阿姨,看出了我们的难处,让我们到她家去洗澡,因为她住在底楼,不会有这问题,我母亲为此感激不已,以后洗澡就采取了这个办法。但日子一久,母亲有些不安,她跟我父亲说,陈阿姨客气,我们不能当福气,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人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在陈阿姨家洗了几个月澡后,我父亲征求其他住户的同意后,在楼顶晒台的旮旯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洗澡棚,只有3平米大,里面放一个大浴盆,接一盏灯,冷热水自己搞,暂时解决了我们洗澡的困难。当然,洗澡棚搭建好后,门我们从来不锁,主要是也给同楼其他住户提供方便,所以,我在石库门居住的时候,我们楼里的邻里关系特别好。
   洗澡是北方人的说法,上海人叫“汏浴”,上海人随便把什么东西洗一洗,都叫作“汏”。记得有一个传统相声段子,说,某东北人到上海亲戚家里做客,饭后,主人热情邀请他洗把澡,就说“哎,侬汏一汏好吧?”东北人不明白,将汏听成了打,心想:我到你家里做客,还要挨打?上海人还有一句老话,叫作“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是指喝茶,水包皮,就是指洗澡。
   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洗澡不单单在家进行,也偶尔在外面澡堂子洗。在当时,不少马路边或者弄堂里,都有便民浴室。但出于省钱,我们兄妹平时都在家洗澡,只有到了春节前夕,才能到澡堂子痛快地洗把澡。后来长大了,国家分配工作了,我一心指望能在单位里洗澡,可我却分配到一家服装厂上班,虽说单位是国营的,却是个不大的企业,工厂场地非常狭窄,很多年没有澡堂子,职工洗澡还得回家。谁都知道,在家洗澡,远没有外面的澡堂子洗澡舒服,所以,那时候,我就想尽办法去其他单位澡堂子磳澡。在没有跳槽到上海家化公司之前,我去过好多单位澡堂子磳澡,譬如:上海手表厂、上海制皂厂、上海第二毛纺厂等等,尽管很多单位的澡堂子,远没有商业性的澡堂子好,但里的设施比家庭要好多了。有一回临近春节,我到一家建筑公司澡堂子磳澡,以为里面只会有淋浴的“连蓬头”,却没想到,男的澡堂子里还有两个浴池,其中一个,还是专门用来烫脚的,至今回想起来,觉得蛮有意思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现在洗澡,基本上脱离了那种简陋的方式,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了独立的浴室,从过去纯粹为了去脏去乏,转化为享受洗浴。很多家庭在洗澡上颇为讲究,添置了高级浴缸,买上了高档洗浴用品,连洗澡后穿什么浴袍都有一套。可话得说回来,现在在家洗澡再怎么讲究,也比不上外面的浴场讲究。现在市面上普通的浴室难觅踪影,但高档的浴场却逐渐多了起来,浴场里有很多服务项目,是普通澡堂子没有的,譬如:温泉浴、桑拿浴、按摩美容等,以及各种娱乐设施。当然,浴场的收费,要比普通的澡堂子高很多。
   曾以为上海的浴场够奢侈的了,然而,当有一天,我从电视上看见节目主持人,在一档生活节目里,介绍起东北的洗浴中心,我这才发现自己的目光短浅了。东北的洗浴中心,不仅大,数量多,且服务项目,远比上海的浴场多得去了。听主持人介绍,到了东北洗浴中心,就像到了美食城、娱乐城、商业广场等,它能让你美美地呆上一天。为此,有人戏言,说:“中国有三大中心:北京的政治中心、上海的经济中心、还有就是东北的洗浴中心。”这话看来一点不假,我真想哪一天去东北看看时,顺便去趟洗浴中心,享受一下这洗浴的天堂。

共 27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洗澡,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在本文作者的笔下,却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时代变迁、人情冷暖与地域文化诸多差异。文章以“外来妹”夜半争吵切入,牵出合租房内“洗澡权”的尴尬;继而以乌鸦“骂战”作趣笔,暗示人与水、人与空间、人与他者之间永恒的博弈。随后,作者以时间为轴,串联起石库门铅桶、倒扣水槽、晒台浴棚、单位澡堂、镀金浴缸、东北洗浴城等一连串“洗澡现场”,把个人记忆与公共历史巧妙勾连:既有计划经济年代“蹭澡”的局促,也有市场经济初期“镀金浴缸”的奢靡,更有当下“洗浴综合体”的奇观。一条“清洁身体”的叙事暗流,遂升级为“清洁社会”的宏大寓言。文章的语言尤值称道:沪语“汏浴”“水包皮”与东北话“连蓬头”相映成趣;乌鸦“骂骂咧咧”拟人化,与鲍副厂长“臭肥皂”控诉形成黑色幽默;而“洗澡中来,洗澡中去”的哲学式喟叹,又将日常经验升华为生命仪式。作者并不停留在怀旧或猎奇,而是借“水”之柔力,叩问城市治理、阶层差异、公共资源分配等刚性议题:合租房内为何四女只能共享一卫?石库门二楼为何不敢渗水?镀金浴缸与冷水牢房之间,又横亘着多少制度裂缝?当“洗浴中心”膨胀成“美食—娱乐—商业”三位一体的巨无霸,它究竟是对身体温柔的抚慰,还是对消费主义盛大的加冕?答案留待读者思考。在合租房内“洗澡自由”尚未完全普惠的当下,如何化解“最后一平方米”的焦虑,让每个人都能在夜深人静时安心地“水包皮”,或许比多建几座金碧辉煌的“洗浴天堂”更为迫切。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20 14:01:17
  文字从铅桶到镀金缸,再到东北大洗浴,方寸之间见时代裂变;沪语、鸦戏、牢澡,皆成幽默泪点。小切口引出深思考,妙!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10-20 20:31:28
  谢谢芹森森老师的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10-20 14:01:41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10-20 20:32:09
  多谢老师的厚爱与留评。
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20 19:07:02
  小小洗澡,人间万象,道尽甘苦。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10-20 20:32:42
  谢谢老师的光临与留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